燕尾港鎮綜治信息平臺建設實施方案
為認真落實省綜治信息化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精神, (略) 綜治信息系統建設, (略) 開通準備工作, (略) 、縣關于推進社會管理信息化工作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的總體要求,現就構建 (略) 建設制訂如下實施方案。
一、平臺建設目標
全鎮 (略) 絡、統 一硬件設施、統一業務技術、統一管理維護,建立上下對接、互聯互通、分級授權、信息共 (略) 。構建鎮、村網格的全新社會管理服務信息化模塊,實現對全鎮“人、地、物、情、事、組織”六大 (略) 域性、網格化、規范化管理,建立社會管理信息收集 (略) 理機制, (略) (略) 上辦公,進一步提高社會管理的效率和科學化水平。
二、平臺主要功能
(一)網格管理,動態采集。通過將村劃 (略) 格, (略) 格 (略) 格管理員,在社會管理志愿者的協助下,網格管理員履行基層信息采集、動態更新為主的綜合職能。由網格管理員通過有線和無線采集系統將各類基礎信息和矛盾糾紛、突發事件情況實時上傳。建立綜合采集、多方共享、動態更新、 (略) 理的信息運轉機制。同時, (略) 各使用者之間人口信息的關聯和比對核查新機制,實現人口底數清、人口流動狀況清、人房關聯清,解決部門信息多頭重復采集、數據相互矛盾、不能動態管理等問題。
(二)資源整合,部門聯動。 (略) ,整合綜治、維穩、公安、司法、民政、人社、房產、衛生、計生、城建、文化、教育等職能部門的基礎信息資源,實現便捷的信息查詢、統計,改變過去部門各自為政、難以共享的狀況。在基層管理、資源配置、信息應用和應急管理等方面,逐步實現基礎信息從靜態管控到動態管控,從單一管理到綜合管理利用。
(三)跟進管理,優化服務。以村綜合信息系統為基礎,建設與功能需求相適應的各類子系統和相關部門專業服務管理系統。相關部門要按照各自業務職能,跟進管理服務,在服務中實施管理,在管理中體現服務。實現各部門工作相互支撐、相互銜接、相互促進,管理全覆蓋、服務全方位,形成社會管理“大聯動”、服務群眾“大合唱” (略) ,提升社會管理服務的針對性、主動性、實效性。
三、平臺建設基本框架
(一)網絡層
(略) (略) (略) 絡,實現鎮、 (略) , (略) 的安全穩定 (略) 絡支撐。
(二)應用層
從打破“條塊分割、信息孤島”現象入手,開展應用整合,實現在鎮社會管理服務中心、村社會管理服務站的運用。平臺具備數據綜合查詢、檢索和信息刪減、更新功能,并集數據信息通報、業務流程、監督管理于一體。
(三)數據層
實行分級授權、垂直管理,鎮級可以實現鎮村兩級之間的數據實時交換、信息共享共用、工作流程審批。
四、平臺建設內容
平臺具體涵蓋19個管理系統:
1.轄區概況:對鎮、村的基本情況 (略) 內的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工作進行采集、查詢。其中 (略) 地理位置、轄區范圍、面積、人口、文化地理資源、 (略) 絡、歷史淵源、自然風光、轄區綜治工作主要情況等內容。
2.社會管理綜合治理組織體系:建立鎮、村、村民 (略) 格體系,對其進行具體采集,分級管理。本級用戶能查看管理到本級及下級的組織體系。通過短信可向下發送指令,也可接收到上級下達的指令。
3.法規政策:對政策法規的具體內容進行分級采集管理,其類型分為四大類:綜合類、綜治類、維穩類、執法監督類。并且對其內容的保密程度進行分級(分為密級、非密級),其中密級只允許縣級以上單位查看。
4.實有人口信息管理:其中包括實有房屋信息和實有人口信息。實有房屋信息重點對房屋的基本信息以及使用、租賃信息進行統一采集,分類管理,并且與實有人口相關聯。從房屋信息中,能查看到使用人和租賃人的基本信息,也能通過地圖 (略) 格。實有人口信息包括常住人口、寄住人口、未落戶人口、流動人口、境外人員信息,主要對人員的基礎信息及其寄住、未落戶、有戶無人或流出信息進行統一采集,分類管理;對流動人員的基礎信息以其居住、登記、勞動和計生信息進行分類采集,歸口管理;對境外人員的信息進行采集、管理、更新。
5.特殊人群服務管理:特殊人群與實有人口的基本信息相關聯、共享共用,對特殊人群的擴展服務信息進行分類、歸口到相關部門統一管理,及時采取穩控措施。
6.“兩新組織”服務管理:主要對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進行登記、分類、匯總、統計、服務等管理。
7.社會治安 (略) 排查整治:逐級填報排查整治情況及分析報告,自動匯總報表。進行整治預警、動態調度、成效反映。
8.預防青少年犯罪系統:主要對有不良行為青少年、有嚴重不良行為青少年、流浪乞討青少年、農村留守兒童、服刑在教人員未成年子女、留守未成年人、在押青少年罪犯、刑釋解教青少年進行分類管理,并根據其不同的特性進行相應管理服務。
9.校園及周邊治安綜合治理:主要對平安校園創建、學校及周邊治安環境整治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匯總等管理,并重點加強校車管理。
10.護路護線聯防: (略) 、輸油氣管道和電力、電信、廣播電視設施安全聯防工作及沿線、周邊重點人員等情況進行分類管理、重點防控。 (略) 涉線矛盾 (略) 理。
11.綜治辦公系統:其中包含4個子系統。
(1)矛盾糾紛排查調解:對于各村發生的各類矛盾糾紛,系統直接進行逐級登記、分類受理、預警研判、 (略) 理和化解歸檔,并根據信息 (略) 理的情況形成匯總報表。
(2)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對全鎮的人防、物防、技防等方面的建設情況進行分級管理,整合資源,聯防協防。
(3)見義勇為人員檔案管理:對見義勇為人員的基本情況(表彰情況、家庭情況、生活情況、走訪慰問情況等)分年度進行采集,分級登記管理。
(4)系列平安創建:對基層各類平安(包括:醫院、學校、家庭、村、企業、街道等)創建工作及命名情況,進行分級,分類采集,統計匯總,動態管理。
12.維穩工作:建立維穩組織機構、維穩信 (略) 理、涉穩群體和重點人員管理、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等子系統,對其進行分類采集,分級管理。通過短信上級可向下發送指令,下級也可接收到上級的指令。
13.執法監督工作:建立執法監督工作的組織體系,建立政法部門執法(執業)辦案信息、涉法涉訴信訪案件信息、涉法涉訴人員信息、執法(執業)檔案信息庫,進行分級填報,其中的執法(執業)情況與辦案信息相關聯,實現案件督辦、案件協調、執法檢查、移交穩控、 (略) 上辦公。
14.政法綜治宣傳調研:主要對各級政法、綜治部門課題的完成情況進行統計、評優;對各級政法、綜治部門在主要媒體和內部刊物新聞宣傳、上稿情況進行分級、分階段匯總、考核。
15.政法干部管理:建立政法部門干部管理檔案庫和干部任免審批系統。對政法部門及個人情況、領導干部職數配備等情況進行分級采集、填報,實行動態管理。
16.來信來訪管理:建立來信來訪接待辦理工作的組織體系,平臺涵蓋登記、列表、受理、復查、辦理、處理、催辦、督辦、退回、辦結、回復(訪)、存檔等完整的業務流程管理;具有受理情況、調處情況、調解工作、信訪數據統計、信訪件辦理情況等報表統計、分析、匯總等方面功能。
17.績效考核:主要是結合年度綜治工作考評,上級對下一級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各項工作開展情況、信息資料報送情況、重大突發事件上報,領導交辦、處理、動態匯報等方面進行系統性的績效考核。
18.綜合辦公管理系統:主要是收集上報與社會管理相關的組織管理機構、職能及各專項組信息,以便各級領導和部門快速查詢使用,發送通知文件等。定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上傳本地發生的重大事件等圖文信息,重要工作動態新聞等。對各級用戶日常工作以及對 (略) 理進行記錄,做好工作日志的管理,實行公文的下發、簽收管理,可設定日程并提醒。
19. (略) 格:對 (略) (略) 格劃分,對網格的日志、組織機構、檔案等進行采集與管理。在地圖上對各類人員(含實有人口、特殊人群、七類青少年、涉穩群體、重點信訪人員、涉法涉訴信訪人員等)的分布情況進行展示,對其進行跟蹤管理,并對其活動軌跡進行監管。同時基于地圖 (略) 格, (略) 格內的人、事信息,實施動態管理、網格化服務。
五、實施步驟
(一)安裝調試階段。在全鎮各村全面推開軟件安裝調試、系統初始化工作,實現村與縣、 (略) ;
(二)規范運行階段。完成信息采集、錄入、培訓工作,建成覆蓋全 (略) , (略) 運行的工作機制和相關制度;
(三)項目驗收階段。運行2個月后,嚴格進行功能測試、系統性能測試、安全穩定運行測試,組織 (略) 進行檢查驗收,確保各項指標達到設計要求,確保建設任務達到預期目的。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燕尾港鎮社會管理信息系統建設推進領導小組下設綜治信息系統建設專項組,組長:徐瑞;副組長:駱公道;綜治辦人員為成員,專項組辦公室設在鎮綜治辦,負責協助承建單位開展施工、 (略) 日常管理工作。
(二)落實經費保障。按照“誰受益、誰負擔”的原則, (略) 建設資金的投入力度, (略) 建設及管理維護,建立投入的長效機制。落實專項資金 (略) 絡租賃費和自身的設備購置、更新及維護等費用。
(三)健全工作機制。各 (略) 專(兼)職管理人員,具體負責日常管理、運行維護、信息更新和技術保障等方面的工作。 (略) 管理員職責, (略) 操作管理、信息報送、安全保密等規章制度, (略) 安全順暢運行。
(四)加大督查力度。各村要強化工作責任,加強協調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要大力 (略) 建設工作,主動提供有關信息資源。鎮綜治信息系統建設專項組將組織人員對此項工作的落實進展情況進行專項檢查,并列入年度綜治考評內容,以確保如期完成建設任務。
燕尾港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
2016年11月10日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