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情見附件
(注:以下內容為附件圖片識別,個別文字可能不準確,請以附件為準)
上海市金山區楓涇水質凈化廠三期工程
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措施
一項目概況
楓涇水質凈化廠始建于 2003 年,位于金山區楓涇鎮農興村,西近滬杭鐵路,東臨
滬杭高速公路,現狀占地約 5.40hm2,現狀處理規模 2.8 萬 m3/d,出水水質執行城鎮
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 GB18918-2002中的一級 A標準,出水排入廠區南側七仙
涇。
楓涇水質凈化廠近五年平均處理水量呈現出逐漸增長的趨勢,且隨季節波動較大,
具體為:夏秋兩季 610月水量相對較大,冬春兩季 11月 次年 5月水量較小的
規律。近五年日均處理水量在設計處理規模的 90%95%,基本滿負荷運行。最高日水量
達 36296m3/d,超原設計規模約 30%。目前, 楓涇水質凈化廠服務范圍內正在啟動實
施一批重大項目包括世紀金源阿里云華東智能算力中心華平智慧產業園等 ),以上
幾個重大項目實施建成后污水量將進一步增長。楓涇水質凈化廠現狀規模已無法滿足增
長水量的需求,實施擴建工程即三期工程 迫在眉睫。
此外, (略) 環境 (略) 水務局滬環???*號文件精神, 向
內*水體排水且尚未建設尚未批復工可的污水處理廠,氨氮和總磷執行地表水 IV類
水標準,即氨氮 1.5mg/L水溫 12和 3.0mg/L水溫 12,總磷 0.3mg/L,同
時對其他指標在 建設空間布局上進行總體余留考慮 。本項目實施后,楓涇水質凈化廠
設計出水水質中氨氮和總磷需執行上述文件的規定。
因此,本項目設計新增處理規模 1.4萬 m3/d。其中,現有項目獨用構筑物處理量減
量至 2.6萬 m3/d,本項目獨用構筑物實際處理量為 1.6萬 m3/d。建成后楓涇水質凈化廠
全廠處理規模可達 4.2萬 m3/d。
同時,本項目還對現有項目處理工藝進行局部升級改造 ,確保出水水質穩定達標
排放。本項目建成后全廠出水經現有總排口排入廠區南側七仙涇,總排口出水中的氨氮
和總磷執行地表水 IV 類水標準,即氨氮 1.5mg/L 水溫 12和 3.0mg/L水溫
12,總磷 0.3mg/L,其余執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 GB18918-2002中
的一級 A標準。
二 規劃及產業相容性
(略) 政污水處理工程, (略) 場準入負面清單 2022年版發展改
革委商務部令 2020年第 38號禁止事項。根據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 2019年本
2021年修訂,本項目屬于 四十三環境保護與資源節約綜合利用 40環境污染
第三方治理 ,屬于第一類鼓勵類。本項目建設符合國家產業政策。
本項目 (略) 產業結構調整指 導目錄限制和淘汰類 2020年版滬經信
產 2020 342號中限制和淘汰類企業工藝裝備產品等不涉及長江經濟帶
發展負面清單指南試行, 2022年版中禁止建設的項目類型, (略) 金山
區產業指導目錄和布局指南 2019版中的限制和淘汰類項目。項目建設符合長江流
(略) 的產業政策。
項目建設符合三線一單的相關要求,符合 (略) 的產業政策及相關行業
環保政策。 (略) 及金山區十四五期間相關生態環境保護排水及水系統治理
污水污泥專項規劃,本項目均符合相關規劃要求。
三環境質量現狀
1 環境空氣質量
根據 2022年金山區生態環境質量狀況公報 ,項目所在區域基本污染物環境質量
數據統計及達標情況見 表 1。
表 1區域空氣質量現狀評價表
污染物 年評價指標 現狀濃度 (g/m3) 標準值(g/m3) 占標率 (%) 達標情況
SO2
年平均質量濃度
6 60 10.0 達標
NO2 25 40 62.5 達標
PM10 36 70 51.4 達標
PM2.5 27 35 77.1 達標
CO 24小時平均第 95百分位數濃度 900 4000 22.5 達標
O3 日最大 8小時平均第 90百分位數濃度 160 160 100 達標
2 水環境質量
根據 2022年金山區生態環境質量狀況公報: 2022年,金山區地表水環境質量較
2021年有所改善。全區 64個監測斷面水環境質量功能區達標率 96.9%,同比上升 4.7個
百分點。其中, 類水質斷面 57個占比 89.1%, 類水質斷面 7個占比 10.9%,無
類和劣 類斷面。區內東部主要河流張涇河龍泉港紫石涇達到相應水功能區要求。
2022年,氨氮平均濃度為 0.39毫克 /升,與上年相比下降 8.8%總磷平均濃度為 0.155
毫克 /升,與上年相比下降 2.5%高錳酸鹽指數平均濃度為 4.4毫克 /升,與上年相比上
升 4.8%。
3 聲振動環境質量
本項目廠界外周邊 50米范圍內不涉及聲環境保護目標。
根據 2022年金山區生態環境質量狀況公報: 2022年,金山區總體聲環境質量良
好。區域噪聲和道路交通噪聲晝間夜間大部分都能達到 較好 等級以上,各類功能區
噪聲除一類功能區夜間外均達到相應功能類別的標準要求。近 5年 2018-2022年,金
山區區域環境噪聲呈穩步向好趨勢道路交通晝間噪聲穩步向好,夜間噪聲略有回升
功能區中一類區晝夜噪聲有所回升,二類區晝間夜間噪聲分別呈上升和下降趨勢,三
類區晝夜噪聲略微呈下降趨勢。
4 土壤和地下水環境
本次委托譜尼 (略) 進行土壤和地下水的環境質量監測,采樣日期
為 2023年 4月 20日。 土壤監測因子均可達到 土壤環境質量 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
管控標準試行 GB36600-2018中第二類用地篩選值 。 地下水中總大腸菌群和細菌
總數未達到類標準要求,為劣類。其余監測因子均可滿足地下水環境類水質標準。
四 污染物達標分析
1 廢氣
本項目粗格柵及進水泵房依托現有工程構筑物,廢氣收集處理措施依托現有。粗
格柵及進水泵房臭氣加蓋收集,收集風量 19000m3/h。收集廢氣分為兩路,分別依托現
有 TA001 TA002除臭裝置處理后依托現有 DA001和 DA002排氣筒排放。 本項目細
格柵及曝氣沉砂池初沉池依托現有工程構筑物,廢氣收集處理措施依托現有。細格柵
及曝氣沉砂池初沉池臭氣加蓋收集,收集風量 23000m3/h。收集廢氣分為兩路,分別
依托現有 TA003 TA004除臭裝置處理后依托現有 DA003和 DA004排氣筒排放。 本
項目新建 A/A/O生物反應池加蓋收集,收集風量 15000m3/h,收集廢氣經新增 TA006除
臭裝置處理后經新增 DA006 排氣筒排放。 新建污泥均質池加蓋收集,新建污泥處理
車間整體密閉收集,總收集風量 15000m3/h。污泥處理區收集廢氣合并至新增 TA006除
臭裝置處理后經新增 DA006排氣筒排放。
本項目所在地為大氣環境達標區。本項目排放的污染因子經收集處理后,在排氣筒
及廠界排放濃度均可滿足城鎮污水處理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DB31/982-2016的
限值要求。在落實項目運營期排放的廢氣對周邊空氣環境影響較 小。
2 廢水
本項目屬于城鎮污水集中處理廠改擴建項目,項目涉及新增廢水直排地表水。根
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編制技術指南 污染影響類試行,需開展地表水專
項評價,開展專項評價的環境要素,應在表格中填寫主要環境影響評價結論。
根據上海市金山區楓涇水質凈化廠三期工程地表水環境影響專項評價 報告,
本項目地表水環境影響專項評價結論如下:
1 本項目采用三級處理工藝,與現有項目處理工藝相類似。且本項目建成后,全
廠尾水消毒處理構筑物進一步升級。根據現有項目運行情況和監測結果,采用三級工
藝處理后尾水可穩定達標排放,均滿足國家和地方相關標準。根據地表水水質影響預
測結果,在考慮疊加影響的情況下,正常工況下混合區外評價范圍水域均滿足地表水
環境質量標準。
2 本項目為城鎮污水處理廠項目,本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收集周邊城鎮污水和工
業區廢污水進行集中處理排放,可削減區域水污染物排放量。本項目采用三級處理工
藝,經過處 理工藝必選后采用最佳可行技術,確保廢水污染物達到最低排放強度和排
放濃度。根據預測結果和現有項目運行情況,本項目地表水環境影響可接受。
因此,本項目地表水環境影響可接受,具體評價 (略) 金山區楓涇水質
凈化廠三期工程地表水環境影響專項評價報告。
3噪聲
項目晝夜連續運行。主要噪聲來源為各構筑物和建筑內的泵空壓機和壓濾機等。
根據設備規格不同估計單臺設備源強在 7085dB(A)。設備采用低噪聲設備,部分設備加
裝隔聲罩隔聲,隔聲罩降噪量約 15dB(A)。
從預測結果可知,本項目建成后,四周廠界外 1m處的噪聲 貢獻 值 和疊加值 均可以
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 GB12348-2008 1類功能區排放限值,且周
邊 50m范圍內無聲環境敏感目標。因此本項目建設對區域聲環境影響較小,項目廠界處
噪聲貢獻值均可達到相關標準要求,聲環境影響可接受。
4固廢
本項目運行過程還會產生柵渣沉砂等一般工業固廢和廢礦物油實驗廢物等危險
廢物。 根據關于污 (廢 )水處理設施產生污泥危險特性鑒別有關意見的函 (環函 2010
129號 )第三條, 本項目污泥處理過程產生的脫水污泥作為一般固體廢物管理。 危險廢物
在廠區的危廢 暫存間內暫存,定期委托有資質的危廢單位外運處置 。柵渣和沉砂存放在
垃圾箱內,垃圾箱加蓋密閉,暫存在粗格柵及進水泵房旁,由環衛部門定期清運。廢生
物濾料僅在壽命到期時需要更換,由維保廠家直接更換并回收,不在廠區內暫存。未沾
染化學品的廢包裝暫存在機修車間內。含水率低于 60%的脫水污泥堆放在污泥處理車間
內的堆棚內,定期由專業單位運輸至上海金山 (略) 焚燒處置。企業定
期對脫水污泥進行例行監測,確保脫水污泥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泥質
GB/T24188-2009中控制指標及相應限值要求。 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由環衛部門統一
清運處理。
綜上,本項目根據固廢性質進行合理處置,固廢處置率為 100%,不排入環境。
5環境風險
本 項目 Q值 1,故本項目環境風險潛勢為 。 針對本項目風險物質分布情況以及影
響途徑,企業應做到以下防范措施及應急要求:
1設置安全環保人員,加強對員工的技能培訓,制定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生產操作
章程,并強化日常管理,提高員工的操作意識,避免野蠻運輸,減少人為風險事故的發
生。
2需嚴格控制危險廢物的暫存量,危險廢物需定期委托資質單位外運處置
3實驗室與危險暫存間應根據規范要求采取防滲措施,液態風險物質盛放容器下
方設置防滲托盤,確??赡墚a生的滲漏物能被托盤全部接收。
4機修車間與危險暫存間應設置禁火標識牌,并配備干粉滅火器等消防器材,在發
生火災時立即投入使用。
6地下水土壤
本項目污水處理構筑物均為地下或半地下構筑物 。構筑物均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
構筑物混凝土控制水灰比及最小水泥用量,施工時加強振搗養護,提高混凝土密實性,
預防混凝土開裂。水池擬設置溫度縫,內設橡膠止水帶,或者加強帶后澆帶同時可
摻入適量纖維增韌抗裂劑,可解決水池溫度應力引起開裂的問題。埋地污水輸送管道均
進行外壁防腐內壁防腐等防腐防漏措施。地上建筑均做好地面硬化和防滲,廠區內雨
污分流,在正常工況下不會對土壤和地下水排放。
五總量控制建議
(略) 十二五期間建設項目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的實施意見試行滬
環保評 2012 (略) 環境保護局 (略) 建設項目主要污染物總量控
制補充規定的通知滬環保評 2016 101號規定,本 (略) 政污水處理工
程,不屬于工業項目。 (略) 總量控制相關要求規定,本項目排放的污染物無需實施
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
根據關于優化建設項目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管理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
滬環規 20234號,本項目涉及的主要污染物為廢水污染物:化學需氧量氨氮總
氮和總磷。本項目屬于 城鎮污水處理廠,不實施總量削減替代。
六結論
項目與國家及地方的各項規劃和政策要求均相符。 項目為城鎮污水處理廠 擴建項目 ,
屬于環保設施, 項目建設和運營期對環境的影響 可接受 ,環境保護措施合理可行,各污
染物均達標排放,環境風險可防控,因此在落實相關環保和風險防范措施的基礎上,從
環保角度分析,項目建設可行。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