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的有關規定,擬對弘光能源瓊中加釵 100MW 農林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進行。 現將擬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基本情況予以公示,公示期為。
聽證權利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在公示期內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可書面提出聽證申請。
傳真:無
通訊地址:瓊中縣營根鎮營根路23號政務服務中心大廳3樓
郵編:*
傳真:
通訊地址:
郵編:
弘光能源瓊中加釵 100MW 農林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 | |
弘光能源(東方) (略) " | |
(略) 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灣嶺鎮灣嶺社區居委會灣嶺鎮 | |
海南 (略) | |
項目總建設面積為34.0514hm2,項目各組成部分及建設規模如下: (1)光伏陣列區 項目光伏列陣區占地面積為32.5824hm2(489畝),設計安裝41040塊峰值功率為670WP的雙玻單晶硅光伏組件,總裝機容量約28MWp(直流側),光伏組件陣列由8個子方陣組成,每個子陣配置一臺3200/1250kVA 容量的箱變,3200kVA箱變接入7臺組串式逆變器,1250kVA箱變接入1臺組串式逆變器,每臺組串式逆變器按現場布置情況接入8個組串。在綜合考慮方便運維檢修和電纜布置最優兩個因素基礎上,將箱變緊鄰道路布置在每個光伏發電單元中間。在綜合考慮方便運維檢修和電纜布置最優兩個因素基礎上,將箱變緊鄰道路布置在每個光伏發電單元中間。 (2)110kV升壓站 項目新建一座110kV升壓站,占地面積8090m2。升壓站規模按100MVA設計(本次光伏片區設計裝機容量為28MWp,后續經擴建增至100MWp),項目主變選用 1 臺三相、油浸、自冷式 100MVA 三相雙繞組升壓型有載調壓變壓器。110kV開關設備采用戶外氣體絕緣金屬封閉開關設備(GIS),建設1個線變組間隔。升壓站35kV側采用單母線接線方式,在35kV母線側裝設1套直掛式SVG型動態無功補償裝置,容量為±25Mvar。升壓站配置1套本期建設 25MW/50MWh 儲能系統,采用單回 35kV 線路接入 110kV 升壓站的35kV側。每個儲能電池單元通過電池屏柜并聯形成 2.5MWh 電池單元,分別通過2個1250kW PCS 柜后經過低壓進線柜接至升壓變的低壓側,每臺升壓變壓器配置5MWh儲能電池單元,升壓變壓器分別接至 35kV 配電裝置匯流。 (3)輸出線路 本工程輸出線路起始于本項目新建升壓站,止于220kV瓊中變電站。本項目路徑長14km,全線采用架空,新建鐵塔66基,其中耐張22基,直線44基,平均每座塔基占地100m2,總占地面積約6600m2。導線采用JL/LB20A-300/40型鋁包鋼芯鋁絞線,截面300mm2,全線架設2根24芯80mm2截面OPGW光纜。 (4)集電線路 本工程光伏場區共分6組集電線路接入110kV升壓站,集電線路采用35kV架空電纜敷設方案,集電線路總長度約為24km。35kV 集電線路采用三芯電纜,采用架空敷設。每 15.75~18.9MW 方陣組成 1 回電源進線,由終端箱式變電站引入 110kV 變電站的 35kV 開關柜室。35kV 箱變之間及 35kV 箱變至 35kV 開關柜之間連接電纜采用 ZRC-YJLHV22-26/35 型電纜,電纜采用架空敷設,過路穿管和升壓站內電纜溝敷設方式。 | |
本項目為農光互補光伏項目,本項目不涉及生態保護紅線,不涉及自然保護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等環境敏感區,選址、選線合理。符合 (略) 產業政策,符合瓊中黎族自治縣總體 (略) 生態保護紅線管理規定的相關要求。項目的實施有利于提高單位土地經濟效益,實現土地資源的節約、集約利用,具有明顯的節能、環境和社會效益。 本項目是非污染生態工程,對環境的影響主要集中在施工期,雖然施工期間將會對區域的生態環境、水環境、空氣環境、聲環境等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但只要嚴格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認真落實本評價提出的各項環境保護措施,項目所產生的負面環境影響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呈減緩的。因此,在確保各項污染防治措施有效實施,充分落實環境風險防范措施和環境管理制度的情況下,從環境保護角度分析,本項目的建設是可行的。 | |
"1、與《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相符性 本項目為農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根據《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本項目屬于第一類“鼓勵類”第五條“新能源”第1款“太陽能熱發電集熱系統、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集成技術開發應用、逆變控制系統開發制造”。因此,本項目的建設符合國家產業政策。 2、與《 (略) 產業準入禁止限制目錄(2019年版)》相符性 本項目為農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不在《 (略) 產業準入禁止限制目錄(2019年版)》禁止類和限制類中,因此 (略) 產業政策是相符的。 因此,本項目的建設符合國家及相關產業政策要求。 3、項目與《 (略) “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瓊府辦[2021]36 號)是相符的。 4、本項目占用其他農用地 ,不占用耕地,用地孟田坡礦點及烏石六隊礦點為廢棄礦點用地,現狀主要為灌木林,每列光伏板南北方向應合理設施凈間距為1.5m,光伏方陣按規定使用灌木林地,施工期間應辦理臨時使用林地手續,運營期間相關方簽訂協議,項目服務期滿后應當恢復臨時使用林地手續,光伏方陣為農光互補,光伏方陣不改變地表形態,因此,本項目滿足《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關于弘光能源瓊中加釵100MW農林光互補發電項目選址意見的復函》。 5、與《瓊中黎族自治縣“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實施意見》的要求相符合。 6、本項目的建設符合《水利部關于加強河湖水域岸線空間管控的指導意見》中的相關要求。 7、本項目建設符合《海南經濟特區水條例》中的相關要求。" | |
"1、環境制約因素分析 (1)項目選址及用地的合理性分析 本項目光伏陣列區規劃用地性質為:其他農用地、園地和鄉村建設用地,本項目光伏陣列對土地不形成實際壓占、不改變地表形態、不影響農業生產的,可按原地類認定。項目建成后建設單位充分利用現有的土地進行水產養殖和農業種植,不存在破壞耕作層和拋荒、撂荒情況。 本項目不占用2021年版生態保護紅線、基本農田、水庫、海面及海灘、河面及河灘,不占用水田。因此,項目場址與《 (略) 自然資源和規劃廳 (略) 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略) 扶貧工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保障和規范光伏發電產業項目用地管理的通知》( (略) 人民政府,2020年10月19日)符合中的相關要求。 (2)日照輻射資源合理性分析 太陽能資源很豐富區,太陽輻射穩定度等級為穩定,直射比等級為C,散射輻射較多。 從太陽能資源利用角度來說,在該地區建設光伏電站的太陽能資源條件良好,利用價值高,適合建設太陽能光伏發電站。 (3)選址范圍內交通方便,無影響工程建設的不良工程地質情況。 (4)項目選址兼顧水土保持要求,項目區不屬于泥石流易發區、崩塌滑坡危險區以及易引起嚴重水土流失和生態惡化的地區。 (5)根據上文“其他符合性分析”欄的分析結果,本項目不在生態保護紅線內, (略) 及瓊中黎族自治縣“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要求。 (6)根據現場調查。項目地塊平坦開闊、擬建場地構造基本穩定,場地未見有大型滑坡、崩塌、泥石流、巖溶、地面沉降等嚴重危害工程施工、運營安全的不良地質作用。未發現埋藏的河道、溝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對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綜上,本項目選址選址合理。 2、水源保護與水源涵養環境合理性分析 項目選址及周邊區域不涉及飲用水源保護區,不涉及水源涵養型生態紅線。 3、送出線路和集電線路選線合理性分析 。項目送出線路已盡可能減少線路長度,減少便道開辟,當地無法避讓的人工林木按跨越設計;同時統籌了沿線已建線路、規劃線路以及其它設施的矛盾,減少電磁輻射對周邊居民的影響。綜上所述,擬建項目送出線路選址環境合理。" | |
無 | |
無 | |
"1.施工期生態環境環保措施 ①合理進行施工布置,精心組織施工管理,嚴格將工程施工區控制在直接受影響的范圍內,嚴禁隨挖隨倒;不得隨意擴大開挖范圍。 ②合理規劃和設計,使項目對土地的永久占用和臨時占用達到最少程度。在滿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 (略) 占用土地,合理安排施工進度。施工建材堆放場等臨時用地盡量在永久征地范圍內使用。 ③盡量利用原有鄉村道路運輸,施工運輸車輛按照指定運輸道路路線行駛,禁止加開新路*意碾壓草場,減少對地表植被的破壞;同時注意做好路面灑水等防塵工作,減少揚塵影響。 ④臨時用地盡量縮短使用時間,用后及時恢復土地原來的功能,種植當地常見林木和草本植物進行生態恢復。 ⑤主體設計在現有田間小道基礎上進行碎石鋪砌,不再另設新的檢修道路,檢修道路旁設排水溝。 2.營運期生態保護措施(1)植被生態修復措施 輸電線路塔基周邊采取綠化恢復措施。 (2)野生動物保護措施 運營期,光伏陣列區和升壓站不向周邊環境排放污染物,不會對周邊動物生境造成影響。項目送出線路和集電線路的塔基占地較小,且輸電導線為架空布設,對周邊動物生境的影響有限。項目建設后,區域內野生動物種類及數量均會有一定減少;同時由于野生動物趨避遷移,項目周邊人工林地和草地的野生動物量將有所增加。隨著運營期植被的恢復,區域仍將逐步恢復為適應人為干擾能力較強的動物群落。 項目區域未發現珍稀、瀕危受保護動物。運營期主要的野生動物保護措施如下: ①場界設置禁止捕殺野生動物的警示標識,禁止隨意捕殺野生動物。 ②加強野生動物保護相關只是的宣傳教教育,制定相關獎懲制度。 ③不得以鳥糞污染光伏板而采取驅鳥、捕鳥對策,可在光伏板外圍濕地人工營造鳥窩和安全棲息環境,誘導鳥類自動選擇更適合的棲息環境 " | |
"1、環境空氣質量現狀 (1)項目所在地環境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標準限值; 2、聲環境質量現狀 項目周邊周邊聲環境質量均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1類標準,聲環境質量較好。 3、地表水環境質量現狀 本項目相鄰的里寨水庫各項監測指標能滿足《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標準限值;大嶺水庫、坑塘各項監測指標能滿足《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Ⅳ類標準限值。 4、電磁環境質量現狀 根據監測結果,可知項目周邊電磁環境現狀滿足《電磁環境控制限值》(GB 8072-2014)的相關要求(公眾曝露工頻電場強度控制限值為4kV/m,工頻磁感應強度控制限值為100μT)。" | |
/ | |
/ |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