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期環境保護措施: 1、施工期大氣環境保護措施 施工期廢氣主要為施工過程產生的無組織揚塵、施工機械和運輸車輛排放的尾氣。施工揚塵的主要污染因子為 TSP;施工機械和運輸車輛排放的尾氣中主要污染因子為 CO、NOx、HC 等; (1)施工期揚塵 揚塵主要來源于基礎施工、土石方挖掘及運輸時產生;建筑材料(商品混凝土、鋼材及少量的沙、石、水泥等)運輸進場裝、卸及堆放過程產生的揚塵;各工序產生的揚塵,具有點多、面廣的特點,為項目施工期的主要環境影響因素之。 起塵風速與粒徑和含水量有關,因此,減少露天堆放和保證一定的含水量及減少裸露地面是減少風力起塵的有效手段。粉塵在空氣中的擴散稀釋與風速等氣象條件有關,也與粉塵本身的沉降速度有關。粉塵的沉降速度隨粒徑的增大而迅速增大。當粒徑為250μm時,沉降速度為1.005m/s,因此可以認為當塵粒大于250μm時,主要影響范圍在揚塵點下風向近距離范圍內,而真正對外環境產生影響的是一些微小粒徑的粉塵。 對施工場地實施每天灑水4~5次進行抑塵,可有效地控制施工揚塵,并可將 TSP 污染距離縮小到治理措施: 為使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氣對周圍環境的影響降低到最低程度,建議采取以下防護措施: ①要求施工單位文明施工,定期對地面灑水, (略) 面的渣土及時清除,清理階段做到先灑水后清掃,避免產生揚塵對周邊環境造成影響; ②施工期間需使用混凝土時,使用預拌商品混凝土,不現場露天攪拌混凝土。盡量采用石材、木制等成品或半成品,實施裝配式施工,減少因石材、 (略) 造成的揚塵污染。 ③粉狀材料禁止散裝運輸,嚴禁運輸途中揚塵散落,儲存時應用篷布覆蓋;土、砂、石料運輸禁止超載,裝高不得超過車廂板,并蓋篷布,嚴禁沿途撒落。 ④注意氣象條件變化,土方施工應盡量避開風速大、濕度小的氣象條件。 ⑤建設單位還需嚴格執行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四川省灰霾污染防治實施方案》中的相關規定:做到“六必須”、“六不準”:施工工地必須做到“六必須”:必須濕法作業、必須打圍作業、 (略) 、必須設置車輛沖洗設備設施、必須配齊保潔人員、必須定時清掃施工現場;“六不準”包括不準車輛帶泥出門、不準運渣車輛超載、不準高空拋撒建渣、不準現場攪拌混凝土、不準場地積水、不準現場焚燒廢棄物。 (2)機械廢氣 施工期間,使用機動車運送原材料、設備和建筑機械設備的運轉,均會排放一定量的CO、NOx以及未完全燃燒的HC等,其特點是排放量小、流動性強,且屬間斷性無組織排放,由于施工場地開闊,擴散條件良好,經自由擴散稀釋后能夠滿足相應的排放標準,對環境影響甚微。在施工期內應多加注意施工設備的維護,使其能夠正常的運行。 (略) 述,施工單位嚴格按照本次評價提出的廢氣治理措施進行施工作業, (略) 在場地擴散條件較好,項目施工階段產生的廢氣可達標排放,對區域環境空氣影響輕微。 2、施工廢水環境保護措施 施工期廢水主要是場地施工廢水和人員生活污水。其中施工產生的生產廢水含泥沙懸浮物高,施工場地不 (略) ,不產生含油廢水。 (1)生活污水 施工期間施工人員優先招募當地民工,本項目施工期不設施工營地,施工高峰期有施工人員10人,施工人員用水量以60L/d.人計,生活污水產生系數按0.8計,則本項目施工過程中生活污水的產生量為0.48m3/d。施工過程中優先設置化糞池,施工產生的生活污水經化糞池收集暫存,營運期接通污水管網,排入城市污水管網。 (2)施工廢水 施工作業過程中產生少量的施工廢水,產生量約為2m3/d,廢水主要含SS。本環評要求施工期設置一座臨時沉淀池4m3(規格:2m×2m×1m),施工過程中產生的施工廢水經 (略) 理后回用于生產或用于施工場地灑水抑塵,不外排。 評價認為,項目施工期廢水治理措施簡單實用,經濟技術可行。 3、噪聲環境保護措施 施工期的噪聲主要包括機械噪聲、施工作業噪聲和施工車輛噪聲。機械噪聲主要 (略) 造成,多為點聲源;施工作業噪聲主要指一些零星的敲打聲、裝卸車輛的撞擊聲、吆喝聲等,多為瞬間噪聲;施工車輛的噪聲屬于交通噪聲。在這些施工噪聲中對聲環境影響最大的是機械噪聲。 治理措施: ①在施工開始前,建設單位必須進行施工公示,讓施工場地周圍聲敏感對 (略) 了解,明白工程施工對他們的影響是暫時的,以求得他們的理解和支持; ②合理安排施工時間,嚴禁在22:00~次日6:00時段施工,如工藝要求必須夜間施工時,必須先向環 (略) 門申請同意,并公告四鄰,大噪聲設備盡量安排在白天進行施工; ③在施工機械上盡可能采用先進、低噪聲設備和施工機械,高噪聲機械(如電鋸、切割機等)應設置施工工棚,同時定期維護和保養設備, (略) 于良好的運行狀態; (略) 施工場地,并對單臺或單機高噪設備設置專門的隔聲操作間;大噪聲設備遠離敏感點進行布置以減輕對周邊的影響; ⑤加強施工區附近的交通管理,施工場地的施工車輛出入現場時應低速、限鳴; ⑥建設單位應加強對施工場地的噪聲管理,施工企業也應加強自律,文明施工,避免因施工噪聲產生糾紛。 評價認為,本項目施工階段采取以上噪聲防治措施后,場界噪聲可達到《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 *** -2011)規定的限值,實現達標排放,對周圍環境的影響甚微,且該種影響將伴隨著施工期的結束而結束。 4、施工期固廢 本工程施工期間,不設 (略) ,待修設備送至 (略) 進行維修,因此不對廢機油進行分析。施工期固體廢物主要包括有施工垃圾、生活垃圾、土石方;根據現場勘察,擬建用地無植被覆蓋,擬建場地無需剝離表土,擬建場地較為平坦,無需進行場地平整,項目建設土石方工程較少,廠房為鋼架彩鋼瓦結構。 ①施工垃圾 本項目施工廢料主要是施工過程中產生的碎磚瓦、混凝土碎塊、廢棄鋼材、木料、施工下腳料等。 治理措施:建筑廢棄材料首先考慮回收利用,一般情況下建筑材料廢棄物有廢棄鋼材等,且大多可回收。對鋼筋、鋼板等可回收材料分類回收, (略) 處理。對不可回收利用的固體廢物集中收集后運至會理市 (略) (略) 置。運輸車輛在運渣過程中,要求密封、加蓋蓬布、沿途不得灑落,以免污染環境。 ②開挖土石方 根據現場勘察,擬建用地無植被覆蓋,擬建場地無需剝離表土,擬建場地較為平坦,無需進行場地平整,項目建設基本不涉及土建,廠房為鋼架彩鋼瓦結構,土石方工程較少。 項目區土石方開挖預估共計50m3,填方及利用共計50m3,產生廢棄方0m3。③生活垃圾 本工程施工期施工人數平均為10人/d,生活垃圾按0.35kg/d·人計,則日產生垃圾量為3.5kg。 治理措施:生活垃圾收集 (略) 門處理。 綜上,本項目施工期采取的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措施合理、可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