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市政府:
按照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要求,現將我局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一、主要舉措和成效
(一)提升自然資源和規劃法治建設能力
1.嚴格依法決策。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進一步完善行政決策執行機制,制定《 (略) 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委員會貫徹落實“三重一大”決策制度實施辦法》,由局黨委會集體研究討論決定“三重一大”決策事項,黨委委員充分發表意見,主要負責人在重大行政決策集體討論的基礎上作最后發言并作出決定,集體討論決定情況全部如實記錄,不同意見如實載明,切實提高了依法決策能力和決策質效。2022年召開局黨委會議20次,審議通過“三重一大”等重要決策事項210余項。
2.加強規范性文件管理。一是嚴格規范性文件的制定,凡法律法規規章和上級文件已作出明確規定,或現行文件已有部署且仍然適用的,一律不再制發規范性文件。二是提高規范性文件的質量,在制定規范性文件時,做到內容明確、具體,具有可操作性;不與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家的方針、政策相抵觸。三是落實規范性文件有效期制度,有效期屆滿,對自動失效的規范性文件公開公布。四是常態化開展規范性文件清理,建立“實時清理、自動更新”的長效機制。目前,我局在有效期內的規范性文件共7份,已經失效的規范性文件15份。
3.落實合法性審核制度。印發《 (略) 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關于進一步規范合法性審查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重大行政決策事項應當納入合法性審查范圍,未經合法性審查或經審查不合法的,不得提請集體審議或作出行政決定。建立合法性審查工作機制,明確審查主體、完善審查方式、細化審查要點、強化審核責任,實現合法性審查全覆蓋。2022年,我局對18份合同、47個決策事項進行審查,出具審查意見書27份。
4.推廣應用“1+8”示范試點成果。2022年我 (略) 八個推廣應用“1 +8”示范試點單位之一,示范推動解決業務與法制結合不緊問題、行政裁決運用不足問題、生效判決執行難問題。共制定部門法治導圖25個,崗位法治導圖90個,業務流程圖50個,梳理“業務與法制結合不緊”問題21個,促進自然資源和規劃管理業務與法制深度融合。
(二)持續優化自然資源和規劃領域營商環境
1.繼續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多合一”改革。全面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事項上線辦理,2022年,通過線上辦理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書28件、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47件、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39件、規劃條件核實和土地核驗合格證30件。將工業類項目規劃管理及監督權限下沉到船 (略) 直園區,實現工業類建設項目規劃審批不出園區,全年船 (略) 直園區共辦理工業項目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16件、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20件、規劃條件核實和土地核驗合格證13件。在2021年度營商環境考核工作中,登記財產指標、建設工程辦理建筑許可 (略) 第三。其中, (略) 場滿意度調查得分95.52分, (略) 第一。
2.不斷提高不動產登記服務質量。一是推廣使用不動產登記“電子證照”,群眾可隨時隨地通過登錄四川政務服務網和“天府通辦”APP領取電子證照。2022年以來,市本級已生成不動產登記證書(證明)電子證照78631本。二是提升抵押登記服務,實現不動產抵押登記業務“不見面審批”、群眾辦理不動產抵押登記“零跑路”。全市抵押登記“不見面”辦理已推廣至13家銀行,2022年共辦理抵押登記7480件,涉及企業及個人融資貸款35.77億元。三是實現不動產登記“全城通辦”,群眾和企業可 (略) 城區內的五個政務服務大廳辦理不動產登記業務。全年共辦理不動產登記“全城通辦” 3622件。四是常態化開展“交房(地)即交(辦)證”改革,已實現1個項目“交地即交證”,4個新建商品房項目867戶業主“交房即交證”。五是化解不動產登記遺留問題,采取部門綜合審批方式解決欠稅、欠繳出讓金及土地抵押問題, (略) 城區不動產登記遺留問題并完成首次登記項目7個,涉及群眾1802戶。六是實施“不動產+司法查控”零跑路改革。市不動產 (略) (略) 深度合作, (略) 一套不動產登記系統的總體框架,執行法官在辦公室即可申請辦理不動產登記信息查詢、查封、解封、法拍房過戶等業務, (略) 率先實現一次不用跑“全市通辦”,耗時不足5分鐘,節約時間99%以上。截至目前,累計線上辦理不動產查控業務1361件。
3.加強土地資源要素保障。一是加強土地供需調控,2022年度計劃申報建設用地45批次,已上報63批次,面積733.3844公頃,涉及安居 (略) 、大英文軒 (略) 、中儲糧糧食倉儲、龍洞坡再生資源綜合利用等項目。取回批文50批次,面積898.4534公頃。二是落實重大項目用地聯審機制,推行“用地保姆”服務,選派94名“用地保姆”一對一服務233個重大項目,建立3類用地保障臺賬,確保近期開工建設項目用地需求100%保障。三是降低企業用地成本,綜合利用“標準地”、彈性供應等差別化方式及時供地。2 (略) 實現“標準地”供應19宗133.95公頃、彈性供應29宗97.82公頃,“彈性供應”舉措被自然資源部文件吸納推廣,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標準廠房85.72萬平方米,有效降低企業前期運行成本。四是盤活存量建設用地。2 (略) 處置批而未供土地1136.89公頃,處置閑置土地204.06公頃,有效實現99.56公頃低效工業用地盤活再利用。遂寧經驗被自然資源廳專刊推廣 (略) 工作會上作交流發言,節約集約 (略) 土地管理水平綜合評估 (略) 前列、 (略) 被認定為全國首批“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范縣(市)”。
(三)加強自然資源督察執法
1.從嚴開展自然資源督察工作。一是認真做好2020年土地例行督察核查工作。土地例行督察發現26個補充耕地新增耕地不實和24個批而未供、土地閑置處置不實問題,均已整改完成。土地例行督察發現的2個重點問題,遂寧經開區蜂巢能源項目和遂寧高新區舒家河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均已整改到位。二是做好2021年耕地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工作, (略) 的42個問題目前已整改37個,其余5個預計2023年4月底前整改到位。三是推進派駐督察員日常監管工作。2022年,派駐督察員共參加轄區規委會、專委會、土資委會、村規會等議事決策會議69次,監督審查審議項目236個,提出建議意見57條;開展抽查檢查109次,發現問題38個,督促完成問題整改100%。
2.扎實開展自然資源執法。一是扎實推進衛片執法工作,截至目前,部下發衛片圖斑4318個、38604.79畝,已核查判定4917個、38604.79畝,督促對1396個、6446.44畝疑似違法用地圖斑進行整改。2022 (略) 衛片執法工作 (略) 第一。目前違法耕占比為1.37%,遠低于15%的問責標準。二是大力推進違法案件查處,從重查處新增實質性違法違規占用耕地特別是永久基本農田等用地行為,2022年以來共結案12宗、353.52畝。三是抓好執法專項行動,對19個新增農村亂占耕地建房問題,采取復耕整改、問責整改等方式已整改到位19個;進一步深化鞏固違建別墅清查整治工作,移交線索12個,問責9人。
(四)高效化解自然資源和規劃領域行政爭議
1.抓好信訪矛盾糾紛化解工作。圍繞自然資源和規劃領域群眾普遍關心和反映的信訪訴求,加強源頭防范,引導群眾逐級依法依規信訪,通過多方參與、上下聯動、合力推進,有序推進信訪事項受理、辦理,依法依規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2022年,全市系統共收到各類信訪事項311件,受理答復311件,及時受理率、按時辦結率均為100%。聚焦自然資源和規劃領域熱點難點問題,扎實開展治重化積、赴省進京、積案攻堅、多元矛盾糾紛化解等信訪維穩專項工作,全面排查梳理自然資源領域涉穩風險隱患,建立動態化解工作臺賬。全市系統共排查梳理重復信訪、赴省進京風險隱患20件,積案攻堅案件8件,多元矛盾糾紛2件。
2.強化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工作。依法履行行政應訴答辯、舉證、出庭等法定職責, (略) 生效判決書、裁定書或調解書。建立領導干部出庭應訴制度,進一步增強領導干部的法治觀念,我局在已開庭審理的行政訴訟案件中,實行領導干部出庭率達到100%。2022年,市本級辦理行政復議案件8件,辦理行政訴訟案件4件,未收到司法建議、檢察建議、行政復議意見書和建議書。
(五)著力提高法治宣傳教育水平
1.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印發《 (略) 自然資源和規劃系統法治宣傳教育第八個五年規劃(2021—2025年)》,堅持以法治思想指導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持續開展憲法宣傳教育活動,深入學法治思想。采取會前學法、理論學法治思想,提高領導干部法治思維,增強厲行法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好地發揮法治的引領和規范作用。訂購《法治思想》,以黨支部為單位,通過集中學法治思想,把學法治思想與工作實際結合起來,深入推進法治實踐。
3.全面提升法治宣傳教育水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的通知》,以實施“八五”普法規劃為主線, (略) 自然資源和規劃系統法治宣傳教育工作質效。制定2022年領導干部會前學法計劃,落實黨委(黨組)理論學。利用“4.22世界地球日”“6.25全國土地日”等重要時間點,面向社會群體重點開展耕地保護、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地災防治等方面的宣傳教育,2022年,全系統共發放各種宣傳資料和宣傳物品4萬余份,受到了群眾的一致好評。
二、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社會法治意識需進一步增強。部分單位和個人法制觀念淡薄,違法用地現象仍未完全禁止;個別地方在征地拆遷安置補償方面,依法行政欠規范,存在行政訴訟敗訴的風險。
(二)違法用地案件處置難度大。近年來我局加大自然資源執法力度,通過各項專項整治行動,發現了一大批違法用地,保護耕地與保障發展矛盾突出,違法行為查處難度大、整改難。
三、黨政主要負責人切實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
局黨委書記、局長切實履行部門法治政府建設第一責任人的職責,牽頭組織研究制定《2 (略) 自然資源和規劃工作要點》和《 (略) 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略) 自然資源和規劃法治建設的通知》, (略) 市關于法治建設的重大決策部署, (略) 自然資源和規劃法治建設工作,將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與年度重要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并納入年度工作目標綜合考核內容,自覺把各項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推動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扎實有序開展。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強隊*建設,提高執法能力。進一步配齊配強專業執法人員和相應的硬件設施設備,加大行政執法人員的法治教育培訓力度,嚴格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相關規定,不斷提高系統干部職工法治素養和依法辦事能力,促使機構配置和人員配備與新形勢下法治政府建設工作任務相適應。
(二)加強宣傳教育,引領全民守法。加強自然資源和規劃領域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依托網站、微信等網絡平臺和報刊、公示欄開展線上線下活動,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法治宣傳服務。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引導,增強全社會保護耕地和節約集約用地的自覺性,著力營造法治建設的良好社會氛圍。
(三)加強資源保護,死守耕地紅線。壓緊壓實耕地保護主體責任,層層簽訂耕地保護目標責任狀,以耕地保護專項整治行動為抓手,完善耕地保護職責和職能銜接以及工作配合等機制。聚焦破壞耕地重點領域,依法嚴格規范征地行為,及時依法查處違法違規占用耕地行為,牢牢守住耕地保護紅線。
(略) 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2023年2月28日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