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220縣K19 632南湖小河橋危舊橋梁改造工程 |
| (略) 莊浪縣南湖鎮 | | 566.16 |
| / | | 呂小春 |
| 236.7388 | | 14 |
| 2023-08-01 |
| 改建 |
| |
| 拆除上部結構,改造下部結構,更換為2-20米的小箱梁結構橋梁。拆除橋梁180立方米,橋面鋪裝AC-20改性瀝青混凝土17.65立方米,AC-13改性瀝青混凝土14.12立方米,橋面鋪裝C50混凝土39.3立方米,橋面鋪裝HRB400鋼筋筋7553.44千克,伸縮縫20米,標線216平方米,橋面排水孔16個,混凝土護欄107.84米,箱型梁C50預制混凝土170.8立方米,鋼絞線6480千克,抗震拉桿24套,橋梁信息牌2套,誘導標志牌4套, |
| | | |
| 有環保措施: 施工揚塵采取做到“三個必須”和“六個百分之百”措施后通過隔檔降塵后排放至大氣中 其他措施: ①施工單位應當在施工工地公示揚塵污染防治措施、責任人、監督管理部門等信息,建立揚塵污染防治工作臺賬,如實記錄各項措施落實情況; ②建筑土方、拆除的橋面建筑垃圾應當及時清運。在場地內堆存的,應當采用密閉式防塵網遮蓋; ③橋體拆除施工現場應當采取濕法作業; ④運輸建筑垃圾、渣土等散裝物料的車輛應當采取苫蓋或者其他措施,保持車體整潔,防止物料遺撒,并按照規定路線行駛; ⑤及時對施工工作面進行壓實,大風天氣及時采取灑水降塵措施; ⑥施工單位配備灑水車,根據道路汽車量進行灑水,在干噪天氣增加灑水次 數。 |
| 生活污水 有環保措施: 生活廢水采取潑灑抑塵措施后通過揮發排放至外環境 生產廢水 有環保措施: 施工設備沖洗廢水采取設置簡易沉淀池措施后通過回用后少量排放至外環境 其他措施: 本項目施工廢水主要施工設備沖洗廢水。廢水中主要污染物是COD、BOD5、SS和石油類等。環評要求施工單位應建設簡易沉淀池,對施工廢水集中收集,經沉淀處理后回用于施工,不外排 |
| 環保措施: ①建筑垃圾統一收集后運送至指定的建筑垃圾處置場所進行處置,不得隨意丟棄。②施工人員生活垃圾收集后,運至指定的生活垃圾收集點。 |
| 有環保措施: ①加強施工現場日常監督管理和監控。要注意保養高噪聲機器和正確操作,保持機械潤滑,使施工機械的噪聲維持在最低聲級水平;②晝間施工時應確保施工噪聲不影響道路沿線的敏感目標聲環境。為保證施工現場附近居民的夜間休息,禁止夜間施工。③應實現施工場地封閉化、圍擋標準化,減少對周圍環境的污染和影響。推土機、挖掘機、平地機等高噪聲機械在居民區較近的區域施工時,可用圍擋板與居民區隔離,阻隔噪聲傳播;④筑路施工的噪聲具有突發性、無規則性、不連續性、高強度等特點,據調查,施工現場噪聲有時超出4a類噪聲標準,一般可采取施工方法變動措施加以緩解,如噪聲源較強的作業可安排在晝間(08:00~22:00)進行。施工期間的材料運輸、敲擊等作為施工活動的聲源,要求施工方通過文明施工,加強管理加以緩解。為減少施工機械噪聲等對沿線居民產生的影響,對高噪聲設備可設置臨時圍擋防護物來消減噪聲;⑤合理安排物料運輸路線和時間,夜間應減少施工車流量,設立標示牌,限制施工區內車輛時速在20km以內,運輸車輛經過敏感目標路段禁止鳴笛,限制車輛等噪聲污染; |
| 有環保措施: ①橋梁施工嚴格控制在規劃紅線范圍內,尤其工程永久占地嚴禁超出工程征地范圍。②做好建筑垃圾的調運,避免在降雨期間調運,以防雨水沖刷造成水土流失、堵塞排水溝。③施工期施工廢水經沉淀處理后回用,施工垃圾定點堆放,及時清運處理,避免施工廢水及垃圾經雨水沖刷后污染土壤。④嚴格控制工程作業范圍,及時清運施工廢物,盡量保護周邊植被。⑤在施工結束后應立即對臨時占地區域進行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的恢復工作,避免因恢復不及時而導致對周圍生態影響加劇。 |
| |
| |
|
備案回執:該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已經完成備案,備案號:*0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