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開發利用石墨烯、鋰礦暨多種礦體加工納米材料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報告表
建設單位:甘肅科 (略)
編制單位:甘肅眾 (略)
監測單位:甘肅 (略)
2024年11月
建設單位法人代表: (簽字)
編制單位法人代表: (簽字)
項 目 負 責 人:陳瑩
填 表 人:劉文霞
建設單位 甘肅科 (略) (蓋章)編制單位 甘肅眾 (略) (蓋章)
電話:(略) 電話:(略)
傳真:/ 傳真:/
郵編:(略) 郵編:(略)
地址: (略) 嘉北 (略) 地址: (略) 嘉北 (略)
1#車間 | 3#車間 |
2#車間 | (略) 面 |
成品庫 | 原料庫 |
1#車間集氣罩+布袋除塵器+15米高排氣筒 | 3#車間集氣罩+布袋除塵器+15米高排氣筒 |
1#車間磨粉機、分級機自帶布袋除塵器 | 3#車間磨粉機、分級機自帶布袋除塵器 |
庫房 | 危廢貯存間 |
封閉皮帶 | 化糞池 |
掃地車 | 霧炮 |
前言
甘肅科 (略) 綜合開發利用石墨烯、鋰礦暨多種礦體加工納米材料建設項目 (略) 嘉北 (略) ,屬于新建項目。該項目于2023年取得備案批復(嘉發改產業(備)[2023]40號),項目代碼:2306-(略)-04-01-(略)。2023年7月,甘肅科 (略) 委托甘肅博洋 (略) 對《綜合開發利用石墨烯、鋰礦暨多種礦體加工納米材料建設項目》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工作。
項目從立項至調試過程中無環境投訴。由于綜合開發利用石墨烯、鋰礦暨多種礦體加工納米材料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未經審批,擅自開工建設。 (略) (略) 于2023年11月開具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決定書(嘉環責改字【2023】19號,責令建設單位立即停止綜合開發利用石墨烯、鋰礦暨多種礦體加工納米材料建設項目。由于建設單位生態環境違法行為首次被發現,沒有造成生態環境危害后果,且主動停止違法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 (略) 罰法》、《生態環 (略) 罰辦法》、《生態環境部關于進一步規范適用環 (略) 罰自由裁量權的指導意見》(環執法【2019】42號)及《 (略) 委 (略) 委員會關于印發《 (略) 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攻堅實施方案》的通知》(嘉法發(【2023】3號), (略) (略) (略) 不 (略) 罰。
綜合開發利用石墨烯、鋰礦暨多種礦體加工納米材料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于2023年12月完成編制。2023年12月9日, (略) (略) 對《甘肅科 (略) 綜合開發利用石墨烯、鋰礦暨多種礦體加工納米材料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進行了批復,文號為嘉環評發〔2023〕33號。建設單位實際已于2023年11月開工建設,項目竣工時間為2024年10月20日。建設單位于2024年11月6日,取得了排污許可證,項目調試運行時間為2024年11月7日至2025年2月10日。建設項目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竣工日期及環境保護設施調試起止日期已在工程建設 (略) 進行公示。
甘肅科 (略) 綜合開發利用石墨烯、鋰礦暨多種礦體加工納米材料建設項目由建設單位自主施工。建設單位嚴格按照環評及批復要求建設,達到了環保設施建設“三同時”有關要求,完成了綜合開發利用石墨烯、鋰礦暨多種礦體加工納米材料建設項目的建設。
項目試運行半個月后,甘肅科 (略) 委托甘肅眾 (略) 對《綜合開發利用石墨烯、鋰礦暨多種礦體加工納米材料建設項目》進行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工作。甘肅眾 (略) 組織有關技術人員于2024年11月對該項目進行了現場勘察和基礎資料收集,根據環評批復及實際建設情況,編制了《驗收監測方案》,并委托甘肅 (略) 對該項目噪聲、廢氣、廢水進行了驗收監測。取得監測結果后,編制單位根據相關法律法規、技術規范、驗收執行標準等編制并完成了《甘肅科 (略) 綜合開發利用石墨烯、鋰礦暨多種礦體加工納米材料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報告表》,作為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主要依據之一。
目錄
附圖:
附圖1 項目地理位置圖
附圖2 項目平面布置圖
附件:
附件1 環評審批意見
附件2 監測報告
附件3 (略) 置協議
附件4 應急預案備案表
附件5 排污許可證
附件6 驗收影像
附件7 公示公告
表一 企業基本情況、監測依據及標準
建設項目名稱 | 綜合開發利用石墨烯、鋰礦暨多種礦體 加工納米材料建設項目 | ||||
建設單位名稱 | 甘肅科 (略) | ||||
建設項目性質 | 新建?改擴建□技改□遷建□ | ||||
建設地點 | |||||
主要產品名稱 | 鋰礦粉、石墨烯粉、其他礦粉 | ||||
設計生產能力 | 鋰礦粉1000t/a、石墨烯粉800t/a、其他礦粉(略)t/a | ||||
實際生產能力 | 鋰礦粉1000t/a、石墨烯粉800t/a、其他礦粉(略)t/a | ||||
環評時間 | 2023.12 | 開工建設時間 | 2023.11 | ||
調試時間 | 2024.11.7-2025.2.10 | 驗收現場監測時間 | 2024.11.16-2024.11.17 | ||
環評報告表 審批部門 | (略) (略) | 環評報告表 編制單位 | |||
環保設施設計單位 | / | 環保設施施工 單位 | 甘肅科 (略) | ||
環評總概算 | (略)萬元 | 環評環保投資總概算 | 103.(略)元 | 比例 | 0.344% |
實際總概算 | (略)萬元 | 實際環保投資 | 95.(略)元 | 比例 | 0.317% |
驗收監測依據 | 1、法律、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2015年1月1日); (2)《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2018年12月29日); (3)《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2018年1月1日); (4)《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2018年10月26日修正); (5)《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2022年6月5日起施行); (6)《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2020年9月1日起施行); (7)《甘肅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2019年1月1日); (8)《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 (略) 〔2017〕第682號令)(2017年10月1日); (9)《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2021年)。 2、驗收技術規范 (1)《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略))及修改單((略)); (2)《聲環境質量標準》((略)); (3)《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略)); (4)《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GB/T(略)-2015); (5)《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略)); (6)《污染影響類建設項目重大變動清單(試行)》(環辦環評函〔2020〕688號); (7)《關于規范建設單位自主開展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的通知》(環辦環評函〔2017〕1235號); (8)《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技術指南 污染影響類》(生態環境部2018年5月15日); (9)《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暫行辦法》(環規環評〔2017〕4號)。 3、工程技術文件及批復文件 (1)《甘肅科 (略) 綜合開發利用石墨烯、鋰礦暨多種礦體加工納米材料建設項目備案證》(嘉發改產業(備)[2023]40號); (2)甘肅博洋 (略) 《甘肅科 (略) 綜合開發利用石墨烯、鋰礦暨多種礦體加工納米材料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2023年12月; (3)《 (略) (略) 關于甘肅科 (略) 綜合開發利用石墨烯、鋰礦暨多種礦體加工納米材料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的批復》2023年12月9日; (4)《綜合開發利用石墨烯、鋰礦暨多種礦體加工納米材料建設項目環保驗收檢測報告》(甘肅 (略) KSJC/(略)YWZS05); (5)甘肅科 (略) 提供的環保設計資料、工程竣工資料等其它相關資料。 | ||||
驗收監測評價標準、標號、級別、限值 | 1、噪聲排放標準 運營期噪聲執行《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略))中3類標準要求,見表1-1。 表1-1 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 單位:dB(A) 類別晝間夜間3類6555施工期廠界噪聲排放執行《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略)),見表1-2所示。 表1-2 《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 單位:dB(A) 晝間夜間70552、廢氣排放標準 施工期廢氣排放執行《大氣污染物排放綜合標準》((略))中二級標準,具體見表1-3所示。 表1-3 《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 序號污染物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監控點濃度(mg/m3)1顆粒物周界外濃度最高點1.0運營期有組織廢氣主要為破碎篩分過程中產生的粉塵,執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略))中相關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具體見下表: 表1-4 破碎篩分、磨粉分級廢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 污染物最高允許排放濃度(mg/m3)最高允許排放速率排放高度(m)排放速率(kg/h)顆粒物(略).5運營期無組織廢氣主要為運輸、堆存、裝卸、磨粉分級等過程產生的粉塵,執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略))表2中相關無組織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詳見表1-5。 表1-5 磨粉分級廢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 污染物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監控點濃度(mg/m3)顆粒物周界外濃度最高點1.03、廢水排放標準 本項目生活污水進入化糞池后由吸污車拉運至嘉 (略) 理廠,本項目廢水執行《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GB/T(略)-2015)中的A級標準。 表1-6 《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GB/T(略)-2015) A級標準 項目pHCODBOD5SS動植物油氨氮濃度(mg/L)6.5~9.(略)4、固體廢物排放標準 除塵灰等一般固體廢物排放執行《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標準》((略))中的有關規定;廢礦物油等危險廢物的貯存執行《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略))。 |
表二 建設項目工程概況
一、工程建設地點及規模 1、建設地點 項目位于甘 (略) 嘉北 (略) ,屬于工業用地,中心地理坐標為東經98°13′59.536″,北緯39°50′12.700″。見項目地理位置圖。 2、該項目建設規模及內容 本項目占地面積(略).58m2,建設2條生產線,產品包括800t/a石墨烯粉、1000t/a鋰礦粉及(略)t/a其他礦粉(硅石、白云石、方解石、滑石等),建設內容包括生產車間、辦公室、值班室、產品庫、原料庫及其他配套設施。 項目環評批復建設內容與實際建設內容見表2-1。 表2-1 項目環評建設內容與實際建設內容一覽表 工程類別環評階段建設內容實際建設階段內容工程名稱工程內容備注主體工程1#車間建筑面積209.01m2,1F,鋼結構,布設雷蒙磨2條生產線,設置1臺鄂破機、1臺篩分機等設備,2臺雷蒙磨主機并行設置,雷蒙磨生產能力30t/h。環評前已建建筑面積209.01m2,1F,鋼結構,布設雷蒙磨1條生產線,設置1臺鄂破機、1臺篩分機等設備,1臺雷蒙磨主機并行設置,雷蒙磨生產能力30t/h。3#車間建筑面積450m2,1F,鋼結構,布設立磨、環輥磨各1條生產線(共2條),設置2臺破碎機、2臺篩分機等設備,生產能力:立磨40t/h;環輥磨20t/h。新建建筑面積450m2,1F,鋼結構,布設立磨1條生產線,設置1臺破碎機、1臺篩分機等設備,生產能力:立磨40t/h。輔助工 (略) 建筑面積512m2,磚混結構,1F,主要行政辦公。依托原有建筑面積250m2,磚混結構,1F,主要行政辦公。宿舍樓建筑面積2700m2,鋼筋混凝土結構,3F,主要職工食宿。新建利用原有建筑改造職工宿舍,建筑面積250m2,磚混結構,1F。 五金庫房依托東側閑置庫房作為五金雜物存放間,包括設備軸承、電機等,建筑面積381.97m2。依托原有利用東側閑置庫房作為成品庫1座,建筑面積422m2,全封閉鋼結構。新建原料庫1座,建筑面積545m2,全封閉鋼結構;利用西北側空地,新建庫房1座,建筑面積35m2,作為日常雜物存放間。值班室占地面積37.49m2。依托原有與環評保持一致。公用工程給水 (略) (略) 。依托原有與環評保持一致。排水本項目無生產廢水;食堂廢水經隔 (略) 理后與生活污水一并進入 (略) 理后拉運至嘉 (略) 理廠。新建本項目無生產廢水;食堂取消建設,生活污水經 (略) 理后拉運至嘉 (略) 理廠。供電 (略) (略) ,廠內設置變壓器1臺。依托原有與環評保持一致。供熱生產過程無需供熱;冬季辦 (略) 采用電暖。新建與環評保持一致。儲運工程原料庫(2#車間)建筑面積1065m2,1F,鋼結構,用于貯存石墨烯、鋰礦及其他礦石;項目為訂單式生產,根據客戶需要訂購原料加工生產,廠內不長期儲存。新建建筑面積810m2,1F,鋼結構,對車間南側西側進行了封閉,北側和東側均未封閉。用于貯存石墨烯、鋰礦及其他礦石;項目為訂單式生產,根據客戶需要訂購原料加工生產,廠內不長期儲存。成品倉露天設置10個150t的粉倉。環評前已建2個粉倉已建4個粉倉環保工程廢氣運 (略) 硬化,定期灑水,減速慢行,篷布遮蓋。新建與環評保持一致。堆存裝卸原料裝卸、堆存均在封閉式廠棚,并采用霧炮機定期灑水降塵;產品采用粉倉密閉暫存。原料裝卸、堆存一部分在新建的封閉式原料庫內進行,一部分堆存在2#車 (略) 進行了苫蓋,并定期采用霧炮機進行灑水降塵。其余與環評保持一致。上料廢氣上料口設置水噴淋,物料輸送采用封閉皮帶。上料口采用霧炮機灑水降塵,物料輸送采用封閉皮帶。破碎篩分1#、3#車間破碎、篩分工序分別設置1套“集氣罩+布袋除塵器+15m排氣筒(DA001、DA002)”排放。與環評保持一致。磨粉分級1#、3#車間磨粉機、分級機自帶布袋除塵器,出風口與粉倉連接,采用氣力封閉傳輸。與環評保持一致。食堂油煙油煙 (略) 理后通過煙道升頂排放。未建設食堂。廢水生活污水食堂廢水經隔油池后與生活污水一并進入化糞池(30m3)處理后拉運至嘉 (略) 理廠。新建生活污水經 (略) 理后拉運至嘉 (略) 理廠。噪聲選用低噪聲設備、 (略) 、基礎減振、廠房隔聲。新建與環評保持一致。固廢生活垃圾收集后由環衛部門統 (略) 理。新建與環評保持一致。除塵灰經除塵器底倉收集后作為副產品外售。新建與環評保持一致。廢機油東北側閑置空房改造為危險廢物貯存庫,占地50m2,做好防滲、防風、防雨、防曬,設備維修產生的廢機油專用回收桶收集暫存于危險廢物貯存庫,定期委托有資質 (略) 置。依托原有利用西北側閑置空地,新建危險廢物貯存庫,占地50m2,已按環評要求做了防滲措施,設備維修產生的廢機油專用回收桶收集暫存于危險廢物貯存庫,定期委托嘉峪關劉氏 (略) 處置。3、項目主要生產設施 本項目主要工藝生產設施設備見下表: 表2-2 主要生產設備一覽表 環評階段驗收階段序號設備名稱規格型號數量(臺/套)一、生產線1.1料斗3.5×3.5×11m,50t/倉3臺2臺1.2給料機B5003臺2臺1.3皮帶輸送機/4臺3臺1.4篩分機/3臺2臺1.5鄂式破機/3臺2臺1.6雷蒙磨規格:LY3010.0,能力:200t/h2臺1臺1.7環輥磨規格:LY3010.0,能力:200t/h1臺未購置1.8立磨機規格:(略),能力:150~175t/h1臺1臺1.9分級機/4臺2臺二、公輔設備2.1風機風量:9000m3/h;壓力:(略)Pa;功率:500KW2臺2臺2.3袋式除塵器/2臺2臺2.4叉車/2輛2輛2.5運輸車/2輛未購置2.6裝載機//新增2輛4、產品規模及方案 4.1環評階段 4.1.1生產規模 建設4條生產線,產品包括800t/a石墨烯粉、1000t/a鋰礦粉及(略)t/a其他礦粉(硅石、白云石、石灰、石灰石、方解石、滑石、工業鹽等)。 4.1.2產品方案 本項目產品為鋰礦粉、石墨烯粉及其他礦粉(包括硅石、白云石、石灰、石灰石、方解石、滑石、工業鹽等)等,產品采用粉倉封閉暫存。本項目產品方案如下表: 表2-3 產品方案見下表 序號產品名稱粒徑(μm)單位數量備注1鋰礦粉<11噸/年600粉倉貯存11-17噸/年(略)-45噸/年100合計噸/年(略)石墨烯粉<11噸/年400粉倉貯存11-17噸/年(略)-45噸/年100合計噸/年8003其他礦粉<11噸/年(略)粉倉貯存合計噸/年(略)4.2驗收階段 4.2.1生產規模 建設2條生產線,產品包括800t/a石墨烯粉、1000t/a鋰礦粉及(略)t/a其他礦粉(硅石、白云石、方解石、滑石等)。 4.2.2產品方案 本項目產品為鋰礦粉、石墨烯粉及其他礦粉(包括硅石、白云石、方解石、滑石等)等,產品采用粉倉封閉暫存。本項目產品方案如下表: 表2-4 產品方案見下表 序號產品名稱粒徑(μm)單位數量備注1鋰礦粉<11噸/年600粉倉貯存11-17噸/年(略)-45噸/年100合計噸/年(略)石墨烯粉<11噸/年400粉倉貯存11-17噸/年(略)-45噸/年100合計噸/年8003其他礦粉<11噸/年(略)粉倉貯存合計噸/年(略)5、項目變更情況 (1)生產線數量減少 環評階段:設置4條生產線,其中2條雷蒙磨生產線,位于1#車間;1條環輥磨生產線和1條立磨生產線均位于3#車間。 實際建設階段:建設2條生產線,其中1條雷蒙磨生產線,位于1#車間;1條立磨生產線位于3#車間。 變化原因及合理性分析:因市場需求,生產線數量有所減少,使能源消耗減少,廢氣排污量減少,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屬于有利變化,因此不界定為重大變化。 (2) (略) 、 (略) 規模變動 環評階段: (略) 建筑面積512m2,磚混結構,1F,主要行政辦公;宿舍樓建筑面積2700m2,鋼筋混凝土結構,3F,主要職工食宿。勞動定員20人。 實際建設階段:辦公室建筑面積250m2,磚混結構,1F,主要行政辦公;利用原有建筑改造職工宿舍,建筑面積250m2,磚混結構,1F。勞動定員17人。 變化原因及合理性分析:由于員工數量減少, (略) 、 (略) 規模減小,土地資源得到了合理利用,減少了建筑材料的使用,降低了建筑材料生產過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屬于有利變化,因此不界定為重大變化。 (3)原料庫規模變動 環評階段:建設2#車間作為原料-產品庫,建筑面積1065m2,1F,鋼結構,用于貯存石墨烯、鋰礦及其他礦石;項目為訂單式生產,根據客戶需要訂購原料加工生產,廠內不長期儲存。 實際建設階段:新建2#車間,建筑面積810m2,1F,鋼結構,2#車間未達到全封閉狀態,只對車間南側西側進行了封閉,北側和東側均未封閉,用于貯存石墨烯、鋰礦及其他礦石;利用東側閑置庫房作為成品庫1座,建筑面積422m2,全封閉鋼結構;新建原料庫1座,建筑面積545m2,全封閉鋼結構。 變化原因及合理性分析:由于生產擴張、采購成本等因素,建設了2個原料庫,同時建設了1座成品庫,可以儲存更多原材料,減少了頻繁運輸對環境的影響,原料庫及成品庫均為鋼結構,有效減少了無組織廢氣的排放。屬于有利變化,因此不界定為重大變化。 (略) 場、成本、環境等因素,2#車間未達到全封閉狀態,只對車間南側西側進行了封閉,北側和東側均未封閉,建設單位承諾待2025年5月份消防驗收后,對2號車間進行全封閉。因此,不屬于重大變化。 (4)原料裝卸、堆存的場所變動 環評階段:原料裝卸、堆存均在封閉式廠棚,并采用霧炮機定期灑水降塵。 實際建設階段:原料裝卸、堆存一部分在新建的封閉式原料庫內進行,一部分堆存在2#車間 (略) 進行了苫蓋,定期采用霧炮機進行灑水降塵。 變化原因及合理性分析:由于2#車間未達到全封閉狀態,原料裝卸、堆存一部分在新建的封閉式原料庫內進行,一部分堆存在2#車間 (略) 進行了苫蓋,定期采用霧炮機進行灑水降塵。因此,不屬于重大變化。 (5)五金庫房選址及規模變動 環評階段:依托東側閑置庫房作為五金雜物存放間,包括設備軸承、電機等,建筑面積381.97m2。 實際建設階段:利用西北側空地,新建庫房1座,建筑面積35m2,作為日常雜物存放間。 變化原因及合理性分析:為方便工作人員對庫房進行更好的管理,車間工人更加方便快速的取用工具,發生緊急情況時能及時的響應以減少生產損失,改動了庫房的選址。屬于有利變化,因此不界定為重大變化。 (6)未建設食堂 環評階段:建設職工食堂,并配套建設隔油池1座。 實際建設階段:未建設職工食堂 變化原因及合理性分析:由于成本、員工數量、場地等因素,未建設食堂,減少了廚房廢 (略) 理壓力,減少了食堂廢水對環境的影響。屬于有利變化,因此不界定為重大變化。 (7)上料廢氣改用霧炮機抑塵 環評階段:上料口設置水噴淋,物料輸送采用封閉皮帶。 實際建設階段:上料口采用霧炮機灑水降塵,物料輸送采用封閉皮帶。 變化原因及合理性分析:由于霧炮機的噴霧覆蓋范圍比噴淋設施大,能夠使水更均勻地分布在揚 (略) 域,相比噴淋設施在相同的降塵效果下可以節省用水,同時達到了環評要求的去除效率50%,減少了水資源浪費和污水排放。屬于有利變化,不界定為重大變化。 (8)原料及產品方案發生變化 環評階段:項目產品為鋰礦粉、石墨烯粉及其他礦粉(包括硅石、白云石、石灰、石灰石、方解石、硅石、滑石、工業鹽等)。 實際建設階段:項目產品為鋰礦粉、石墨烯粉及其他礦粉(包括硅石、白云石方解石、硅石、滑石等)。 變化原因及合理性分析: (略) 場需求變化,取消了石灰礦粉、石灰石礦粉、工業鹽的生產,減少了粉塵的排放,降低了大氣污染。屬于有利變化,因此不界定為重大變化。 |
二、項目原輔材料消耗及水平衡 1、主要原輔材料 1.1環評階段主要原輔材料及能源消耗情況 原輔材料及來源一覽表見表2-5。 表2-5 原輔料及能源消耗情況 序號名稱物質形態消耗量儲存場所最大儲存量②(t)來源運輸方式一、生產線1.1鋰礦固態1002t/a原料棚6(2天)金塔、玉門采礦場汽運1.2石墨烯固態801t/a原料棚5(2天)金塔、玉門采礦場汽運1.3其他礦體①固態(略)t/a原料棚 3000(2天)金塔、玉門采礦場汽運二、能源消耗情況2.1水液態1914m3/a//園區供水 (略) 2.2電/(略)kw·h/a//園區供 (略) 2.3柴油液態20生產車間2.0當地加油站拉運2.4礦物油液態8生產車間1.0外購拉運注:①其他礦體:主要為硅石、白云石、石灰、石灰石、方解石、滑石、工業鹽等,不含危險化學品、易制毒化學品、監控化學品。 ②最大儲存量:本項目年加工料合計(略)t/a,運行時間330d,則每天加工量為1522.5t/d;根據儲運工程可行性分析,原料庫最大存儲量約為2769~3408t,本次評價取3100t,即儲存天數=31=00÷1522.5=2.03d≈2d。 1.2驗收階段主要原輔材料及能源消耗情況 表2-6 原輔料及能源消耗情況 序號名稱物質形態消耗量儲存場所最大儲存量②(t)來源運輸方式一、生產線1.1鋰礦固態1002t/a原料棚6(2天)金塔、玉門采礦場汽運1.2石墨烯固態801t/a原料棚5(2天)金塔、玉門采礦場汽運1.3其他礦體①固態(略)t/a原料棚3000(2天)金塔、玉門采礦場汽運二、能源消耗情況2.1水液態1914m3/a//園區供水 (略) 2.2電/(略)kw·h/a//園區供 (略) 2.3柴油液態20/2.0當地加油站拉運2.4礦物油液態8/1.0外購拉運注:①其他礦體:主要為硅石、白云石、方解石、滑石等,不含危險化學品、易制毒化學品、監控化學品。 ②最大儲存量:本項目年加工料合計(略)t/a,運行時間330d,則每天加工量為1522.5t/d;根據儲運工程可行性分析,原料庫最大存儲量約為2769~3408t,本次評價取3100t,即儲存天數=31=00÷1522.5=2.03d≈2d。 2、驗收階段物料平衡 根據實際情況,本項目物料平衡如下表。 表2-7 物料平衡一覽表 投入產出名稱數量(t/a)名稱數量(t/a)鋰礦1002鋰礦粉1000石墨烯801石墨烯粉800其他礦體(略)其他礦體(略) 除塵器收集粉塵625.7 外排粉塵2.3合計(略)合計(略)3、水平衡 3.1環評階段 3.1.1供水 本項目用水 (略) (略) 提供,用水環節主要為生活用水、噴淋用水、道路灑水等。 (1)生活用水 根據《甘肅省行業用水定額(2023版)》(甘政發〔2023〕15號),項目 (略) 嘉北 (略) ,屬于 (略) B型,確定本項目生活用水(含食堂)定額按110L/d·人計,本項目定員20人,則用水量為2.2m3/d(726m3/a),生活污水以用水的0.80計,則生活污水產生量為1.76m3/d(580.8m3/a)。 (2)食堂廢水 根據《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 (略)-2003),職工食堂用水每人每餐20~25L;本項目取25L/d·人,職工20人,一日三餐,則食堂用水量為0.5m3/d(165m3/a),廢水量按用水的0.80計,則生活污水產生量為0.4m3/d(132m3/a)。 (3)道路灑水 (略) 運輸揚塵, (略) (略) 進行灑水,灑水頻率為3次/d,灑水定額約0.2L/m2·次, (略) 總面積約200m2, (略) 灑水抑塵用水量為0.12m3/d(39.6 m3/a),道路抑塵用水全部蒸發,不會形成廢水。 (4)噴淋用水 本項目上料過程會產生粉塵,擬在上料口上方設置水噴淋裝置,減少揚塵,根據建設單位提供資料,水噴淋用水量為0.05m3/t原料,則噴淋用水量為(略)m3/a(76.05m3/d),該部分水基本被產品吸收,不會形成廢水。 3.1.2排水 食堂廢水經隔油池后與生活污水一并進入 (略) 理達到《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GB/T(略)-2015)中的A級標準后由吸污車拉運至嘉 (略) 理廠。 表2-8 項目水平衡表 (m3/d) 名稱總用水量新鮮水量損失量廢水量生活用水2.22.20.441.76食堂廢水0.50.50.10. (略) 灑水0.120.120.120噴淋用水76.0576.0576.050合計78.8778.8776.712.163.2驗收階段 3.2.1供水 本項目用水 (略) (略) 提供,用水環節主要為生活用水、灑水抑塵用水、道路灑水等。 (1)生活用水 本項目定員17人,則用水量為1.87m3/d(617.1m3/a),生活污水以用水的0.80計,則生活污水產生量為1.496m3/d(493.68m3/a)。 (2)道路灑水 (略) 運輸揚塵, (略) (略) 進行灑水,灑水頻率為3次/d,灑水定額約0.2L/m2·次, (略) 總面積約200m2, (略) 灑水抑塵用水量為0.12m3/d(39.6m3/a),道路抑塵用水全部蒸發,不會形成廢水。 (3)灑水抑塵用水 本項目原料裝卸、堆存一部分在新建的封閉式原料庫內進行,一部分堆存在2#車間 (略) 進行了苫蓋,堆存和裝卸時采用霧炮機定期灑水抑塵;上料過程會產生粉塵,在上料口上方采用霧炮機進行灑水抑塵。根據建設單位提供資料,灑水抑塵用水量為76.05m3/d((略)m3/a),該部分水基本被產品吸收,不會形成廢水。 3.2.2排水 本項目無生產廢水,生活污水一并進入 (略) 理達到《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GB/T(略)-2015)中的A級標準后由吸污車拉運至嘉 (略) 理廠。 表2-9 項目水平衡表 (m3/d) 名稱總用水量新鮮水量損失量廢水量生活用水1.871.870.371. (略) 灑水0.120.120.120灑水抑塵用水76.0576.0576.050合計78.0478.0476.541.54、供電 4.1環評階段供電 (略) (略) 。 4.2驗收階段供電 驗收階段供電與環評階段一致。 5、供暖 5.1環評階段供暖 生產無需供熱;冬季辦 (略) 采用電暖。 5.2驗收階段供暖 驗收階段供暖與環評階段一致。 6、勞動定員及生產制度 6.1環評階段勞動定員及生產制度 本項目勞動定員20人,年工作日為330天,每天24h,三班倒。 6.2驗收階段勞動定員及生產制度 本項目勞動定員17人,年工作日為330天,每天24h,三班倒。 |
三、生產工藝流程及產污環節 1、施工階段工藝流程及產污排環節 本項目主要新建廠房和辦公樓(含食宿),對部分現有閑置空房進行改造,施工期主要建設內容為新建廠房土建、現有廠房改造、設備安裝和調試運行等,項目建設流程及主要產污過程詳見圖2-1。 圖2-1 項目施工期建設流程及污染環節圖 2、運營期生產線工藝流程 2.1環評階段 本項目石墨烯粉、鋰礦粉及其他礦粉生產工藝一致,均為破碎、篩分、磨粉、分級等,共設置4條生產線,每條生產線配套破碎、篩分工序,其中2條雷蒙磨生產線,位于1#車間;1條環輥磨生產線和1條立磨生產線均位于3#車間。 本項目為訂單式批次生產,主要根據客戶對產品粒徑的要求,按粒徑大小劃分為3種類型, (略) 于2個車間,每條生產線獨立生產運行,每批次生產結束,先清理設備,再進行下一批次產品的生產,詳見下表: 表2-10 (略) 情況一覽表 序號生產工序粒徑(目)備注1#車間2條雷蒙磨生產線200-600訂單式生產3#車間1條環輥磨生產線600-1000訂單式生產1條立磨生產線1500-2500(一)1#車間工藝流程及設備 本項目1#車間設置2條雷蒙磨生產線,布設1臺破碎機、1臺篩分機,工藝流程及產污環節如下圖: 圖2-2 1#車間工藝流程及產污環節圖 (二)3#車間工藝流程及設備 本項目3#車間設置1條環輥磨生產線,1條立磨生產線,布設2臺破碎機、2臺篩分機,工藝流程及產污環節如下圖: 圖2-3 3#車間工藝流程及產污環節圖 工藝流程簡介: (1)原料貯存 原料石墨烯、鋰礦及其他礦體(主要為硅石、白云石、石灰、石灰石、方解石、硅石、滑石、工業鹽等)由汽車 (略) 內,堆存于封閉式2#車間,此過程會產生裝卸粉塵和堆場揚塵。 (2)上料 用裝載機將原料送入卸料坑,卸料坑的物料經棒閥、振動給料機可以卸到膠帶輸送機上,送到動篩中進行篩分。此過程會產生上料粉塵。 (3)篩分、破碎 物料送入振動篩,篩上大于20mm原料進入到圓錐破碎機、鄂式破碎機進行二次破碎,破碎后的物料經帶式輸送機返回到振動篩進行二次篩分,從而保證沒有大塊物料進入下一級工序。篩下小于20mm的鋰礦/石墨烯/其他礦體分別經帶式輸送機進入到原料制粉系統。此過程會產生篩分破碎粉塵。 (4)磨粉 振動篩篩下小于20mm的鋰礦/石墨烯/其他礦體,經分料閥,再經可逆輸送機分別卸至料倉,倉下物料經棒閥及定量給料機計量后,進入雷蒙磨/環輥磨/立磨機進行磨粉(1#車間雷蒙磨:粒徑200-600目;3#車間環輥磨:粒徑600-1000目,立磨:粒徑1500-2500目),處理后的物料經斗提機進入分級機。此過程會產生磨粉粉塵。 (5)分級、包裝 物料經打散分級機進行分級,分級后的物料經帶式輸送機、斗提機、分料三通及可逆帶式輸送機采用氣力輸送至粉倉中儲存,粉倉設置下料口,通過吸引壓送罐車從下料口封閉真空接料外運。 (三)產污環節 本項目產污環節及產污因子,如下表: 表2-11 產污環節一覽表 類型產污工序編號污染物廢氣生產線堆場/顆粒物上料G1-1、G2-1篩分、破碎G1-2、G2-2磨粉G1-3、G2-3公輔食堂/油煙廢水公輔生活污水(含食堂)/COD、BOD、SS、氨氮、動植物油噪聲設備運行N1-1~N2-3Leaq固體廢物辦公生活生活垃圾/生活垃 (略) 理除塵灰/粉塵設備維修廢機油/廢機油2.2驗收階段 本項目石墨烯粉、鋰礦粉及其他礦粉生產工藝一致,均為破碎、篩分、磨粉、分級等,共設置2條生產線,每條生產線配套破碎、篩分工序,其中1條雷蒙磨生產線位于1#車間;1條立磨生產線位于3#車間。 本項目為訂單式批次生產,主要根據客戶對產品粒徑的要求,按粒徑大小劃分為2種類型, (略) 于2個車間,每條生產線獨立生產運行,每批次生產結束,先清理設備,再進行下一批次產品的生產,詳見下表: 表2-12 (略) 情況一覽表 序號生產工序粒徑(目)備注1#車間1條雷蒙磨生產線200-600訂單式生產3#車間1條立磨生產線1500-2500訂單式生產(一)1#車間工藝流程及設備 本項目1#車間設置1條雷蒙磨生產線,布設1臺破碎機、1臺篩分機,工藝流程及產污環節如下圖: 圖2-4 1#車間工藝流程及產污環節圖 (二)3#車間工藝流程及設備 本項目3#車間設置1條立磨生產線,布設1臺破碎機、1臺篩分機,工藝流程及產污環節如下圖: 圖2-5 3#車間工藝流程及產污環節圖 工藝流程簡介: (1)原料貯存 原料石墨烯、鋰礦及其他礦體(主要為硅石、白云石、方解石、滑石等)由汽車 (略) 內,一部分堆存于新建的封閉式原料庫內,一部分堆存在2#車 (略) 進行了苫蓋,此過程會產生裝卸粉塵和堆場揚塵。 (2)上料 用裝載機將原料送入卸料坑,卸料坑的物料經棒閥、振動給料機可以卸到膠帶輸送機上,送到動篩中進行篩分。此過程會產生上料粉塵。 (3)篩分、破碎 物料送入振動篩,篩上大于20mm原料進入到圓錐破碎機、鄂式破碎機進行二次破碎,破碎后的物料經帶式輸送機返回到振動篩進行二次篩分,從而保證沒有大塊物料進入下一級工序。篩下小于20mm的鋰礦/石墨烯/其他礦體分別經帶式輸送機進入到原料制粉系統。此過程會產生篩分破碎粉塵。 (4)磨粉 振動篩篩下小于20mm的鋰礦/石墨烯/其他礦體,經分料閥,再經可逆輸送機分別卸至料倉,倉下物料經棒閥及定量給料機計量后,進入雷蒙磨/立磨機進行磨粉(1#車間雷蒙磨:粒徑200-600目;3#車間立磨:粒徑1500-2500目),處理后的物料經斗提機進入分級機。此過程會產生磨粉粉塵。 (5)分級、包裝 物料經打散分級機進行分級,分級后的物料經帶式輸送機、斗提機、分料三通及可逆帶式輸送機采用氣力輸送至粉倉中儲存,粉倉設置下料口,通過吸引壓送罐車從下料口封閉真空接料外運。 |
表三 主要污染源、 (略) 理和排放
1、廢氣 1.1環評階段 (1)運輸揚塵 車輛運輸粉塵產生量采用經驗公式進行計算: 式中:Qy——汽車行駛起塵量,kg/輛; Qt——運輸途中起塵量,kg/a; V——車輛行駛速度,km/h;廠內運輸取20km/h。 P——路面狀況,kg/m2;參考《 (略) 揚塵污染技術規范》(HJ/T393-2007)附錄C,取0.008。 M——車輛載重,t/輛;取50t/輛。 L——運輸距離,km;廠內卡車運輸主要從側門(物流)至2#車間之間距離,取0.05km。 Q——運輸量,t/a;取(略)t/a。 由上式計算可得廠內運輸揚塵量為0.775t/a, (略) 進行硬化,并定期灑水抑塵,運輸合理控制車速,通過上述措施,運輸揚塵可減少60%,則汽車運輸揚塵可降至0.310t/a。 (2)堆存及裝卸揚塵 根據《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產排污系數手冊》中“固體物料堆存顆粒物產排污核算系數手冊”中顆粒物產生量核算方法,顆粒物包括裝卸揚塵和風蝕揚塵,產生量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P——顆粒物產生量,t/a; ZCy——裝卸揚塵產生量,t/a; FCy——風蝕揚塵產生量,t/a; Nc——年物料運載車次,車/a,進出場運輸車次共計(略)次/a; D——單車平均運載量t/車,取50t/車; (a/b)指裝卸揚塵概化系數,kg/t,其中:a指各省風速概化系數,甘肅省取0.0011;b指物料含水率概化系數,混合礦石取0.0084; Ef——堆場風蝕揚塵概化系數,kg/m3,混合礦石取0; S——堆場占地面積,m2,取800。 由上述公式計算的原料及產品庫物料堆存揚塵及裝卸揚塵顆粒物產生量為65.732t/a。 顆粒物排放量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P——顆粒物產生量,t/a; Uc——顆粒物排放量,t/a; Cm——顆粒物控制措施控制效率,%; Tm——堆場類型控制效率,%。 本項目原料-產品庫物料堆放采用封閉式廠棚,根據《固體物料堆存顆粒物產排污核算系數手冊》,封閉式廠棚控制效率為99%,則堆場及裝卸揚塵排放量為0.657t/a,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 (3)上料粉塵 根據《逸散性工業粉塵控制技術》“第十八章 粒料加工廠”,粒料加工由石塊或礦渣顆粒組成,進料產污系數按0.0007kg/t-進料,本項目進料量為(略)t/a,則粉塵產生量為0.351t/a。本項目進料口上方設置水噴淋,去除效率按50%計,則上料粉塵排放量為0.176t/a。 (4)破碎、篩分粉塵 經加濕后的鋰礦、石墨烯及其他礦石通過料斗皮帶輸送至破碎機、篩分機進行破碎、篩分,本項目產品主要為其他礦體,包括硅石、白云石、石灰、石灰石、方解石、滑石、工業鹽等,其中主要以石灰石加工為主,因此,參照《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產排污系數手冊》中“3099其他非金屬礦物制品制造行業系數手冊”,僅有“石灰石”產污系數,無其他礦體產污系數,因此,本次評價參照執行。本項目鋰礦、石墨烯及其他礦石破碎、篩分產污系數見下表: 表3-1 破碎、篩分工序粉塵產污系數一覽表 工段名稱產品名稱污染物指標單位產污系數末端治理效率破碎石灰石廢氣量Nm3/t-產品245//顆粒物kg/t-產品1.13布袋除塵99%篩分廢氣量Nm3/t-產品245//顆粒物kg/t-產品1.13布袋除塵99%本項目鋰礦粉、石墨烯粉及其他礦粉產品合計為(略)t/a,則篩分、破碎廢氣量分別為(略).(略)Nm3/a、(略).(略)Nm3/a。鄂破機、圓錐破碎機和篩分機上方分別設置1套集氣罩,1#車間、3#車間分別設置1套布袋除塵器,粉塵經收集后由管道引至布袋 (略) 理,分別由1根15m高排氣筒(DA001、DA002)排放,集氣罩收集效率均按80%計,除塵效率99%。本項目年生產330d,每天24h,則本項目破碎、篩分粉塵產排情況見下表: 表3-2 破碎、篩分粉塵產排污情況一覽表 產污環節污染物產生量t/a產生濃度mg/ (略) 理措施效率%排放量t/a排放速率kg/h排放濃度mg/m3破碎顆粒物567.03 4612 布袋除塵器994.536 0.5728 36.9 篩分567.03 4612 4.536 0.5728 36.9集氣罩未收集的粉塵量為22.68t/a,破碎、篩分均布設于封閉廠房,參照《固體物料堆存顆粒物產排污核算系數手冊》,封閉式廠棚控制效率為99%,則無組織排放粉塵量為0.227t/a。 (5)磨粉粉塵 本項目鋰礦、石墨烯及其他礦體經破碎、篩分后經封閉皮帶輸送至雷蒙磨機、環輥機、立磨機進行磨粉,根據《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產排污系數手冊》中“3099其他非金屬礦物制品制造行業系數手冊”,磨粉工序產污系數見下表: 表3-3 磨粉工序粉塵產污系數一覽表 工段名稱產品名稱污染物指標單位產污系數末端治理效率粉磨石灰石廢氣量Nm3/t-產品276//顆粒物kg/t-產品1.19布袋除塵99%本項目鋰礦粉、石墨烯粉及其他礦粉產品合計為(略)t/a,則磨粉工序廢氣量為(略).(略)Nm3/a。雷蒙磨機、環輥機、立磨機均自帶布袋除塵器,出風口與粉倉相連接,除塵效率99%。本項目年生產330d,每天24h,則本項目磨粉工序粉塵產排情況見下表: 表3-4 磨粉工序產排污情況一覽表 產污環節污染物產生量t/a產生濃度mg/ (略) 理措施效率%排放量t/a排放速率kg/h排放濃度mg/m3磨粉顆粒物597.14 4311布袋除塵器995.97 0.754 43自帶布袋除塵器除塵效率99%,未處理的粉塵產生量為5.971t/a,磨粉在封閉的廠房內,參照《固體物料堆存顆粒物產排污核算系數手冊》,封閉式廠棚控制效率為99%,則無組織粉塵排放量為0.059t/a。 1.2驗收階段 (1)運輸揚塵 本 (略) (略) 全面硬化,道路揚 (略) 面灑水、限速等措施,可有效降低車輛進廠時產生的運輸粉塵。 (2)堆存及裝卸揚塵 本項目物料堆放及裝卸一部分在新建的封閉式原料庫內進行,一部分堆存在2#車間 (略) 進行了苫蓋,原料堆存、裝卸過程中采用了霧炮機進行灑水抑塵,可減少原料堆存、裝卸過程無組織粉塵的排放。 (3)上料粉塵 本項目在上料時采用了霧炮機進行灑水抑塵,達到了環評要求的去除效率50%,減少了上料過程中無組織粉塵的排放。 (4)破碎、篩分粉塵 本項目對原料的破碎、篩分均在封閉式廠棚內進行,破碎機和篩分機上方設置1套集氣罩,1#車間、3#車間分別設置1套布袋除塵器,粉塵經收集后由管道引至布袋 (略) 理,分別由1根15m高排氣筒(DA001、DA002)排放。 (5)磨粉粉塵 本項目鋰礦、石墨烯及其他礦體經破碎、篩分后經封閉皮帶輸送至雷蒙磨機、立磨機進行磨粉,雷蒙磨機、立磨機均自帶布袋除塵器,出風口與粉倉相連接。磨粉工序均在封閉式廠棚內進行,可有效抑制無組織粉塵的排放。 2、廢水 2.1環評階段 本項目不產生生產廢水,生活污水量為1.76m3/d(580.8m3/a),經化糞池(30m3)處理后由吸污車拉運至嘉 (略) 理廠。 2.2驗收階段 本項目不產生生產廢水,生活污水產生量為1.496m3/d(493.68m3/a),經化糞池(30m3)處理后由吸污車拉運至嘉 (略) 理廠。 3、噪聲 3.1環評階段 運營期主要設備噪聲源強依據《環境噪聲與振動控制工程技術導則》((略))中給出的常見施工設備噪聲源強范圍值,取其平均值,車輛噪聲源強屬于間歇排放,通過采取規范管理,控制車速和禁止鳴笛等措施后能夠有效的降低對周圍環境的影響,項目連續噪聲排放設備為給料機、篩分機、破碎機、磨分機、分級機以及風機等產生的噪聲,各噪聲源的等效聲級見表3-5。 本項目對高噪設備擬采取基礎減振、廠房隔聲、合理布置等措施進行減噪;以降低其噪聲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噪聲源源強見下表: 表3-5 工業企業噪聲源強調查清單(室內聲源) 單位:dB(A) 建筑物名稱聲源名稱聲源源強空間相對位置/m距室內邊界距離/m室內邊界聲級/dB(A)運行時段建筑物插入損失 / dB(A)建筑物外噪聲聲功率級/dB(A)XYZ聲壓級/dB(A)建筑物外距離生產車間鄂破機9544.859.61.23.184.5晝36.048.51圓錐破9546.655.91.23.184.5晝36.048.51振動篩8541.555.71.27.874.1晝36.038.11雷蒙磨機9053.642.51.22.879.6晝36.043.61立磨機9056.636.71.22.679.6晝36.043.61分級機8551.9341.28.074.1晝36.038.11注:表中坐標以廠界中心(98.(略),39.(略))為坐標原點,正東向為X軸正方向,正北向為Y軸正方向 為了減小本項目噪聲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建議建設單位還應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①盡量選擇低噪聲和符合國家噪聲標準的生產設備,并進行定期檢修維護, (略) 于良好運行狀態;在設備的基座與地面之間安裝減振基座,減小機械振動產生的噪聲污染。 ②加強生產車間的隔音措施,如適當增加設備用房墻壁厚度,設備安裝應避免接觸車間墻壁,并安裝隔聲門窗。 (略) ,合理布置車間內各部設備的位置,減少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④在安裝設備時,在設備與基礎之間安裝減震材料,如橡膠; ⑤生產車間平時門窗應關閉,加強綠化,以減少噪聲對外部環境的影響。 ⑥加強管理,降低人為噪聲。建立設備定期維護,保養的管理制度,以防止設備故障形成的非生產噪聲,同時確保環保措施發揮最有效的功能;加強職工環保意識教育,提倡文明生產,防止人為噪聲。 3.2驗收階段 本項目生產車間達到了全封閉,選用的設備符合環保要求。根據驗收監測報告,廠界噪聲低于《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略))中3類標準要求,達到了環評及批復要求。 4、固廢 4.1環評階段 (1)生活垃圾 本項目勞動定員20人,年工作330天。生活垃圾產生量以0.5kg/d·人計,生活垃圾產生量為10kg/d(3.3t/a),經生活垃圾桶集中收集后,委托環衛部門定 (略) 理。 (2)除塵灰 各生產線不同時進行,且各自獨立,待生產另一種產品時,首先清理設備、布袋除塵器等剩余物料,清理完畢再開始生產。根據前文廢氣源強核算,破碎、篩分和磨粉粉塵產生量分別為567.03t/a、567.03t/a、597.14t/a,排放量分別為4.536t/a、4.536t/a、5.97t/a,則除塵灰產生量為1725.158t/a,作為副產品外售。 (3)廢機油、廢油桶 項目運營期設備維護、檢修等過程會產生廢機油,廢機油及油桶產生量約為使用量的0.2計,即1.6t/a,根據《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21年),廢機油屬于危險廢物,廢物類別為“HW08”,代碼:900-214-08。暫存于危險廢物貯存庫定期交由有資 (略) 置。 4.2驗收階段 (1)生活垃圾 本項目勞動定員17人,年工作330天。生活垃圾產生量為8.5kg/d(2.805t/a),經生活垃圾桶集中收集后,委托環衛部門定 (略) 理。 (2)除塵灰 本項目破碎、篩分和磨粉產生的粉塵設置了集氣罩及布袋 (略) 理粉塵,除塵灰的產生量為625.7t/a,作為副產品外售。 (3)廢機油、廢油桶 項目運營期設備維護、檢修等過程會產生廢機油,根據建設單位提供的資料,產生的廢機油桶2個,暫時無廢機油產生。廢機油桶暫存于危險廢物貯存庫,定期交由嘉峪關劉氏 (略) 處置。已簽訂協議,詳情見附件。 5、地下水、土壤環境保護措施 5.1環評階段 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土壤環境(試行)》((略))、《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地下水環境》(HJ 610-2016)要求,按照“源頭控制、過程防控”原則進行防控,為減小本項目對地下水、土壤的污染,應采取以下保護措施: (1)源頭控制措施 根據本項目實際情況,提出如下源頭控制措施: 選擇先進、成熟、可靠的工藝技術,并對產生的廢物進行合理的回用和治理,盡可能從源頭上減少污染物排放;嚴格按照國家相關規范要求,對構筑物采取相應的措施,防止和降低污染物的跑、冒、滴、漏,將污染物泄漏的環境風險事故降到最低程度。 (2)過程控制措施 項目過程控制措施主要為各種防滲措施,根據項目各生產功能單元功能, (略) 域劃分為重 (略) 、一 (略) 、簡 (略) 。 表3-6 分區防滲一覽表 (略) 工程內容防滲要求重 (略) 危險廢物貯存庫防滲土工膜,K≤1×10-10cm/s一 (略) 化糞池聚(略)烯塑料或玻璃鋼,K≤1×10-7cm/s簡 (略) 生產車間、產品庫、原料棚、 (略) 一般水泥抹平硬化5.2驗收階段 本項目已按環評要求對生產車間、產品庫、原料棚、 (略) 等進行了一般水泥抹平硬化,對化糞池采用了一 (略) 理,對危險廢物貯存庫采取了重 (略) 理。 6、環境風險及防護措施 6.1環評階段 6.1.1環境風險識別 (1)風險物質和風險源分布情況 根據本建設項目的特點,結合工程分析,對照《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HJ 169-2018),本項目涉及的環境風險物質主要為廢礦物油等。對照HJ 169-2018附錄B.2規定,具體識別結果如下表: 表3-7 物質危險識別一覽表 序號名稱CAS危險特性貯存地點最大儲存量(t)臨界量(t)1廢礦物油/易燃桶裝,危險廢物貯存庫1.(略)柴油/易燃桶裝、生產車間(略)礦物油/易燃桶裝、生產車間(略)(2)生產設施風險調查 本項目生產設施不存在環境風險。 6.1.2風險潛勢初判 根據《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略))附錄C.1,計算所涉及的每種危險物質在廠界內的最大存在總量與其在附錄B中對應臨界量的比值Q。 由表3-7可計算環境風險物質與臨界量的比值Q=0.(略),<1,即環境風險評價工作等級為簡單分析。 6.1.3可能影響途徑 (1)泄漏 廢礦油主要為機械維修過程產生,由于管理不善,造成廢礦物油滴落,或者轉移過程中遺撒等情況,造成廢礦物油污染落油點土壤環境。 (2)火災/爆炸衍生的二次污染物 廢礦物油為易燃物質,發生泄漏后,如遇明火源,易發生火災/爆炸事故,燃燒產生的廢氣中含CO、SO2等,以及消防廢水均會對周圍大氣、土壤、地下水環境產生影響。 6.1.4環境風險防范措施及應急要求 (1)預防措施 ①危險廢物貯存庫嚴禁明火; ②定期檢查廢機油、廢油桶貯存情況,防止油桶泄漏; ③加強維修工作人員教育培訓,盡量減少廢機油的跑冒滴漏。 (2)應急措施 生產車間設置滿足消防要求的滅火器等,發生火災事故時,能夠及時滿足應急需求。 6.1.5環境風險評價結論 在各項環境風險防范措施落實到位的情況下,可降低本項目的環境風險,最大程度減少對環境可能造成的危害,項目對環境的風險影響可接受。 表3-8 建設項目環境風險簡單分析內容表 建設項目名稱綜合開發利用石墨烯、鋰礦暨多種礦體加工納米材料建設項目建設地點(甘肅)省(嘉峪關)市(/)區(/)縣嘉北 (略) 地理坐標經度98°13′59.536″緯度39°50′12.700″主要危險物質及分布柴油、礦物油、廢機油,危險廢物貯存庫環境影響途徑及危害后果(大氣、地表水、地下水等)泄漏,發生火災、爆炸事故產生有毒氣體(CO等)對周邊大氣環境產生影響風險防范措施要求①危險廢物貯存庫嚴禁明火;②定期檢查廢機油、廢油桶貯存情況,防止油桶泄漏;③加強維修工作人員教育培訓,盡量減少廢機油的跑冒滴漏。填表說明(列出項目相關信息及評價說明)本項目在采取相關防范措施的前提下,本項目外環境造成的風險可控6.2驗收階段 (1)已建設危險廢物貯存庫50m2,專人負責,已設立臺賬,并進行了防滲措施。 (2)生產車間設置了滿足消防要求的滅火器等,發生火災事故時,能夠及時滿足應急需求。 (3)企業已經編制了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二、環保設施投資、運行及維護情況 根據《甘肅科 (略) 綜合開發利用石墨烯、鋰礦暨多種礦體加工納米材料建設項目環評報告表》,環評階段本項目總投資為(略)萬元,環保投資為103.(略)元,占總投資的0.344%。 項目建成后工程實際總投資(略)萬元,其中實際完成環保投資95.(略)元,占實際總投資的0.317%,廢氣治理設備投資增加。環保投資明細見表3-9。 表3-9 本工程環保投資情況匯總表 工期項目環評驗收數量投資(萬元)數量投資(萬元)營運期噪聲基礎減振、隔聲/2/2廢氣上料水噴淋1套2.5//堆場、裝卸霧炮機1根1.01臺1.0破碎、篩分集氣罩+布袋除塵器+1根15m排氣筒2套502套60磨粉、分級布袋除塵器(自帶)+封閉氣力運輸4套322套20油煙油煙凈化器1臺3.0//固體廢物垃圾桶若干0.2若干0.2危險廢物貯存庫(50m2)1間101間10廢水生活污水化糞池(30m3,1個)隔油池(0.5m3,1個)/2.5化糞池30m3,1個2合計/103.2/95.2三、建設項目環保設施落實情況 根據建設單位項目“三同時”原則,在項目建設過程中,環境污染防治設施應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項目建成運營時,應對環保設施進行自主竣工環保驗收,驗收清單見下表3-10。 表3-10 建設項目竣工驗收內容對比一覽表 內容 要素環評階段驗收階段排放口(編號、名稱)/污染源污染物項目環境保護措施執行標準實際環保措施落實情況大氣環境運輸 (略) 硬化,定期灑水,減速慢行,篷布遮蓋。《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略))表2相關 (略) 道路已按要求進行了硬化,并定期灑水抑塵,對于車輛要求減速慢行,并用篷布遮蓋。已按環評 (略) 進行硬化,并定期灑水抑塵。根據驗收監測報告,無組織顆粒物排放濃度達標。堆存、裝卸顆粒物裝卸、堆存均在封閉式廠棚,并采用霧炮機定期灑水降塵。原料裝卸、堆存一部分在新建的封閉式原料庫內進行,一部分堆存在2#車 (略) 進行了苫蓋,并采用霧炮機定期灑水降塵。已按環評要求對堆存、裝卸產生的粉塵采用霧炮機灑水降塵。根據驗收監測報告,無組織顆粒物排放濃度達標。上料顆粒物上料口設置水噴淋,物料輸送采用封閉皮帶上料口采用霧炮機進行灑水降塵,達到環評要求的除塵效率50%,物料輸送采用封閉皮帶。根據實際情況,上料口采用霧炮機進行灑水降塵,覆蓋面積大,抑塵效果更好。由驗收監測報告可知,無組織顆粒物排放濃度達標。磨粉、分級顆粒物1#車間、3#車間磨粉工序自帶布袋除塵器,出風口連接粉倉,磨粉系統與粉倉之間通過封閉氣力輸送1#車間、3#車間磨粉工序自帶布袋除塵器,出風口連接粉倉,磨粉系統與粉倉之間通過封閉氣力輸送。已按環評要求落實。破碎、篩分顆粒物1#車間、3#車間分別設置1套“集氣罩+布袋除塵器+15m排氣筒”(共2套),破碎、篩分工序分別經集氣罩收集至布袋 (略) 理后通過1根15m排氣筒(DA001、DA002)排放。《無機化學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略))表3中相關限值1#車間、3#車間,破碎、篩分工序分別設置1套布袋除塵器,粉塵經收集后由管道引至布袋 (略) 理,分別由1根15m高排氣筒(DA001、DA002)排放。已按環評要求對1#車間、3#車間,破碎、篩分產生的粉塵經布袋 (略) 理后分別由1根15m高排氣筒排放。根據驗收監測報告,有組織顆粒物排放濃度達標。食堂油煙油煙凈化器《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試行)》((略))中的小型規模未建設食堂地表水環境生活污水CODcr、BOD5、SS、(略)、動植物油食堂廢水經隔油池(0.5m3)處理后進入化糞池(30m3)處理后拉運至嘉 (略) 理廠。《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GB/T(略)-2015)中的A級標準食堂取消建設,生活廢水經化糞池(30m3)處理后拉運至嘉 (略) 理廠。已按環評要求對生活廢水經 (略) 理后拉運至嘉 (略) 理。根據驗收監測報告,生活廢水各指標排放濃度達標。聲環境機械設備等效A聲 (略) ,基礎減振降噪,加強管理定期檢修維護、廠房隔聲。《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略))3類標 (略) ,基礎減振降噪,加強管理定期檢修維護、廠房隔聲。已按環評要求對各設備定期檢修維護。根據驗收監測報告,噪聲晝間、夜間分布均達標。固體廢物辦公生活垃圾由環衛部門定期收運《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標準》((略))生活垃圾由環衛部門定期收運。已按環評要求落實。 (略) 理除塵灰作為副產品外售除塵灰作為副產品外售。已按環評要求落實。設備檢修廢機油暫存于危險廢物貯存庫,定期交由有資質 (略) 置《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略))暫存于危險廢物貯存庫,定期交由嘉峪關劉氏 (略) 處置,已簽 (略) 置協議。已按環評要求落實。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根據“源頭控制、過程防控”原則,對危險廢物貯存庫重點防滲;對化糞池進行一般防滲,對生產車間、產品庫、原料庫、 (略) 進行簡單防滲。已對生產車間、產品庫、原料棚、 (略) 等進行了一般水泥抹平硬化,對化糞池采用了一 (略) 理,對危險廢物貯存庫采取了重 (略) 理。已按環評要求落實。環境風險防范措 (略) 東南角依托現有閑置空房改造為危險廢物貯存庫,占地50m2,專人負責,設立臺賬;危險廢物暫存間進行防滲、防雨、防曬、 (略) 理;裙角設置圍堰,設置危廢標識,現場配置消防與應急救援設施,定期進行檢查,定期檢查是否有泄漏情況。利用西北側閑置空地新建危險廢物貯存庫占地50m2,專人負責,已設立臺賬;危險廢物暫存間已按環評要求進行了防滲措施;設置了危廢標識,現場配置了消防與應急救援設施。已按環評要求落實。 |
項目驗收監測點位示意圖
表四 環評結論及環評批復意見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主要結論及審批部門審批決定: 一、環境影響報告表主要結論 綜合開發利用石墨烯、鋰礦暨多種礦體加工納米材料建設項目符合國家及地方產業政策要求、規劃要求;選址合理;通過工程分析、環境影響分析,本項目施工期和運行期存在的環境問題,在認真落實各項污染防治措施,對所產生的污染物進 (略) (略) 置,對周圍環境不會產生顯著影響。因此,從環保角度而言,本項目實施可行。 二、審批部門審批決定 (略) (略) 關于對甘肅科 (略) 綜合開發利用石墨烯、鋰礦暨多種礦體加工納米材料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的批復 (嘉環評發〔2023〕33號) 甘肅科 (略) : 你公司關于《甘肅科 (略) 綜合開發利用石墨烯鋰礦暨多種礦體加工納米材料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下稱“報告表”)收悉,根據甘肅博洋 (略) 對該項目開展環境影響評價的結論,在全面落實《報告表》提出的各項防治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措施的前提下,項目建設對環境的不利影響能夠得到一定緩解和控制。原則同意該項目《報告表》中的總體評價結論和擬采取的生態環境保護措施。 你公司應當落實生態環境保護的主體責任,建立內部生態環境管理體系,制定生態環境管理辦法,明確職責和制度,加強生態環境管理,嚴格落實《報告表》提出的防治污染和防止生態破壞的措施,推進各項生態環境保護措施落實。嚴格執行配套建設的環保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的環保“三同時”制度。對重點環境保護設備設施定期開展安全風險評估和隱患排查治理,確保環保設備設施運行安全。依照《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分類管理名錄》需辦理排污許可證的,及時辦理排污許可證。項目竣工后,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和程序對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進行自主驗收。經驗收合格后,項目方可正式投入生產 我局將結合事中事后監管以及日常環境管理工作要求,加強對該項目環境保護“三同時”及自主驗收等工作的監管,你公司應按規定接受生態環境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督檢查。 (略) (略) 2023年12月9日 |
表五 驗收監測質量保證及質量控制
為了保證檢測數據的完整性、可靠性和準確性。檢測人員經技術培訓、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對布點、采樣、分析、 (略) 理的全過程實施質量控制,檢測數據采用三級審核制。 (1)本次檢測所用儀器、量器經計量部門檢定或分析人員校準合格,并在有效使用期內,檢測使用儀器檢定內容見表5-1。 (2)檢測分析方法采用國家有關部門頒布的標準(或推薦)分析方法。 (3)樣品采集、運輸、保存和檢測的全過程,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技術規范和標準分析方法的要求進行,樣品均在檢測有效期內。 (4)本次檢測前后均對噪聲檢測儀進行了校準,噪聲儀器校準結果:儀器符合要求,噪聲檢測儀器校準結果見表5-2。 (5)嚴格執行三級審核制度,確保檢測數據真實可靠、及時有效,檢測報告結論正確、信息完整、質控結果見表5-3、表5-4、表5-5。 表5-1 檢測使用儀器檢定一覽表 儀器名稱儀器編號檢測項目有效期至檢定部門PHS-3C型pH計YQ-010pH2025.10.07甘肅 (略) HCA-100型標準COD消解器YQ-012化學需氧量2025.10.07甘肅 (略) DL-SY8000(L)紅外分光測油儀YQ-051動植物油2025.10.07甘肅 (略) SPX-80生化培養箱YQ-017五日生化需氧量2025.10.07甘肅 (略) FA2004電子天平YQ-058懸浮物2025.10.07甘肅 (略) 721可見分光光度計YQ-021氨氮2025.10.07甘肅 (略) FA2055電子天平YQ-059顆粒物2025.10.07甘肅 (略) AWA6228+多功能聲級計YQ-066等效連續A聲級2025.11.07甘肅 (略)表5-2 噪聲檢測儀器校準結果一覽表 AWA6228+多功能聲級計有效期限2024.11.08-2025.11.07檢測日期單位:dB(A)標準值檢測前測定值檢測后測定值2024.11.1694.093.893.(略).11.1794.094.094.1執行標準±0.5評價結果合格表5-3 無組織廢氣顆粒物標準濾膜質量控制數據一覽表 標準樣品標準編號標準值(g)測定值(g)評價 標準濾膜 1#0.(略)±0.(略)合格2#0.(略)±0.(略).(略)合格標準濾膜稱量允差為+0.0005g表5-4 有組織廢氣標準采樣頭檢測結果一覽表 標準采樣頭ZK01(g)12.(略).(略)±0.(略)合格ZK02(g)13.(略).(略)±0.(略)合格表5-5 水質檢測質控結果一覽表 序號檢測項目標準物質編號標準值測定值評價結果1pH(無量綱)(略).04±0.057.02合格7.052氨氮(略).8±1.224.9合格24.83化學需氧量(略)±7105合格100本次檢測嚴格按檢測技術規范的要求在受控情況下進行,因此檢測數據真實、可信。 |
表六 驗收監測內容
一、檢測內容 有組織廢氣檢測內容見表6-1;無組織廢氣檢測內容見表6-2;噪聲檢測內容見表6-3,廢水檢測內容見表6-4。 表6-1 有組織廢氣檢測一覽表 檢測時間檢測點位檢測項目檢測頻次2024.11.16-2024.11.171#車間DA001排氣口顆粒物3次/天,連續檢測2天。3#車間DA002排氣口表6-2 無組織廢氣檢測一覽表 檢測時間檢測點位檢測項目檢測頻次2024.11.16-2024.11. (略) 西南側(上風向) (略) B1顆粒物3次/天,連續檢測2天。廠區東北側(下風向) (略) (略) 東北側(下風向) (略) B3表6-3 噪聲檢測信息一覽表 檢測時間檢測點位檢測項目檢測頻次2024.11.16-2024.11.17廠界東N1等效連續A聲級晝間(6:00~22:00)夜間(22:00~6:00)各檢測1次,連續檢測2天。廠界南N2廠界西N3廠界北N4表6-4 廢水檢測信息一覽表 檢測時間檢測點位檢測項目檢測頻次2024.11.16-2024.11.17職 (略) 生活污水化糞池出口W1PH、化學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懸浮物、動植物油共6項。4次/天,連續檢測2天。二、檢測方法 有組織廢氣檢測分析方法及使用儀器見表6-5;無組織廢氣檢測分析方法及使用儀器見表6-6;噪聲檢測分析方法及使用儀器見表6-7;廢水檢測分析方法及使用儀器見表6-8。 表6-5 有組織廢氣檢測分析方法及使用儀器一覽表 序號檢測項目分析方法及來源方法檢出限(mg/m3)使用儀器及編號1顆粒物《固定污染源廢氣 低濃度顆粒物的測定 重量法》HJ 836-(略).0FA2055電子天平(YQ-059)表6-6 無組織廢氣檢測分析方法及使用儀器一覽表 序號檢測項目分析方法及來源方法檢出限(mg/m3)使用儀器及編號1顆粒物《環境空氣 總懸浮顆粒物的測定 重量法》HJ 1263-(略).007FA2055電子天平(YQ-059)表6-7 噪聲檢測分析方法及使用儀器一覽表 檢測項目檢測方法依據的標準名稱、代號(含年號)測量精度儀器設備等效連續A聲級Leq儀器法《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 GB (略)-2008 0.1dB(A)AWA6228+多功能聲級計(YQ-066)表6-8 廢水檢測分析方法及使用儀器一覽表 序號檢測項目依據的標準名稱、代號(含年號)方法檢出限(mg/L)使用儀器及編號1pH(無量綱)《水質 pH的測定 電極法》HJ 1147-2020/PHS-3C型pH計(YQ-010)2化學需氧量《水質 化學需氧量的測定 重鉻酸鹽法》HJ 828-(略)HCA-100型標準COD消解器(YQ-012)3五日生化需氧量《水質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測定 稀釋與接種法》HJ 505-(略).5SPX-80生化培養箱(YQ-017)4氨氮《水質 氨氮的測定 納氏試劑分光光度法》HJ 535-(略).(略)可見分光光度計(YQ-021)5懸浮物《水質 懸浮物的測定 重量法》GB (略)-1989/FA2004電子天平(YQ-058)6動植物油《水質 石油類和動植物油類的測定 紅外分光光度法》HJ 637-(略).06DL-SY8000(L)紅外分光測油儀(YQ-051) |
表七 主要污染源、 (略) 理和排放
驗收監測期間生產工況記錄 甘肅 (略) 于2024年11月16日-11月17日對項目廢氣、廢水、噪聲等進行了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該項目主要產品為石墨烯粉、鋰礦粉及其他礦粉,監測期間工況達到了75%以上。采樣、檢測在正常生產時間段內進行,各生產設備和環 (略) 于正常運行工況,期間保持相對穩定,工況條件符合檢測要求。 |
驗收監測結果 有組織廢氣檢測結果詳見表7-1;無組織廢氣檢測結果詳見表7-2;噪聲檢測結果詳見表7-3;廢水檢測結果詳見表7-4。 表7-1 有組織廢氣檢測結果一覽表 設施情況排放口名稱1#車間DA001排氣口煙道截面積(m2)0.0707煙溫(℃)10.6大氣壓(kPa)84.81排氣筒高度(m)15流速(m/s)15.1檢測日期檢測項目標干廢氣流量(m3/h)實測濃度(mg/m3 )排放量(kg/h)2024.11.16顆粒物(略).20.(略).80.(略).70.035均值(略).20.034《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 (略)-1996表2污染物最高允許排放濃度(mg/m3)最高允許排放速率(kg/h)顆粒物1203.5備注本項目有組織廢氣執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 (略)-1996表2的排放限值。續表7-1 有組織廢氣檢測結果一覽表 設施情況排放口名稱1#車間DA001排氣口煙道截面積(m2)0.0707煙溫(℃)11.3大氣壓(kPa)85.22排氣筒高度(m)15流速(m/s)14.6檢測日期檢測項目標干廢氣流量(m3/h)實測濃度(mg/m3 )排放量(kg/h)2024.11.17顆粒物(略).50.(略).10.(略).50.034均值(略).00.033《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 (略)-1996表2污染物最高允許排放濃度(mg/m3)最高允許排放速率(kg/h)顆粒物1203.5備注本項目有組織廢氣執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 (略)-1996表2的排放限值。續表7-1 有組織廢氣檢測結果一覽表 設施情況排放口名稱3#車間DA002排氣口煙道截面積(m2)0.0707煙溫(℃)13.9大氣壓(kPa)82.21排氣筒高度(m)15流速(m/s)14.7檢測日期檢測項目標干廢氣流量(m3/h)實測濃度(mg/m3 )排放量(kg/h)2024.11.16顆粒物(略).64.35×10-(略).83.82×10-(略).54.58×10-2均值(略).64.25×10-2《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 (略)-1996表2污染物最高允許排放濃度(mg/m3)最高允許排放速率(kg/h)顆粒物1203.5備注本項目有組織廢氣執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 (略)-1996表2的排放限值。續表7-1 有組織廢氣檢測結果一覽表 設施情況排放口名稱3#車間DA002排氣口煙道截面積(m2)0.0707煙溫(℃)14.8大氣壓(kPa)81.66排氣筒高度(m)15流速(m/s)15.5檢測日期檢測項目標干廢氣流量(m3/h)實測濃度(mg/m3 )排放量(kg/h)2024.11.17顆粒物(略).84.66×10-(略).94.41×10-(略).45.01×10-2均值(略).74.69×10-2《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 (略)-1996表2污染物最高允許排放濃度(mg/m3)最高允許排放速率(kg/h)顆粒物1203.5備注本項目有組織廢氣執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 (略)-1996表2的排放限值。表7-2 無組織廢氣檢測結果一覽表 單位:mg/m3 檢測點位檢測頻次2024.11.(略).11. (略) 西南側(上風向) (略) B1第1次0.1130.114第2次0.1070.126第3次0.1290.137均值0.1160.1 (略) 東北側(下風向) (略) B2第1次0.1470.152第2次0.1630.166第3次0.1740.179均值0.1610.1 (略) 東北側(下風向) (略) B3第1次0.1830.192第2次0.1990.204第3次0.2180.219均值0.2000.205《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略))污染物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mg/m3)顆粒物1.0備注1、2024.11.16風向:北風;風速:1.2m/s;大氣壓:81.26Kpa;氣溫:1℃;2024.11.17風向:北風;風速:1.2m/s;大氣壓:81.26Kpa;氣溫:1℃;2、本項目無組織廢氣執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略))表2中的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表7-3 噪聲檢測結果一覽表 檢測時間 檢測點名稱2024.11.(略).11.17晝間dB(A)夜間dB(A)晝間dB(A)夜間dB(A)廠界東N141.539.342.740.6廠界南N258.041.255.140.1廠界西N344.440.145.639.7廠界北N437.237.040.239.2《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 (略)-2008表1中3類晝間65 dB(A)夜間55 dB(A)備注檢測期間無雨雪、無雷電、風速小于5m/s。表7-4 廢水檢測結果一覽表 單位:mg/L 序號檢測項目2024.11.16執行標準單項結論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1pH(無量綱)7.87.57.77.96.5~9.5符合2化學需氧量(略)符合3五日生化需氧量86.393.589.292.5350符合4氨氮16.117.817.517.945符合5懸浮物(略)符合6動植物油3.653.583.573.(略)符合備注本項目廢水執行《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GB/T(略)-2015)A級標準。續表7-4 廢水檢測結果一覽表 單位:mg/L 序號檢測項目2024.11.17執行標準單項結論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1pH(無量綱)7.77.57.87.76.5~9.5符合2化學需氧量(略)符合3五日生化需氧量87.493.291.590.3350符合4氨氮16.917.117.617.845符合5懸浮物(略)符合6動植物油3.663.593.603.(略)符合備注本項目廢水執行《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GB/T(略)-2015)A級標準。監測結果分析: 驗收監測期間,有組織顆粒物DA001排放口實際排放濃度及排放量為:11.1mg/m3、0.26t/a;DA002排放口實際排放濃度及排放量為:13.15mg/m3、0.35t/a;有組織顆粒物綜合排放濃度及排放量為:24.25mg/m3、0.61t/a。以上數值均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略))表2中的標準限值(120mg/m3)。 無組織顆粒物上風向西南側監測點位平均濃度為0.121mg/m3,下風向東北側監測點位平均濃度為0.1635mg/m3,下風向東北側監測點位平均濃度為0.2025mg/m3,項目廠界無組織顆粒物濃度均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略))表2中的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1.0mg/m3)。 本項目生活廢水監測因子:PH、化學需氧量、氨氮、懸浮物、五日生化需氧量、動植物油均滿足《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GB/T(略)-2015)A級標準。 廠界噪聲晝間最大值為58dB(A),夜間最大值為41.2dB(A)均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略)中3類標準限值。 |
表八 驗收監測結論
1、廢氣 (1)運輸揚塵 本項 (略) 揚塵 (略) 硬化、路面灑水、限速等措施。 (2)堆存及裝卸揚塵 本項目物料堆放、裝卸一部分在新建的封閉式原料庫內進行,一部分堆存在2#車間 (略) 進行了苫蓋,原料堆存、裝卸過程中采用了霧炮機進行灑水抑塵。 (3)上料粉塵 本項目在上料時采用了霧炮機進行灑水抑塵,達到了環評要求的去除效率50%,減少了上料過程中無組織粉塵的排放。根據驗收監測報告,無組織顆粒物上風向西南側監測點位平均濃度為0.121mg/m3,下風向東北側監測點位平均濃度為0.1635mg/m3,下風向東北側監測點位平均濃度為0.2025mg/m3,均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略))中的無組織排放標準限值要求。 (4)破碎、篩分粉塵 本項目對原料的破碎、篩分均在封閉式廠棚內進行,破碎機和篩分機上方設置1套集氣罩,1#車間、3#車間分別設置1套布袋除塵器,粉塵經收集后由管道引至布袋 (略) 理,分別由1根15m高排氣筒(DA001、DA002)排放。根據驗收監測報告,有組織顆粒物DA001排放口實際排放濃度及排放量為:11.1mg/m3、0.26t/a;DA002排放口實際排放濃度及排放量為:13.15mg/m3、0.35t/a;有組織顆粒物綜合排放濃度及排放量為:24.25mg/m3、0.61t/a。以上數值均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略))表2中的標準限值。 (5)磨粉粉塵 本項目鋰礦、石墨烯及其他礦體經破碎、篩分后經封閉皮帶輸送至雷蒙磨機、立磨機進行磨粉,雷蒙磨機、環輥機、立磨機均自帶布袋除塵器,出風口與粉倉相連接。磨粉工序均在封閉式廠棚內進行。 2、噪聲 根據噪聲監測結果,本項目廠界噪聲晝間最大值為58dB(A),夜間最大值為41.2dB(A),均符合《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略)中3類標準限值。 3、廢水 本項目不產生生產廢水,生活污水產生量為1.496m3/d(493.68m3/a),經化糞池(30m3)處理后由吸污車拉運至嘉 (略) 理廠。由監測報告可知,pH(無量綱)、懸浮物、CODcr、氨氮、BOD5、動植物油類滿足《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GB/T(略)-2015)中的A級標準。 4、固廢 (1)生活垃圾 本項目勞動定員17人,年工作330天。生活垃圾產生量為8.5kg/d(2.805t/a),經生活垃圾桶集中收集后,委托環衛部門定 (略) 理。 (2)除塵灰 本項目破碎、篩分和磨粉產生的粉塵設置了集氣罩及布袋 (略) 理粉塵,除塵灰的產生量為625.7t/a,作為副產品外售。 (3)廢機油、廢油桶 項目運營期設備維護、檢修等過程會產生廢機油,根據建設單位提供的資料,產生的廢機油桶2個,暫時無廢機油產生。廢機油桶暫存于危險廢物貯存庫,定期交由嘉峪關劉氏 (略) 處置,已經簽 (略) 置協議,協議見附件。 二、總結: 綜上所述,本項目在建設過程中執行了各項環境保護措施,施工及運營過程中采取的各項污染防治措施有效;工程建設對環境空氣、水、聲環境質量影響較小,項目在建設過程中基本能夠執行國家建設項目環境管理制度以及“環保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的規定,結合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報告監測數據,建議對本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結果為予以通過。 三、建議: 1、加強維護環保設施,保 (略) 內環保設施正常運行。 2、加強危險廢物貯存庫的管理,并制定相應計劃。 3、完善環境管理制度及環境監控計劃。 |
建設單位:甘肅科 (略)
建設地點:甘肅省/ (略)
備注: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