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玉林市興業縣高峰鎮民安村等2個村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的公示
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資源廳辦公室關于印發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指南(試行)的通知》(桂自然資辦〔2020〕367號)的安排, (略) 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已審核通過興業縣高峰鎮民安村等2個村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的立項申報材料,現我辦按照要求將試點項目的有關內容公示如下:
一、項目名稱
興業縣高峰鎮民安村等2個村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
二、項目申報單位和項目建設單位
(一)申報單位:興業縣人民政府
(二)建設單位:興業縣礦產 (略)
三、項目建設地點
興業縣高峰鎮民安村、靖定村2個行政村。
四、建設規模及內容
項目總實施面積約1160.0883公頃,其中整治區域面積459.6894公頃。建設內容涉及農用地整理類項目、建設用地整理類項目、鄉村生態保護修復類項目、鄉村建設與歷史文化保護類項目、產業布局和引入項目。
五、建設目標及項目功能
(一)建設目標
項目以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為平臺,開展規劃布局調整、農用地整治、生態修復等工程建設內容,促進耕地保護和土地集約節約利用,解決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用地,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助推興業縣鄉村振興。
1.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目標
堅定貫徹生態文明理念,切實落實好“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的基本國策,本項目實施的主要目標是加大耕地保護力度,積極推進土地整理、復墾,保護,確保整治區內耕地面積有增加,耕地質量有提升。
(1)耕地數量增加:項目區內耕地總量459.6894公頃,通過實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開展興業縣高峰鎮民安村土地綜合整治項目一期工程、興業縣高峰鎮民安村土地綜合整治項目二期工程、興業縣高峰鎮靖定村土地綜合整治項目一期工程、興業縣高峰鎮靖定村土地綜合整治項目二期工程4個子項目,預計新增耕地145.3241公頃,其中水田43.5972公頃,旱地101.7269公頃。本項目劃定整治區域面積為1160.0883公頃,整治區內耕地面積為459.6894公頃,因此新增耕地面積占整治區域原有耕地面積的比例為31.61%,符合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的整治區域內新增耕地面積原則上不得少于原有耕地面積的5%的要求。
(2)耕地質量提高:通過實施土地綜合整治項目,完善項目區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改良土壤,預計新增水田面積72.1078公頃,耕地質量提升兩等,有效提高耕地質量。
(3)減少耕地碎片化:通過實施土地綜合整治項目解決耕地碎片化問題,有效提高耕地碎片圖斑數量和耕地連片度,整治前碎片化耕地約460塊,整治后耕地數量為428塊,預計減少耕地碎片化32塊,有助于土地統一流轉和機械化作業,發展現代化農業,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發展農業旅游,促進農民增產增收。
(4)永久基本農田:根據最新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成果,項目區內永久基本農田面積540.0589公頃,本項目不涉及永久基本農田的調整。
2.鄉村生態保護修復目標
本項目不涉及生態紅線調整。針對項目區內局部生態功能退化區域,實施靖定村歐塘水庫綜合治理工程、民安村和靖定村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及時遏制水庫水體富營養化、灌溉渠道堵塞、水土流失等問題;進一步改善項目區農村生活污水排放問題,加強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質量。
3.鄉村建設與歷史文化保護目標
通過開展“三微”工程,打造六美”( (略) 、美水系、美村口、美廣場、美廊道、美產業)村莊,提升村莊整體風貌,完善村莊文化、體育、娛樂、生態等公共服務設施,提高公共服務水平,改善居民生活條件,增加村民幸福感,最終建成生態宜居、環境優美的美麗鄉村。
全面貫徹落實總書記關于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思想,對項目區內的古樹名木、興業八音等歷史文化資源進行保護和傳承,使村落整體風貌、傳統文化得到有效保護與傳承,村落的地域、民族、文化特色得到彰顯,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4.產業布局及引入目標
以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為平臺,為完成本項目產業布局及引入目標,打造林下生態養殖基地、木薯立體種植示范基地、稻菜輪作基地等項目。通過生態自然包裝旅游,農旅融合,增強農業旅游資源挖掘與打造,在現有基礎上強化打造富有特色的農業旅游。農業和鄉村振興的結合,以旅游帶動發展,提高當地居民收入。與鄉土特色恢復的結合,通過村莊整治改善鄉村風貌提升,以旅游連接不同的產業,促進產業聯動發展,打造項目鄉村風貌新格局。
(二)項目目的和意義
1.實現和助推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
通過實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預計新增旱地面積101.7269公頃,預計新增水田72.1078公頃。項目實施預計指標總收益為30621.4884萬元。根據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深化農村改革激發鄉村振興新動能的實施意見》(廳發〔2019〕130 號)文件精神,實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產生的新增耕地指標及建設用地復墾指標收益,扣除成本和應得投資收益后,全部用于鄉村振興,將不低于60%的指標收益反哺于項目所在村莊的鄉村建設,用于村莊改造、交通設施、水利設施、發展現代農業及配套項目、鄉村旅游等基礎項目投入,解決鄉村振興資金短缺問題。
2.統籌各部門資金助推鄉村振興的重要平臺
通過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搭建鄉村振興統籌推進平臺。目前鄉村振興工作存在各部門各自為戰的情況,導致工程銜接不到位、空間布局不合理、綜合效益不高,本項目通過實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縣、各部門、鄉鎮、村成立工作小組,搭建鄉村振興平臺,統籌水利、交通、農業農村等相關部門資金276.01萬元,優化資源配置。
3.帶動本地區產業發展建設鄉村振興示范點的最佳途徑
通過實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完善項目區農田水利設施及道路覆蓋,方便百姓耕種,保障糧食安全的同時,有效解決區域內耕地碎片化問題,促進農業規模化發展,由社會資本統一流轉發展現代規模化農業,打造林下生態養雞、木薯間作套種穿心蓮、稻菜輪作等現代特色農業種養基地,大力發展立體高效農業。同時結合村莊規劃,以當地特色產業為基礎,加強技術指導,科學精細化管理,探索新品種引入,搞好生產、流通和服務,宣傳拓客, (略) 場,推進項目區特色產業發展,提高農民農業收入。
六、建設實施方式
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涉及農村生產、生活、生態的方方面面,資金投入體量大,建設內容廣,本次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采取多元投入、分類實施的實施模式,多途徑籌措項目資金,同時發揮各部門所在分管領域的技術優勢,對各類子項目進行分類實施。項目實施須有充足的資金保障,探索建立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專項基金,制定基金管理辦法,有效解決資金來源問題,強化監管資金使用,提升資金使用效益,確保項目順利啟動且持續建設,直至達到預期成效。積極爭取中央資金支持和地方財政投入的同時,建立多元融資平臺。
一是融合各部門涉農資金,實現資金統籌。理清各部門涉農資金投入環節及對象,對性質相同,用途相近、使用分散的涉農資金進行歸并,聚合后的涉農資金重點投入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建設,并建立地方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專項基金,實行專款專用。
二是依托地方專項基金平臺,導入特色產業,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多渠道籌措建設和管護資金,擴大基金規模。
三是項目節余指標交易所得歸并專項基金,用于支付項目建設成本及項目區內鄉村建設工作,實現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七、總投資及資金來源
項目總投資為19394.858萬元(已包含建設投資、運營維護、經營成本、財務成本),按照“市場為主、政府引導、多元籌措”的原則,資金來源主要包括財政資金、新增耕地指標收益、社會資金等。其中,財政資金276.01萬元,占資金總需求的0.08%;新增耕地指標收益使用4575.2萬元,占資金總需求的19.53%;吸引社會資金12800.016萬元,占資金總需求的80.39%。
八、負責審批項目的主辦部門
農用地整理類項目、建設用地整理類項目、鄉村生態保護修復類項目、鄉村建設與歷史文化保護類項目、產業布局和引入項目的主管部門。
九、意見反饋方式
本公示內容按規定向社會進行公開,公示期為5個工作日,請社會各界人士于公示期(2022年11月21日至2022年11月25日)內將意見、建議以書面形式(署真實姓名、身份證號碼、聯系地址和通訊方式)反映至以下地址:
1.郵政地址:興業縣自然資源局
2.電子郵箱:*@*26.com
興業縣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專班辦公室
2022年11月21日
文件下載:
關聯文件: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