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 (略) 有關政策精神,自治縣 (略) 編制了巴馬瑤族自治縣2025年度“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糧油單產提升、收籽油菜”等三項糧油生產補貼政策明白紙,對每項政策的補貼范圍、補貼對象、申報條件和補貼標準等內容予以明確,讓廣大種糧主體拿著“政策清單”種地,真正享受到補貼 (略) ,共同筑牢糧食安全防線。
一、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補貼項目
(一)補貼范圍。全縣10個鄉鎮。
(二)補貼對象。承擔2025年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任務的生產者,包括普通農戶、種植大戶、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企業等,優先鼓勵規模經營主體種植。
(三)申報條件。種植模式應符合《2025年全國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手冊》所提出的大豆玉米帶狀種植間套種模式,按實際面積申報補貼。
(四)補貼標準:全縣統一補貼標準,不超過200元/畝。具體補貼標準視全縣完成的總種植面積而定。
二、糧油單產提升行動項目
(一)獎補范圍。全縣10個鄉鎮。以水稻、玉米、大豆為重點,兼顧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甘薯、馬鈴薯、小麥、花生等作物。
(二)獎補對象。各類糧油規模種植主體(含種糧大戶、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企業等)。
(三)申報條件。水稻、玉米、馬鈴薯單季種植面積達到20畝以上(含20畝),其它糧油作物應在10畝以上,大豆、甘薯、油菜等糧油作物單季種植面積達到5畝以上(含5畝),并要求相對連片實施,每個規模種植主體可同時申報多類糧油作物。
(四)獎補標準。申報主體當季糧油作物種植面積達標,且單產水平要至少比當地同類作物上年平均畝產提升10%以上。在測產驗收并評選后分檔次進行獎補,具體標準如下:
1.水稻每畝獎補不超過400元。獎補檔次:(1)早稻、中稻:平均畝產480(含)公斤以上,畝獎補資金400元;平均畝產450(含)—480(不含)公斤,畝獎補資金350元;平均畝產420(含)—450(不含)公斤以上,畝獎補資金300元。(2)晚稻:平均畝產360(含)公斤以上,畝獎補資金400元;平均畝產330(含)—360(不含)公斤,畝獎補資金350元;平均畝產280(含)—330(不含)公斤以上,畝獎補資金300元。
2.玉米每畝不超過300元。獎補檔次:平均畝產400(含)公斤以上,畝獎補資金300元;平均畝產350(含)—400(不含)公斤,畝獎補資金250元;平均畝產300(含)—350(不含)公斤以上,畝獎補資金200元。
3.大豆每畝獎補不超過200元。獎補檔次:平均畝產110(含)公斤以上畝獎補資金200元;平均畝產100(含)—110(不含),公斤畝獎補資金150元;平均畝產90(含)—100(不含)公斤,畝獎補資金100元。
4.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每畝獎補不超過200元。獎補檔次:玉米平均畝產400(含)公斤以上、大豆平均畝產35(含)公斤以上畝獎補資金200元;玉米平均畝產350(含)—400(不含)公斤、大豆平均畝產30(含)—35(不含)公斤,畝獎補資金150元;玉米平均畝產300(含)—350(不含)公斤、大豆平均畝產25(含)—35(不含)公斤,畝獎補資金100元。
5.甘薯每畝獎補不超過200元。獎補檔次:平均畝產300(含)公斤以上,畝獎補資金200元;平均畝產250(含)—300(不含)公斤,畝獎補資金150元;平均畝產200(含)—250(不含)公斤以上,畝獎補資金100元。
6.馬鈴薯每畝獎補不超過500元。獎補檔次:平均畝產600(含)公斤以上,畝獎補資金500元;平均畝產550(含)—600(不含)公斤,畝獎補資金400元;平均畝產500(含)—550(不含)公斤以上,畝獎補資金300元。
7.小麥每畝獎補不超過200元。獎補檔次:平均畝產200(含)公斤以上,畝獎補資金200元;平均畝產150(含)—200(不含)公斤,畝獎補資金150元;平均畝產100(含)—150(不含)公斤以上,畝獎補資金100元。
8.花生每畝獎補不超過400元。獎補檔次:平均畝產200(含)公斤(干莢果)以上畝獎補資金400元;平均畝產150(含)—200(不含)公斤,畝獎補資金350元;平均畝產100(含)—150(不含)公斤,畝獎補資金300元。
三、收籽油菜補助項目
(一)獎補范圍。全縣10個鄉鎮。
(二)獎補對象。
1.冬種收籽油菜示范樣板建設補助。
2.種植者補貼。包括普通農戶、種植大戶、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企業等,優先鼓勵規模經營主體種植。
(三)獎補標準。每畝補貼標準控制在150元以內,
政策咨詢聯系方式:
巴馬瑤族自治縣 (略)
聯系人:黃善華,聯系電話:(略)
文件下載:
關聯文件:
鏈接欄目: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