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福建LNG冷能空分項目現場。 全媒體記者 林羅曉 攝
□全媒體記者 蔡蕊
“露天空調房”,還能做到節能減排,產生經濟效益? (略) 秀嶼區東莊鎮,就有一個這么“神奇”的工廠。
6月4日,記者跟隨中海石油空氣化工產品(福建)有限公司行政經理李陽來到福建LNG冷能空分項目現場,只見各種粗細不一、大小各異的管線,如同精 (略) 絡,將高達55米的精餾塔與換熱器、壓縮機等核心設備緊密相連,形成一個龐大的工業生態系統。
(略) 線繞廠一圈,僅花費不到20分鐘的時間。“別看廠區不大,但五臟俱全,可以說是小而精。”李陽向記者介紹,通過一條800多米長的灰色管道,液態的天然氣從福建LNG接收站“流進來”,在空分裝置內走一遭后再以氣體的形式“走出去”。
位于廠區中央的LNG換熱器和精餾塔,是該項目的關鍵所在。“LNG在運輸過程中,通常是在-162℃的環境下以液態形式進行儲存,而在使用時則需要將其轉化為氣態。在轉化時,會釋放大量冷能。”據介紹,LNG運輸過程中產生的巨大冷能導致罐體周邊的空氣溫度較低,尤其是在夏季,走進廠區就像走進“露天的空調房”。
“這是一個‘雙向奔赴’的過程。一個是在液態轉氣態的過程中釋放冷能;一個是在氣態轉液態的過程中吸收冷能。”中海石油空氣化工產品(福建)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勝強說,LNG冷能空分項目以空氣為原料,借助全自動、高精度的中控系統控制溫度、壓力等,經過過濾、壓縮、冷卻、精餾等工藝,再利用汽化過程中釋放出來的冷能分離空氣中的氧氣、氮氣和氬氣,最終轉化為純凈的液態產品。
項目生產出的氧氣主要應用于鋼鐵、玻璃,作為富氧燃燒使用;氮氣主要用于電子工業、食品工業,作為保護氣和保鮮劑;氬氣則作為保護氣應用于電子工業、焊接等。目前,該項目年利用LNG冷能約*噸,日產液氧、液氮、液氬等液態空分產品610噸。
不僅如此,項目采用*二醇密閉循環冷卻水系統,與傳統空分裝置相比,能夠實現節電50%以上、節水90%以上,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噸,且在生產過程中無任何污染物排放,做到節能降碳和資源循環利用。
該項目毗鄰福建LNG接收站,周邊還有鞍鋼冷軋鋼板(莆田)公司、中央儲備 (略) 等臨港產業。中海石油空氣化工產品(福建)有限公司總經理馮志勛表示,這是迄今為止我國最完整的LNG產業鏈。未來,該項目將進一步拓展冷能空分產品利用范圍,為福建LNG接收站提供管道吹掃氣,為中儲糧莆田直屬庫提供低溫氮氣,解決糧庫內的制冷和氮封問題。同時,項目二期可行性研究正在進行,同步規劃建設冷能利用數據中心、低溫養殖等相關項目。
新聞鏈接
福建LNG冷能空分項目由中海石油空氣化工產品(福建)有限公司投資建設,是國內第一個LNG冷能綜合利用示范項目。產品輻射范 (略) 為主,輔以周邊部分省份和地區。目前,該項目生產的產品通過管廊直供給周邊有需求的企業,形成以福建LNG接收站為龍頭、冷能空分為核心的綜合工業園區,打造湄洲灣畔“綠能港”。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