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名稱: | (略) (略) (略) 區核技術利用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 | |
建設地點: | (略) (略) (略) 城陽 (略) 59號( (略) (略) | |
建設單位: | 青島 (略) (略) | |
環境影響評價機構: | (略) (略) | |
公示時間: | 2025年01月14日 至 2025年01月20日 | |
項目概況: | 本項 (略) 區6# (略) 樓(地下2層、地上9層)地下一層建設核醫學科及地下二層建設放療科,5# (略) 樓(地上10層)地上三層及四層建設介入中心及手術中心以及4# (略) 樓(地上9層)地上三層建設內鏡中心,項目涉及核醫學工作場所、后裝治療機、醫用電子加速器、賽博刀、TOMO刀、DSA裝置及ERCP裝置,醫院擬利用以上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開展放射診療工作。 本次評價核技術利用類型為使用*級非密封放射性物質工作場所、使用Ⅲ類放射源、使用Ⅱ類、Ⅲ類射線裝置。 | |
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 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 對策和措施: | (一)嚴格落實輻射防護與安全管理制度。按照《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管理辦法》《山東省輻射污染防治條例》等要求,做好全過程輻射安全和防護措施,落實輻射安全管理制度、防護和安全保衛制度、污染防治責任制度。落實場所使用規定、裝置操作規程、設備檢修維護制度等,建立輻射安全管理檔案。 (二)做好輻射工作場所的防護和安全工作。嚴格落實《核醫學放射防護要求》(*)、《核醫學輻射防護與安全要求》(*)、《放射診斷放射防護要求》(*)、《放射治療輻射安全與防護要求》(*)、《放射治療放射防護要求》(*)中的輻射防護要求和《報告表》提出的輻射與安全防護措施等,控制項目運營對周邊環境的影響,避免對人員造成輻射傷害。 落實工作場 (略) (略) 人員出入、個人防護、定期審查等輻射防護管理和職業照射控制措施。 (略) 微負壓通風,確保氣體由非 (略) 域流 (略) 再流 (略) ,排風管道設反風閥,防止排風反流。按照《報告表》中的屏蔽參數建設工作場所墻體、屋頂、地面等,對工程設計、施工材料等資料存檔。輻射工作場所須設置明顯的電離輻射標志,做好放射性工作場所內輻射安全與防護設施的建設與維護,確保輻射安全與防護設施有效。配備相應輻射監測儀器,落實監測計劃,定期對輻射工作場所及周圍環境進行輻射監測,保存監測記錄。 (三)做好工作人員的輻射安全和防護工作。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等有關要求,加強輻射工作人員輻射安全與防護的專業教育和培訓,配備防護用品和個人劑量計,委托有資質單位定期對輻射工作人員進行個人劑量監測,建立和完善個人劑量監測檔案,確保工作人員的輻射安全。 (四)嚴格落實放射性“三廢” (略) 置措施。核醫學科18F、68Ga、99mTc、89Sr核素分裝室配2個手套箱,131I核素分裝室配1個手套箱,其他涉及放射性藥物取送藥、注射等工序的房間內設置單獨排氣管道,每個手套箱頂壁和各排風管道末端安裝活性炭高效過濾裝置共10套。各排氣管道的氣流流向遵循 (略) (略) 再 (略) 的原則,防止放射性氣體對場所造成交叉污染。上述廢氣匯集至裝有活性炭高效過濾裝置的總排風管道,通過所在6# (略) 樓頂總排風口排放。放療科內醫用電子加速器運行產生少量13N、15O、11C等感生放射性氣體,經機房內強制排風系統收集后通過地面總排風口排至6# (略) 樓外部。 在核醫學科所在6# (略) 樓外西北側地下建設2套槽式放射性廢水衰變系統。18F、68Ga、99mTc核 (略) 域及131I核 (略) 域產生的放射性廢水由各自地下式集水井收集后,通過污水提升泵進入專用排水管道,最終排入放射性廢水衰變系統中。18F、68Ga、99mTc放射性廢水衰變系統和131I放射性廢水衰變系統均設2個沉淀池和的3個衰變池,沉淀池單個有效容積分別為4立方米和2立方米,衰變池單個有效容積分別為9.13立方米和60.98立方米。以上廢水衰變至滿足《核醫學輻射防護與安全要求》(*)相關要求后, (略) (略) (略) 理后外排。放療科中醫用電子加速器、賽博刀、TOMO刀、DSA裝置、ERCP裝置運行過程產生含放射性核素15O、16N的循環冷卻水在設備中放置衰減至解控水平, (略) (略) (略) 理后外排。 在核醫學科放射性核 (略) 域各配備1個容積10升的衰變桶,暫存被污染的注射器、針頭、手套及擦拭表面污染的抹布等放射性固體廢物,并每天轉移至固廢間對應衰變箱中,手套箱及排風管道產生的廢活性炭分別暫存于固廢間20升衰變箱和100升放射性廢物衰變槽中,以上廢物均衰變至滿足解控水平后,作為醫療廢物定期委托有資 (略) 置。剩余放射性藥物暫存于鉛罐中,由供貨廠家回收。沉淀池、衰變池內產生的少量沉渣衰變降至滿足解控水平后,隨廢水 (略) (略) (略) 理后外排。放療科加速器內循環水系統中使用的離子交換樹脂、靶物質、報廢或退役的192Ir放射源均由供貨廠家回收。 (五)嚴格落實非放射性廢氣、固 (略) 置措施。后裝治療機、醫用電子加速器、賽博刀、TOMO刀,DSA和ERCP裝置運行過程中產生少量臭氧、氮氧化物等非放射性氣體,由機房通風系統排至各自 (略) 樓外部。DSA、ERCP裝置運行過程中產生少量廢造影劑及沾染造影劑的器皿等醫療廢物,集中收集后運至醫療廢物暫存間暫存,定期委托有資 (略) 置。 (六)加強放射性物質、廢物和廢液管控。建立貯存的放射性物質、廢物和廢液 (略) 理臺賬,詳細記錄放射性廢物和廢液的核素名稱、重量或體積、廢物和廢液產生起始日期、責任人員、出庫或排放時間和監測結果等信息,定期檢查通風系統活性炭過濾裝置的有效性,活性炭吸附裝置的阻力達到初阻力的兩倍或出現無法修補的滲漏時及時更換。 (七)嚴格落實環境風險防范措施。制定輻射事故應急預案,配備必要的應急設備,定期開展應急培訓和演練,有效防范 (略) 置突發環境事件,確保環境安全。對環境污染防治設施依法依規開展安全評價評估、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并按規定報安全生產主管部門。 建設單位已依法依規開展公眾參與 | |
建設單位或地方政府及 有關部門作出的相關環 境保護措施承諾文件: | ||
審 批 單 位 | 名稱: | (略) (略) |
聯系電話: | 0532—* | |
傳真電話: | ||
通訊地址: | (略) 南 (略) 17號 | |
郵政編碼: | * |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