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 (略) :
《G80廣 (略) 南寧至百色段改擴建工程(壇洛至百色段)環境影響報告表》(以下簡稱《報告表》)收悉。經審查,現批復如下:
一、項目概況。
(一)總體情況。
(略) (項目代碼:2310-*-04-01-*) (略) (略) 、隆 (略) (略) 、田陽縣、田東縣、 (略) 境內,屬改擴建項目。公路主線全長177.050千米,本次改擴建采用兩側拼接(含單側拼寬)為主、分離增建為輔方式,將主線由雙向四車道擴建為雙向八車 (略) ;其中兩側拼寬(含單側拼寬)段長度158.050千米,占路線全長的89.27%, (略) 段長度19.0千米,占路線全長的10.73%。
(二)主要技術標準及工程量。
改擴建后主線橋梁全長7980.76米/65座,占路線長度的4.51%,其中,特大橋1364米/3座,大橋4810.35米/21座,中、小橋、主線上跨分離式立交1806.41米/41座,分離式立交橋66座,涵洞399道,通道349道。工程拼寬利用橋梁4790.82米/46座,其中大橋3740.78米/18座,中、小橋934.04米/24座,主線上跨分離式立交116米/4座;拆除重建橋梁756.37米/13座,其中中橋、小橋638.87米/11座,主線上跨分離式立交117.5米/2座;半幅利用半幅新建橋梁1926.07米/4座,其中特大橋1145.5米/2座,大橋780.57米/2座;新建橋梁507.5米/2座,其中特大橋218.5米/1座,大橋289米/1座。另外,完全新建田東右江特大橋555.0米/1座,另計入田東互通工程量。本工程新建及改建互通式立體交 (略) ;改擴建后項目 (略) (略) , (略) 為現 (略) 原址擴建(建筑全拆新建), (略) 為現 (略) (略) 標準進行原址擴建(建筑全拆新建)。新建監控分 (略) ,與壇 (略) 、百 (略) 合建。新建收費 (略) ,除了小林、田陽收費站異地新建之外,其他收費站原址擴建,保留現有房建工程。新建 (略) 3處,與平果收費站、田東收費站、 (略) 收費站合建。
工程總占地面積2064.26公頃,其中永久占地1568.16公頃,臨時占地496.10公頃。工程總挖方量2146.*立方米(其中表土剝離126.*立方米),總填方量1918.*立方米,其中表土回覆126.*立方米,借方602.*立方米,產生棄方711.*立方米,主要運至棄渣場,綜合利用119.*立方米。全線設置大型施工生 (略) (略) ,棄渣 (略) ,表土堆放 (略) ,取土 (略) 。項目總投資*萬元,其中環保投資*.*元;計劃工期4年。
(三)選址合理性。
原項目于2007年12月建成通車,2013年3月通過竣工環保驗收(環驗〔2013〕59號)。本次改擴建擬將主線由雙向四車道擴建為雙向八車 (略) ,符合《 (略) 網規劃(2013-2030年)》《廣 (略) 網規劃(2018-2030年)》要求。項目與 (略) 、隆安縣、 (略) 城鎮開發邊界存在重疊,涉及 (略) 、隆安 (略) 境內永久基本農田;在辦理相關用地手續后,項目用地符合“三區三線”管控要求。項目涉及占用隆安縣右江中下游干流流域水源涵養生態保護紅線,該項目屬于必須且無法避讓、符合縣級以上國土空間規劃的線性基礎設施,符合生態 (略) 管控要求。
(四)環境敏感目標。
1.公 (略) 隆安縣那桐鎮鎮流村、 (略) 隆安縣隆安華 (略) 右江、 (略) 隆安縣右江規劃、 (略) 隆安縣雁江鎮西秀山、 (略) (略) 那坡鎮地下水、 (略) (略) 那音水庫飲用水水 (略) 及初步 (略) 新安鎮水廠保護范圍, (略) 、 (略) 人民政府均已復 (略) 穿越。
2.項目避讓田東縣龍須 (略) 級森林公園,用地紅線與森林公園邊界最近距離約12.3米; (略) (略) 已復函同意項目選址。
3.項目占用右江中下游干流流域水源涵養生態保護紅線面積1.*公頃,占用植被類型主要為尾葉桉林。通過對林地實施占補平衡,項目對生態保 (略) 域水源涵養功能影響較小。
4.項目在金雞灘右江大橋(位于右江隆安縣城廂鎮金雞灘斑蠖、斑鱖、大眼鱖產卵場內)左側新建橋墩,占用水域89.1平方米,臨時鋼棧橋占用水域12.8平方米;在龍須河大橋(位于龍須河口倒刺鲃魚類產卵場范圍內)兩側新建橋墩,占用水域51.855平方米,臨時鋼棧橋占用水域19.2平方米;在那音大橋(位于那音河口魚類產卵場范圍內)兩側新建橋墩,占用水域153.74平方米。在采取合理安排工期、泥 (略) 理等措施后,項目建設對產卵場影響較小。
在落實《報告表》和本批復提出的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后,項目對環境產生的不利環境影響可控。我廳同意你單位按照《報告表》中所列建設項目的性質、地點、規模、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及下述要求進行建設。
二、生態環境保護措施落實情況及運營期管理要求。
(一)生態保護措施。
1.嚴格控制施工占地,按照施工邊界進行施工,不得隨意擴大施工范圍,禁止將臨時場地設置在飲用水水 (略) 、生態保護紅線及森林公園范圍內。施工過程中進一步完善取土場、棄渣場臨時防護措施,對裸露邊坡進行臨時苫蓋、排水,填方邊坡應增加臨時攔擋措施;使用完成后應及時進行復綠或復耕。新建施工便道在使用完畢后,應及時進行植被恢復。加強施工管理、宣傳教育,禁止隨意砍伐林木或捕殺保護動物。優化施工方案,盡量減少施工噪聲對野生動物的驚擾。
2.科學規劃施 (略) ,合理安排施工時段,魚類產卵場河段水下施工應避開3—6月的魚類繁殖季節和幼魚保護期,盡量選擇在枯水季節進行。水下施工前2—3小時,對施 (略) 和鄰近水域采取驅魚措施。施工前進行宣傳教育,發現珍稀瀕危水生保護動物后應在當地漁業管理部門指導下進 (略) 理,嚴禁施工人員非法捕撈野生魚類。運營期在魚類 (略) 段設置警示牌,制定環境風險應急預案并向當地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報備。
3.穿越生態 (略) 段及臨近森林公園、學校、居民點等環 (略) 段兩側進行專業景觀設計,采取喬木間密植灌木、藤本和草本等來減 (略) 車輛噪聲、尾氣和燈光的影響,保持項目綠化工程與周邊景觀相協調。優先使用 (略) 沿線分布外來物種有較強抑制作用的本地物種作為綠化物種,禁止使用國家公布的外來入侵性物種進行工程綠化。施工過程中應減少臨時占地數量,降低外來物種入侵風險。
4.兩棲類動物及爬行類動 (略) 域應設置高密度的橋梁、隧道和涵洞,減 (略) 對爬行動物造成的阻隔影響。猛禽類及一般鳥 (略) (略) 基兩側種植小喬木+林下茂密灌木,提高鳥 (略) 的飛行高度,避免撞擊風險。 (略) 段應盡量避免爆破和機械噪聲對附近保護鳥類造成驚擾。
5.項目擬設1#、2#、3#、6#、7#、8#、9#、10#、11#、12#、13#、14#、15#、16#取土場 (略) 可視范圍內,7#、12#、16#、17#、21#、22#、23#、26#、29#、33#、37#、39#、40#、41#、48#棄渣場 (略) 可視范圍內,應另行選址;7號施工生 (略) (略) 域位于雁江鎮飲用水水源 (略) 內,應調整范圍或另行選址,直至完全避讓飲用水水 (略) ;2號、9號、12號、18號施工生 (略) 115米范圍內分布 (略) ,對居民環境影響較大,應另行選址。
(二)水環境保護措施。
1.合理安排施工期,縮短雨季施工時間,施工中嚴格控制施工范圍,禁止跨界施工。 (略) 全線嚴禁隨意傾倒、排放工程建設廢渣、生活垃圾、污水及其他廢棄物;嚴禁利用滲坑、滲井排放施工廢水。合理安排跨河橋梁樁基作業時序,避開洪水期;鋼圍堰設置應在河流枯水季節進行。并采用先進工藝,縮短作業時間,應在作業水域設置防污屏,在汛期來臨前完成各圍堰工程設置,清理作業面。鋼圍堰內樁基礎施工產生的廢渣、基坑水等不得直接排入圍堰外水體;橋梁樁基施工泥漿固化后運送至指定渣場堆棄; (略) (略) 周邊應設置臨時截排水溝, (略) 設置臨時沉淀池,排水經沉淀后方可接入周邊排水系統。
2.施工生產廢水經隔 (略) 理后,上清液用于施工場地灑水降塵,沉淀的泥漿和廢渣經干化 (略) 理后,運至 (略) 置。施工生 (略) 生活污水經臨時 (略) 理后用于周邊耕地農灌;污水外排農灌的,施工單位應在排放污水 (略) 村屯或村民簽訂農灌協議。
3.加強穿越飲用水水 (略) 段環境管理。施工期禁止在水 (略) 范圍內設置橋梁預制場、施工營地、棄渣場、臨時堆土場等臨時 (略) 附屬設施,禁止在水 (略) 內進行挖沙、取土、堆存生活垃圾以及施工機械沖洗等活動,以及禁止向水 (略) 排放污水。水 (略) 內土石方外運應采取密閉運輸。加強對施工機械和運輸車輛,避免出現漏油影響水質等情況。
4.運營期應針對每個水源地開展環境風險分析預測,根據預測結果提出風險防范措施。在穿越水 (略) 段兩端和橋梁醒目位置設置飲用水水 (略) 標志牌及限速牌,穿越水 (略) 段采取設置防撞護欄、路面及橋面徑流收集系統、事故應急池、警示標志牌、設置應急物資庫(點)等環境風險防范措施。
5.路基施工等應避免破壞沿線村屯輸水管線及設備,如施工活動無法避讓輸水管線或設備時,應與受影響的村委進行協商,對受到破壞的相關輸水設備或管線等進行改移改建,在不影響村民飲水安全的情況下方可進一步開工建設。
6. (略) 、收費站等共 (略) 站區拆除現 (略) 理設施,新建地埋 (略) 理系統。小 (略) (略) 理達到《公 (略) 污水再生利用 第1部分:水質》(JT/T645.1-2016)標準(同時滿足《農田灌溉水質標準》(*))后優先回用,剩余部分用于飲用水水 (略) 外的農田灌溉,禁止排入飲用水水 (略) 內;百 (略) 、田陽收費站、 (略) 收費站污水經隔油池、 (略) 理達《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三級標準 (略) (略) 理廠 (略) 理; (略) (略) 理達《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一級標準后外排;排入有農灌功能水體的, (略) 理達到《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5084—2021)標準后外排。禁止將污水排入尚未劃 (略) 的飲用水取水口附近水域。在小 (略) 上下行各設置有效容積為735立方米的蓄水池,在壇 (略) 、果 (略) 上下行各設置有效容積分別為770立方米、675立方米的蓄水池,用于儲存雨季無法用于農灌的廢水。
(三)大氣污染防治措施。
1.合理設計 (略) 線,盡量遠 (略) ,避免揚塵等影響村莊居民。施工現場采取圍擋以及施工場地、施工便道定時灑水降塵,對靠 (略) 等保 (略) 段增加灑水次數;施工散料運輸車輛加蓋蓬布和物料加濕,物料堆放時加蓋蓬布。建立揚塵控制責任制度,揚塵治理費用列入工程造價。
2.施工期拌和站采用集中場站拌和方式,瀝青拌和站應設置在村 (略) 、學校或有特殊 (略) 的下風向,且距離不小于300米;骨料拌和站應設置在村 (略) 、學校或有特殊 (略) 的下風向,且距離不小于200米。拌和設備應配備除塵、瀝青煙氣凈化裝置。
3. (略) 、收費站等采用清潔能源,不設燃煤設施;廚房加裝油煙過濾器,排放油煙應達到國家《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GB*—2001)規定的油煙允許排放濃度要求。
(四)噪聲污染防治措施。
1.合理安排工序,距離集 (略) (略) 段應禁止高噪聲機械在午間(北京時間12:00—14:30)及夜間(北京時間22:00—06:00)施工作業;在環境敏感點附近施工時,設置臨時圍擋;需連續作業的應提前公告。爆破作業應提前告知鄰近敏感點,避開午間、晚間及考試等特殊時段。
2.對運營中期預測超標的 (略) 聲環境敏感點采取設置聲屏障、雙層中空玻璃窗等聲環境保護措施,共設置聲屏障*米、雙層中空玻璃窗4500平方米,總投資*元。
(五)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生活垃圾收集后定期送至附近城鎮環 (略) 理,永久棄渣及時運至指定棄渣場。 (略) 沿線的固體廢棄物由養護工人進行收集,生活垃圾設置帶封蓋的垃圾收集設施,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定期運輸至沿線城鎮垃圾 (略) 置。機械維修產生的廢機油存放于危廢暫存間,定期交由有資 (略) 置;危廢暫存間按照《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要求建設及運營管理。
(六)土壤和地下水環境保護措施。
1.對開發建設過程中剝離的表土,應當單獨收集和存放,符合條件的應當優先用于土地復墾、土壤改良、造地和綠化等。棄渣場完成使用后,及時開展復耕或植被恢復。
2. (略) 及收費站等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做好防滲設計及施工。
(七)突發環境事故應急措施。
按照《企業事業單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備案管理辦法(試行)》要求,開展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風險評估,確定風險等級,制訂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并報當地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備案,定期組織應急演練;按照《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管理辦法》《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隱患排查和治理工作指南(試行)》相關要求,制定環境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建立隱患排查治理檔案,落實相關環境風險防控措施。
(八)環境信息公開。
落實《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信息公開機制方案》要求,公開項目環境信息,接受社會監督,并主動做好項目建設和運營期與周邊公眾的溝通協調,及時解決公眾提出的環境問題,采納公眾的合理意見,滿足公眾合理的環境訴求。
(九)設計、施工階段環境保護要求。
建設項目的初步設計應當編制環境保護篇章,落實防治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措施以及環境保護設施投資概算。將環境保護設施建設納入施工合同,保證環境保護設施建設進度和資金落實。
三、配合沿線地方政 (略) 沿線建筑 (略) ,壇洛-壇洛西樞紐、壇洛西樞紐-那桐、那桐-那桐樞紐、那桐樞紐-小林、小林-隆安、隆安-平果、平果-平果西、平果西-玻利互通、玻利互通-思林、思林-田東樞紐、田東樞紐-田東、田東-祥周、祥周-那滿樞紐、那滿樞紐-田陽、田陽-那坡鎮、那坡鎮-百峰互通、百峰互通- (略) 、 (略) -四 (略) 中心線兩側557米、579米、542米、556米、534米、509米、501米、508米、541米、532米、530米、519米、504米、454米、496米、372米、409米、405米范圍內, (略) 執行《聲環境質量標準》 (略) 標準 (略) 、學校、醫院等噪聲敏感建筑物,如若建設,建筑物自身應采取必要的降噪措施。運營期發現不符合規劃控制要求的行為,應及時書面向地方人民政府及其相關部門反映。
四、項目建設期、運營期須按《報告表》所列的環境監測方案實施監測,并按國家有關要求公開監測信息,接受社會監督。監測結果定期上報當地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備案,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五、要嚴格執行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的環境保護“三同時”制度。項目竣工后,應 (略) 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規定的標準和程序,對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進行驗收,編制驗收報告,并依法向社會公開環境保護設施驗收報告,其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經驗收合格,方可投入生產或者使用;未經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生產或者使用。
六、建設項目投產使用滿5年,應 (略) 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的規定開展環境影響后評價。
七、建設單位在接到本批復20日內,將批準后的《報告表》 (略) (略) 、 (略) 隆安 (略) 、 (略) (略) 、 (略) 平果 (略) 、 (略) 田東 (略) 、 (略) 田陽 (略) ,并按規定 (略) 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的監督檢查。
八、 (略) (略) 、 (略) 隆安 (略) 、 (略) (略) 、 (略) 平果 (略) 、 (略) 田東 (略) 、 (略) 田陽 (略) 按規定對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設計、施工、驗收、投入生產或者使用情況,以及有關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確定的其他環境保護措施的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發現建設項目有關環境違法信息的,記入社會誠信檔案,及時向社會公開違法者名單。
九、本批復自下達之日起超過5年,方決定該項目開工建設的,其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應當依法重新審核。項目的性質、規模、地點、工藝、環境保護對策措施發生重大變動的,須重新報批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
十、如對本批復不服,你單位可以在收到本批復之日起六十日內向廣西壯 (略) 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或自收到本批復之日起六個月內 (略) (略) 提起行政訴訟。
廣西壯 (略) 生態環境廳
2024年6月18日
(此件公開發布)
文件下載:
關聯文件:
相關鏈接: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