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河新 (略) :
你公司《五河新 (略) 城關鎮長淮園藝場 *** 頭母豬和 *** 頭育肥豬養殖場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項目代碼2020- *** -03-03- *** )收悉。根據環境影響技術 (略) 審批委員會意見,現批復如下:
一、原則同意《報告書》結論。五河新 (略) 城關鎮長淮園藝場 *** 頭母豬和 *** 頭育肥豬養殖場項目位于五河縣城關鎮長淮園藝場,項目總投資 *** 萬元,租賃土地面積約 *** 畝,實際工程占地面積約626畝,總建筑面積 *** 萬m2,建設 *** 頭母豬場和 *** 頭育肥豬場,包 (略) 、中轉料塔、人員隔離緩沖區、人員更衣淋浴消毒間、物資消毒間、物理隔離帶、消毒池、糞污收集設施、儲存設施、沼氣工程設備、氧化塘、養殖廢棄物運輸設施等,風機、通風窗、濕簾、進排風筒等自動化通風系統;降溫、加熱、空調換氣和空氣過濾等溫控系統;自動化環境監控系統、自動飲水系統、精準上料系統和料塔、精準管理系統等自動化設備。項目建成后年出欄 *** 萬頭仔豬,年出欄 *** 萬頭生豬。項目建設符合國家產業政策, (略) 排放的污染物采取滿足《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技術規范》(HJ/T81-2001)、《畜禽養殖業污染治理工程技術規范》(HJ497-2009)等要求的有效污染控制措施、認真落實《報告書》提出的污染治理措施和專家意見的前提下,各類污染物可實現達標排放。我局原則同意《報告書》中所列建設項目的內容、工藝、環境保護措施及下述要求進行項目建設。
二、項目建設應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項目排水實行“雨污分流”,采用干清糞工藝,項目養殖廢水、職工生活污水等經收集后通 (略) (略) 理達到《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 -2001)中表4“集約化畜禽養殖業干清糞工藝最高允許排水量”的標準評價、表5“集約化畜禽養殖業水污染最高允許日均排放濃度”的標準評價、《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5084-2005)中“旱作標準”中的嚴者要求,處理后的尾水通過尾水輸送管網在灌溉期用于配套消納土地進行灌溉,不得隨意外排。 (略) 理站采用“預處理+固液分離+厭氧UASB+兩級AO+消毒” (略) (略) 理。初期雨水通過初期雨水池收集 (略) (略) 理;做好尾水灌溉工作,建立臺賬制度,嚴格記錄尾水的消納情況。規范建設氧化塘和尾水輸送管網,在非灌溉季節及雨季尾水排入氧化塘存放。場區不得設置污水排污口。
(二)落實大氣污染防治措施。 (略) 理站各單元惡臭收集經 (略) 理后通過15m高排氣筒排放; (略) 理過程中產生的沼氣經過干燥、 (略) 理后,冬季用于鍋爐燃燒;每個發酵罐獨立配套1套生物除臭塔,處理后廢氣分別通過15m高排氣筒排放。病死豬和分娩廢物無害化廢氣采用“ (略) 理+靜電除油+UV光解”處理后經15m高排氣筒排放。食堂油煙經油 (略) 理后通過食堂專用的排煙管道外排。加強場區綠化。各外排廢氣按《報告書》中所列的各項標準和要求限值執行,并按相應規定規范設置各排氣筒。
建設單位應認真落實豬舍等環節惡臭氣體無組織排放污染防治措施,確保場界惡臭污染物達到《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 -93)二級標準值和《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 -2001)中相應標準;按《報告書》要求設置環境防護距離,積極協調、配合政府做好規劃控制工作。
(三)選用低噪聲設備,采取隔聲、減振、安裝消聲裝置等措施減少對外環境的影響, (略) 界噪聲滿足《 (略) 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 *** -2008)中2類區排放標準。
(四)加強固體廢物的環境管理。豬糞采用干清糞工藝,不得隨意堆放,做到日產日清;豬糞便、污 (略) 理后,作為有機肥基料外售;病死豬及分娩 (略) (略) 理后作為有機肥基料外售,規范有機肥基料的運輸管理;規 (略) 理發酵罐和氧化塘,確保滿足最大間隔時間儲存要求;醫療廢棄物、廢離子交換樹脂和廢燈管等屬于危險廢物,規范 (略) ,委托有資 (略) 置, (略) 置臺帳;產生的廢脫 (略) 家統一回收。生活區設置若干垃圾桶,生活垃圾集中收 (略) (略) 置。
(五)加強運輸過程中的防治措施,運豬及有機肥原料的運輸車輛采用專用密封、防滲的廂式貨車進行運輸,杜絕糞便、尿液的隨意散落。
(六)認真落實《報告書》中提出的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制定地下水監測計劃和污染應急預案,防止地下水污染。實行分區防滲,將豬舍、 (略) 理區、 (略) 理區、污水收集管線、病死豬及分娩 (略) 置區、危廢暫存間等區域劃分為重點防滲區,其他區域劃分為一般防滲區;嚴格按照不同等級的防滲規范要 (略) 理。
(七)落實《報告書》中提出的各項環境風險防范、應急措施,針對配套建設沼氣工程,應充分考慮沼氣制備及貯存過程中的環境風險,落實風險防范措施和管理要求,制定環境風險防范措施和應急預案并完成報備工作。設置足夠容積的事故應急池,確保事故狀態下事故廢水得到 (略) 置,不排入外環境和周邊水體。
(八)提高管理運營水平,加強非正常工況的環境保護工作。制定完善的檢維修操作規程,進一步降低開停車等非正常工況發生頻次及污染物排放。
(九)加強環境管理及監測。建立 (略) 環境管理機制,制定完善的環保規章制度,建立完整的企業環境管理體系。強化污染源管理,做好生態恢復、疫情防治、消納土地環境質量跟蹤監測、消納土地輪作等工作,制定自行監測方案,落實環境管理與監測計劃,按規定開展自行監測和信息公開,否則項目不得通過竣工環保驗收。
(十)在項目施工和運營過程中,應建立暢通的公眾參與平臺,加強宣傳與溝通工作,及時解決公眾擔憂的環境問題,滿足公眾合理的環境訴求。定期發布企業環境信息, (略) 會監督。
三、做好環境影響評價制度與排污許可制銜接相關工作。將批準的環境影響報告書中環境保護措施、污染物排放清單及其他有關內容,按照排污許可技術規范要求,載入排污許可證。項目發生實際排污行為之前,你公司應當按照國家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法規以及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要求申請排污許可證或進行登記,不得無證排污或不按證排污。
四、強化建設單位生態環境環境保護主體責任,嚴格落實各項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同步建設配套的糞污資源化利用設施,配套與養殖規模相匹配的還田消納土地。作為主體責任單位落實尾水灌溉各項管理要求。嚴格執行環境保護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的環境保護“三同時”制度。項目竣工后,應 (略) 環境保 (略) 門規定的標準和程序,對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進行驗收,經驗收合格方可投入生產。
五、《報告書》批準后,若建設項目的性質、規模、地點、采用的生產工藝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態破壞的措施發生重大變動,你公司應當重新報批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
六、請 (略) 負責該項目日常環境監管工作,納入“雙隨機、一公開”環境執法范圍,確保項目按《報告書》及批復要求設計、施工和投入使用。
2020年9月22日
抄送:縣 (略) 、安徽國信環境保 (略)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