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的有關規定,經審議,我局擬對下列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作出批復決定。為保證審批意見的嚴肅性和公正性,現將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的基本情況予以公示。如有異議,請在公示期內反饋我局。
公示時間:2024年3月6日起5個工作日
通訊地址:積石山縣統辦樓11樓 (*) 電 話:0930-*
聽證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自公示起三日內申請人、有重大利益關系的利害關系人可對以下擬作出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批復決定要求聽證。
序號 | 項目 名稱 | 建設地點 | 建設單位 | 環境影響評價機構 | 項目概況 | 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 對策和措施 | 相關承諾文件 |
1 | 積石山縣生態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及配套工程建設項目(一期) | 積石山縣高關村、胡林家村 | 積石山縣發展和改革局 | 甘肅科信 (略) | 建設內容包括道路工程、橋梁工程、涵洞工程、道路附屬工程、其他輔助工程、臨時工程、公用工程、環保工程等。其中道路工程設計里程共計11.328公里,共計15條路組成,橋梁工程為經二路橋、經三路橋、南濱河路延伸段橋。工程概算總投資37464.62萬元,環保投資165萬元,占總投資的0.44%。 | 項目建設和運營期應重點做好以下環境保護工作: (一)落實生態保護措施。加強施工管理,科學規劃施工組織設計,合理安排施工順序與時間,環保措施落實與施工組織同步,最大限度減少施工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建立環保工作崗位責任制,明確職責,即領導層抓全面,管理層抓重點,每月對施工過程中環保措施落實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查處整改。 (二)落實大氣污染防治措施。施工場地四周設圍擋封閉施工,圍擋不低于1.8m。施工車輛出入口路面實行硬地坪,建筑材料及土石方的臨時堆放地必須硬化,采取物料遮蓋、灑水、運輸車輛加蓋帳篷等抑塵措施。施工運輸車輛和施工機械應使用合格燃料,嚴禁使用劣質燃油,同時合理布置運輸車輛行駛路線,保證行駛速度,減少車輛尾氣的排放。施工過程中使用水泥、石灰、砂石、涂料、鋪裝材料等易產生揚塵的建筑材料,應采取密閉存儲、設置圍擋或堆砌圍墻、采用防塵布苫蓋或其他有效的防塵措施。 (三)強化水污染防治措施。施工場地設隔油沉砂池,施工廢水經收集沉淀處理后堅持“一水多用、重復利用、節約用水”的原則,回用于施工、灑水降塵,禁止外排。橋梁涉水施工應合理安排施工期,橋梁基礎施工集中安排在枯水期;橋梁棄渣及時清運,不在河道及岸邊堆棄。施工結束后,及時清除圍堰,并清理雜物和河道。施工過程中保持機械設備運轉良好,減小漏油事故發生概率,在大型機械固定位置的下部塞填吸油棉紗等,減少油污下滲直接匯入地表及土壤的風險。 (四)加強噪聲污染防治。選用先進的施工工藝及低噪聲施工機械設備,合理安排施工時間,確保施工場界噪聲達到《建筑施工場界噪聲排放標準》(GB12523-2011)的標準限值要求。 (五)嚴格落實固體廢物污染物控制措施。對項目施工建筑垃圾中可回收部分交由專業回收單位做回收處理;不能回收利用的建材,應在施工場地內集中收集后,轉運至當地環衛部門指定地點處置;項目施工人員產生的生活垃圾,在廠內設置垃圾桶分類收集后,由積石山縣環衛部門日產日清清運處置。 車輛維修保養過程中產生的廢潤滑油集中收集后暫存于危廢暫存間,定期交由有資質的單位處理。危險廢物暫存間嚴格按照《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6- 2001)進行建設,做到防風、防雨、防滲,設置堵截滲漏的裙角及泄露液體收集裝置,并設置消防設施,警示標志。 (六)加強環境風險防范與應急管理。在運營期應編制道路交通事故環境應急預案時,增加相關基礎設施應急篇章,配備必要的資金、人員和器材(包括通訊器材、防護器材和處理、處置器材),并對人員進行必要的培訓和演練。 |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