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略) 地道橋雨水泵站改造工程(一期) |
| (略) (略) 海港區立1#(文化路地道橋)雨水泵站、立5#(建設大街地道橋)雨水泵站、立7#(紅旗路地道橋)雨水泵站、立8#(秦皇大街地道橋)雨水泵站、立9#(珠江道立交橋)雨水泵站 | | 788.495 |
| (略) 政服務中心 | | 李鑫 |
| 4816.96 | | 123.17 |
| 2023-12-31 |
| 改建 |
| |
| 本工程主要對海港區立1#(文化路地道橋)雨水泵站;立5#(建設大街地道橋)雨水泵站;立7#(紅旗路地道橋)雨水泵站;立8#(秦皇大街地道橋)雨水泵站;開發區立9#(珠江道立交橋)雨水泵站等5座泵站的進出水管道系統、收水雨水箅子、盲管等進行提升改造,對泵站老、舊具有安全隱患的水泵、閥門、控制柜等設備進行更新,對不具備雙電源的泵站增設雙電源,并對高低壓變配電等設備進行改造。 |
| | | |
| 其他措施: 1、施工揚塵對施工場地進行有效格擋,減少棄土臨時堆放,保證及時清運; 晴天應對作業面灑水降塵;運送物料車輛采取壓實和覆蓋措施。 2、道路揚塵施工場地內運輸通道及時清掃、沖洗,運輸車輛限制車速,出施 工場地前進行輪胎及底盤沖洗。 3、起塵材料施工期避免起塵原材料露天堆放,起塵原材料應隨用隨運。 4、尾氣排放施工機械及運輸車輛優先選用新能源或低排放車輛、機械,以減少尾氣對空氣環境的影響 |
| 生產廢水 其他措施: 1、生產廢水應做到有組織收集,不能隨意漫流。 2、在施工場地四周設置集水溝,收集施工現場的基層養護水,滲漏 水等建筑廢水,經沉淀處理后回用于灑水抑塵。 3、施工現場的所有臨時廢水收集設施、處理設施均需采取防漏隔滲 措施。 4、水泥、黃沙、石灰類的建筑材料需集中堆放,并采取一定的防雨 淋措施,及時清掃施工運輸工程中拋灑的上述建筑材料,并采取一定 的防雨淋措施,及時清掃施工運輸工程中拋灑的上述建筑材料,以免 這些物質隨雨水沖刷污染附近水體。 5、建筑垃圾集中堆放并及時清運,禁止生活垃圾回填。 6、加強施工機械管理與維修,機械維修均由專業廠家進行,場地內 不設置維修點,避免施工廢水進入開挖基坑 |
| 環保措施: 1、生活垃圾施工期間場地施工人員將產生一定量的生活垃圾,應在施工營地設置臨時垃圾堆放點,并及時清運,同時對堆放點定期噴灑殺菌、殺蟲藥劑,減少病菌及蚊蟲的產生。2、施工棄渣現況道路拆除、銑刨將產生一定量棄渣,另外還有少量剩余的筑路材料。推薦采用循環利用方式處理棄渣,不可循環利用的應在指定的棄渣消納場進行處理;筑路材料應按照施工計劃合理有計劃購置,避免剩余造成浪費及污染。 |
| 有環保措施: (1)施工期選擇低噪聲的設備和技術選用低噪聲設備和工藝,可從根本上降低源強,同時要加強檢查、維護和保養機型設備,保持潤滑,緊固各部件,減少震動噪聲。(2)合理布設施工現場高噪聲設備施工盡量遠離居住區,避免在同一地點安排大量動力機械設備,以避免局部聲級過高;施工場地應采取隔聲、消聲措施,使噪聲低至《建筑施工場地噪聲限值》標準,方可施工。(3)減少施工噪聲制定施工計劃,盡量組織材料集中運輸,減少夜間運輸量,限制大型載重車的車速,減少或杜絕鳴笛,合理安排運輸路線。對運輸車輛定期維修、養護,減少非正常工況噪聲。(4)設置隔聲圍護采用簡易拼裝的聲屏障結構,在施工場地設置臨時隔聲圍護。 |
| 有環保措施: 1、植被保護和恢復措施①開工前,對施工范圍臨時設施的規劃要進行嚴格的審查,以達到既不多占地,又方便施工的目的。②施工工區等臨時建筑盡可能采用成品或簡易拼裝方式,盡量減輕對土壤及植被的破壞。③嚴格規定施工車輛的行駛便道,防止施工車輛在有植被的地段任意行駛。④嚴禁將工程棄土棄渣隨意置于道路兩側,更不允許隨挖隨倒。⑤嚴禁將“三廢”直接排入周邊溝壑、林地或綠地等。2、工程臨時占地的生態環境保護措施①施工時應嚴格控制施工作業范圍,避免過多破壞植被;大規模的土石方工程應盡量避開多雨季節。本項目道路工程需移植沿線樹木時, (略) 政管理部門或林業部門的同意,將樹木移到指定的位置,盡量保護根系,提高成活率。施工結束時,要對破壞植被及時進行生態恢復。②路面施工結束后及時進行綠化工作,按設計要求進一步完善水土保持的各項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在主體工程完工后,及時采取種植草皮、綠化等措施,恢復裸露地面的植被覆蓋,科學合理地實行花草類與灌木、喬木相結合的立體綠化格局,以達到防止地表裸露、減少水土流失的目的。③臨時占地結束后,應盡早進行土地平整和植被等的恢復工作。④施工便道及時進行土地恢復工作。 |
| |
| |
|
備案回執:該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已經完成備案,備案號:*0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