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目基本情況
1、項目名稱: (略) 場體系培育( (略) 場體系培育)項目
2、項目性質:產業發展類(農產品加工)
3、項目主管部門:莎車縣 (略)
4、項目建設地點:莎車縣
5、建設期限:2025年
6、投資規模及資金來源:項目總投資為#元,全部申請上海援疆資金。
7、項目建設內容:實施“雙線九進”和“滬喀”品牌推廣,對農產品進行宣傳和推介,農產品包裝、農產品運輸、申報龍頭企業、認證綠色、有機農產品和品牌創建等進行補助。
二、項目背景及建設的必要性
莎車縣是農業大縣,體量大但農業產業鏈不夠長,農產品精深加工、營銷及品牌創建仍然薄弱,企業品牌意識淡薄,“兩品一標”認證工作與其 (略) 縣相比不具備明顯優勢,品牌總量少、競爭力不強等問題突出,急需有效的引導和扶持。本項目順應國家實施援疆戰略的新形勢、新要求,緊密結合國家 (略) 、地區大力發展農產品品牌的主題,契合莎車縣當地實際,真正發揮上海援疆資金的撬動作用,引導激勵我縣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在自身農產品 (略) 場營銷方面加大投資力度,吸引外地農產品企業投資、落戶, (略) 域性的優質農產品品牌形象,帶動農民就地就近就業、增收致富,推動我縣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升級。
三、項目實施期進度
——2025年1月-2025年2月,項目前期調研,廣泛征求意見,制定項目實施方案。
——2025年2月-3月,對制定的項目實施方案上會研究,形成項目實施方案(含各子項目管理辦法)報縣發改委立項批復。
——2025年2月-2025年12月,項目實施推進,及時兌付各類補貼。
——2025年12月31日,項目基本完成,全部獎補資金補貼到位,及時提交項目資料進行審計,確保項目及時審計完成,并出具審計報告。
四、項目實施內容、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
1.宣傳和推介推廣補助
用于統一組織本地企業、合作社赴國際、疆外、 (略) 外、區內縣外、縣內參加農產品展銷會、推介會、品鑒會費用補貼等。
一是向參展企業、合作社兌現一次性獎補,國際及疆外#元/次、 (略) 外5000元/次、區內縣外1000元/次和縣內500元/次。
二是對參展文件明確要求的帶隊人員,產生的交通費、食宿費等進行實報實銷(包括去展會表演演員產生的費用)。
2.申報龍頭企業、認證綠色、有機農產品、“品味新疆”好產品補助
一是對申報成功的國家級、 (略) 級、地區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進行一次性補助,國家級一次性補助#元, (略) 級一次性補助#元,地區級一次性補助#元。
二是取得綠色或有機基地認證的企業、合作社一次性補助#元;新取得有機產品認證的企業、合作社按照認證的品類每類補助#元、新取得綠色產品認證的企業、合作社按照認證的品類每類補助0.#元;續認證有機產品的企業、合作社補助按照認證的品類每類補助0.#元;續認證綠色產品的企業、合作社補助按照認證的品類每類補助0.#元。
三是申報成功“品味新疆”好產品的企業、合作社按證書一次性補助0.#元。
3.包裝補貼
本地企業、合作社品牌設計與包裝設計升級,補貼標準:按照企業、合作社當年實際發生的包裝費用總額的30%予以補貼,當年包裝費用不少于#元,每個企業、合作社補貼上限不超過#元。
4.運輸補貼
本地農產品企業、合作社,收購、加工莎車農產品銷往 (略) 以外、出口周邊國家,當年銷售 (略) 以外、出口周邊國家金額下限#元起,按銷售發票金額的1%支付運輸費,每個企業、合作社補貼最高不超過#元。計劃補助的特色農產品范圍有瓜菜類、干鮮果類、畜禽產品、糧油產品及其衍生品等。
上述資金計劃申請上海援疆項目解決,資金總額為#元,以上資金根據項目實際實施情況進行資金分配,不得重復享受,先到先得補完為止。
五、項目組織管理
1.加強組織領導
充分認識 (略) 場體系培育項目的重要意義,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加強協調配合,嚴格把握項目實施程序,切實 (略) 場體系培育項目作用,助力農產品加工企業、合作社更快更好發展。
2.嚴格項目管理
(1)項目管理原則及相關制度
莎車縣農產品營銷項目實施應本著“當年任務當年完成、當年資金當年使用”“援疆資金扶持、社會組織投入”以及“責任明確、穩步實施、嚴格管理”等原則有序開展。按照落實上海援疆前方指揮部有關援疆項目管理的要求,通過實行法人責任制、合同管理制、項目公示制、項目承諾制等管理制度,不斷優化項目實施的流程,確保項目實施公開公平、嚴格規范、科學合理,提升項目實施的效果,更好發揮援疆項目資金效益。
(2)項目資金管理
項目資金來源上海援建資金,項目實施必須嚴格執行金融資金管理制度,資金實行專戶管理,專款專用,獨立核算,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3)檔案信息管理
加強項目檔案管理工作,保障項目資料及時準確的歸檔和報送,以便隨時全面地反映項目實施的成效。指定項目檔案整理、歸檔負責人,負責項目實施檔案的管理與報送。如發現企業、合作社有虛報、假報情況的,停止撥款并追回已撥資金,取消企業、合作社享受項目的資格,列入黑名單,今后不再受理該企業相關項目補助資金的申請。對弄虛作假騙取補貼資金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六、效益分析和評價
1.經濟效益
通過品牌建設,可以進一步提高我縣農產品的銷售價格,提高企業經營效益,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同時,可以 (略) 場主體,形成產業鏈條, (略) 場發展空間,提高產業附加值,提升我 (略) 場占有率,促進產業發展壯大。本項目的成功實施,將會逐步從根本上改變我縣缺少農產品主 (略) 面,進一步激發廣大社會組織對農產品 (略) 場營銷的投入和關注,為莎車縣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經濟的增長,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環境的改善,將會使人民安居樂業得到進一步加強。
2.社會效益
一是提高思想認識。提高企業、合作社對農產品品牌建設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激發農產品經營主體的品牌意識。二是建立品牌優勢。通過政府對品牌建設工作的引導推動、服務,最大限度地促進資源整合,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品牌競爭力,有效吸引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三是樹立品牌形象。提升我縣農產品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塑造安全、優質的特色 (略) 域品牌形象。
3.生態效益
推動建立我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生產體系以及農產品標準化生產體系,促進生態農業、綠色農業、有機農業理念的宣傳推廣,符合當前農業的發展趨勢。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