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茅區五個集鎮供水工程--云仙鄉水廠及思茅區清水河順發機制炭廠改擴建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擬審批公示
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的有關規定,我局擬對思茅區五個集鎮供水工程--云仙鄉水廠及思茅區清水河順發機制炭廠改擴建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進行審查。現將擬審查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基本情況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23年12月18日-2023年12月22日(5個工作日)。
聽證權利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內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可提出聽證申請。
電 話:0879-* 傳真:0879-*
序號 | 項目名稱 | 建設地點 | 建設單位 | 環評單位 | 建設項目概況 | 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者減輕不良 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
1 | 思茅區五個集鎮供水工程--云仙鄉水廠 | (略) 思茅區云仙鄉 | (略) 思茅區 (略) | 云南 (略) | 項目建設性質為新建,永久占地面積2771m2,臨時占地面積17093m2,工程設計年限15年,現狀水平年為2020年,現狀服務人口5639人,設計水平年為2035年,設計服務人口6195人,水廠設計規模800m3/d,工程規模類型為Ⅳ型;工程內容包括取水工程(依托)、輸水工程、水廠建設工程及配水管網工程,工程自大力氣水庫和大壩河水庫取水,新建水處理廠一座,日供水規模800m3/d,新建配水管網39.404km。總投資2349.64萬元,環保投資40.7萬元,占總投資比例的1.73%。 | 一、水環境影響及主要減緩措施 本項目為自來水廠新建及輸配水管網建設,根據項目的工程特點,施工期污染物排放主要是自來水廠、泵站建設工程及輸配水管網建設。擬建項目施工期廢水主要為施工廢水、施工人員生活污水、管道試壓水。項目施工期廢水經臨時沉淀池處理后全部回用于場地灑水降塵,不外排;管道試壓廢水中除含少量的鐵銹、泥沙等懸浮物外,無其他污染物,就近用于周邊灑水降塵或林木澆灌,對周邊水環境質量影響較小。 運營期項目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通過周邊溝渠排入外環境;本項目設置廢水回收池,生產廢水經處理后上清液回用于生產,剩余少量廢水及污泥運至污泥干化池自然干化不外排;廚房廢水經隔油池預處理后與其他生活污水、化驗室廢水進入化糞池一同處理,后回用于周邊林地不外排,項目廢水的產生對周邊水環境影響較小。 二、大氣環境不利影響及主要減緩措施 項目施工期產生廢氣主要為施工揚塵及機械燃油廢氣。主要通過采取灑水降塵、運輸物料加蓋篷布的方式減少揚塵的產生量,施工期揚塵將會隨施工結束而消失;燃油廢氣主要污染物為CO、NOx和THC等,其產生量及廢氣中污染物濃度視其使用頻率及發動機對燃料的燃燒情況而異,施工機械燃油廢氣屬低架點源無組織排放性質,間斷性產生、產生量較小、產生點相對分散、易被稀釋擴散,呈無組織排放至大氣環境中,對大氣環境影響較小。 運營期廢氣主要來自廚房產生的油煙、少量泄露次氯酸鈉、進出車輛產生的尾氣以及化糞池、垃圾收集裝置、干化場產生的異味。廚房油煙產生量較小,通過抽油煙機收集后外排;次氯酸鈉為無組織排放,加強通風,少量的次氯酸鈉不會對周圍環境產生顯著影響;異味產生量較小,通過及時對生活垃圾進行清運處置,化糞池定期清掏后,其產生的異味對周圍環境影響不大。 三、聲環境不利影響及主要減緩措施 施工噪聲主要來自工程施工機械設備和運輸車輛。項目施工過程中所使用的主要施工機械設備有推土機、電鋸、電焊機及運輸車輛等,運行時所產生的噪聲強度在70-100dB(A)之間。選用低噪聲設備、設備減震墊、周邊綠化吸收等措施后,施工期噪聲能夠得到部分削減,夜間不施工,施工期噪聲對周邊聲環境影響較小。 自來水廠噪聲源主要為設備噪聲,噪聲級范圍在75-80dB(A)之間。擬采用低噪聲的設備,對產生機械噪聲的設備采取隔聲、基礎減振措施后對周邊聲環境影響較小。 四、固廢不利影響及主要減緩措施 施工期產生的固廢主要為建設過程產生的建筑垃圾,開挖產生的土石方,生活垃圾。水廠及泵站生活垃圾經臨時垃圾桶集中收集后清運至周邊垃圾收集點處置;管線敷設過程中產生的生活垃圾使用垃圾袋收集后運至周邊垃圾收集點處置;建筑垃圾可回收利用的回收利用,不可回收利用的統一清運至當地住建部門指定地點堆放;開挖土石方均用于回填,不產生廢棄土方。 運營期固廢主要為管理人員生活垃圾、污泥、廢機油。生活垃圾統一收集后運至附近村莊垃圾收集點處置;化糞池污泥委托周邊農戶定期清掏用于附近園地施肥;凈水過程中的排泥經收集后運至污泥干化池干化后用作項目區及周邊綠化覆土。固廢處置率為100%,對周邊環境影響較小。 |
2 | (略) 思茅區清水河順發機制炭廠改擴建項目 | (略) 思茅區南屏鎮曼歇壩清水河 | (略) 思茅區清水河順發機制炭廠 | 普洱 (略) | 項目建設性質為改擴建,總占地面積7504m2,總建筑面積5000m2,主要建設內容包括1#生產車間(破碎加工區)、2#生產車間(烘干區、制棒區、碳化區、冷卻包裝區、原料堆放區、成品堆放區等)以及配套設施。年產機制炭6000噸,總投資200萬元,其中環保投資39.82萬元,占投資總額的19.91%。 | 一、水環境影響及主要減緩措施 項目區實行雨污分流,雨水經雨水溝收集排入廠外雨水明溝。本項目運營期員工租用附近閑置房屋作為辦公生活區,不在廠區食宿,員工入廁及洗手廢水依托租用辦公生活區化糞池處理,不在項目區內產生;噴淋除塵廢水經沉淀池收集處理后循環利用;初期雨水經初期雨水收集池收集處理后用于廠區及周邊道路灑水降塵消耗。本項目無外排廢水,項目廢水的產生對周邊水環境影響較小。 二、大氣環境不利影響及主要減緩措施 本項目運營期產生的廢氣主要來源于原料卸料、堆放工段產生的粉塵,原料破碎及粉碎工段產生的粉塵,原料烘干工段產生的烘干廢氣,制棒及碳化工段產生的制棒及碳化廢氣等。項目爐窯燃燒產生的煙氣全部引入滾筒式烘干機中對原料進行烘干,此工序產生的爐窯煙氣和烘干廢氣一同經集氣罩+“旋風除塵+噴淋除塵”處理后通過15米排氣筒排放;制棒廢氣和炭化廢氣經集氣罩及管道引至二次燃燒室燃燒后經噴淋除塵(加堿石灰)措施處理后通過15m排氣筒排放;,機制炭生產原料(秸稈、稻殼、玉米芯、刨花、鋸末等廢料)總量的25%進廠需要進行破碎及粉碎,項目使用密閉式破碎機且位于廠房內,通過設備密閉及廠房阻擋可減少粉塵排放量,無組織排放粉塵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 三、聲環境不利影響及主要減緩措施 本項目運營期產生噪聲的設備主要有破碎機、滾筒式烘干機、制棒機、風機等,經類別同類項目,其噪聲級約在80~95dB(A)左右。擬采用低噪聲的設備,對產生機械噪聲的設備采取隔聲、基礎減振措施后對周邊聲環境影響較小。根據現場踏勘,項目區周圍50米范圍無聲環境保護目標,距離本項目最近的聲環境保護目標為項目區西側80米的散戶,距離較遠,項目區噪聲對聲環境保護目標的影響較小。 四、固廢不利影響及主要減緩措施 項目產生的固體廢物為生活垃圾、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及危險廢物。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包括不合格產品、燃燒灰渣、廢包裝材料、循環沉淀池污泥、除塵器收集粉塵,危險廢物包括廢機油。一般固廢全部綜合利用,生活垃圾統一收集后自行清運至附近村寨生活垃圾收集點,最終由環衛部門清運處置。廢機油使用密閉容器統一收集后于危廢暫存間儲存,委托有資質單位定期清運處置。固廢處置率為100%,對周邊環境影響較小。 |
通訊地址: (略) 思茅區茶城大道2號(*)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