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及信息公開要求,經審議,我局擬對以下項目作出審批意見,現將有關情況予以公示。
聯系電話:0872-*、0872-* ?公示期:2023年4月21日-2023年4月26日(5個工作日)
聽證權利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內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可提出聽證申請。
通訊地址:祥云縣祥城鎮祥姚路北側 傳 真:0872-*郵編:*
項目名稱 | 祥云縣劉廠鎮龍山片區關閉礦山采石場綠色生態修復治理項目 | 建設地點 | (略) 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縣劉廠鎮龍山片區 | 建設單位 | (略) | |
環評文件類型 | 環境影響報告表 | 環境影響評價機構 | 云南 (略) | |||
項目概況 | ||||||
本項 (略) 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縣劉廠鎮大波那村,為祥云縣劉廠鎮龍山片區關閉礦山采石場綠色生態修復治理項目,共分為5個已關停采石場(①祥劉廠鎮大波那村采石場廢棄礦坑:礦區損毀面積約4.83公頃(投影面積)②劉廠鎮自強采石場廢棄礦坑:片區礦坑損毀面積約6.40公頃(投影面積)③祥云縣劉廠鎮國昌采石場:礦坑損毀面積約7.10公頃(平面投影面積)④祥云縣劉廠鎮公路段采石場:礦坑損毀面積約9.88公頃(投影面積)⑤祥云縣劉廠鎮培德采石場:礦區損毀面積約10.31公頃(投影面積)),礦區損毀面積約為38.52公頃(平面投影面積),設計面積為53.11公頃(平面投影面積)。主要工程內容包括礦坑消除地質災害工程(削坡減荷、邊坡支護工程、填土反壓工程及邊坡護肩護腳);截排水工程;礦坑生態修復工程(包括邊坡綠化防護,林地恢復等);綠化灌溉工程;耕地建設方案;附屬工程(包括步道系統、指示牌、木棧橋等)方案等。 | ||||||
項目主要環境影響 | ||||||
項目施工期主要環境影響表現在: 1、廢水:施工期產生的廢水主要為施工廢水和施工人員生活污水。 2、廢氣:項目施工期廢氣主要是施工時產生的揚塵和物料運輸產生的粉塵。 3、固廢:施工期產生的固廢主要為施工過程產生的建筑垃圾及施工人員生活垃圾。 4、噪聲:施工期產生的施工設備噪聲。 項目運營期主要環境影響表現在: 1、廢水:項目運營期廢水主要為初期雨水和農藥化肥使用。 2、廢氣:項目運營期間無廢氣產生。 3、噪聲:營運期噪聲主要來自水泵和發電機運行噪聲。 4、固廢:項目運營期管理人員不在項目區食宿,不產生固廢。 | ||||||
項目預防及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 ||||||
為減輕建設項目實施對環境造成的不良影響,項目在實施中必須進行和加強環境的管理。項目在后期運營管理中采取如下對策措施: 1、施工期環境保護措施 (1)廢水處理措施: ①項目不設施工營地,工人租住在附近村莊,施工人員產生的生活污水經村民原有化糞池處理后清掏還田。 ②在施工場地內設置臨時沉砂池,將施工廢水等進行沉淀處理后回用于施工場地灑水降塵、混凝土養護等方面。 (2)廢氣防治措施: ①施工區域采用適量灑水、覆蓋等降塵措施,以有效減少施工過程中揚塵的產生和擴散。 ②運輸道路適時灑水,運輸車輛采取嚴密遮蓋、減速慢行,減少汽車經過和風吹引起的道路揚塵; (3)固廢治理措施: ①建筑垃圾分類收集,能回收利用部分的材料回收利用,不可利用部分清運至指定的地點。 ②施工人員生活垃圾依托環衛清運處置。 (4)噪聲治理措施 ①合理安排施工時間,避免在同一地點安排大量動力機械設備,以免局部聲級過高; ②選用低噪聲施工先進技術和設備,加強設備的維護和保養,并對施工機械采取基礎減振措施,減小機械設備噪聲; ③物料、棄渣應合理安排運輸時間,并安排專人嚴格管理運輸車輛,在途經居民區路段低速行駛,并禁止鳴笛。 2、運營期環境保護措施 (1)廢水處理措施 項目完成建設后交付當地人進行運行,不另設管理人員。項目運營期不產生生活污水。 ①養護過程中采取安全、正規、低毒的農藥; ②選擇合理的噴灌技術,節約用水; ③運營期繼續租用施工期辦公樓作為項目區管理用房,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委托周邊農戶進行定期清掏,用作農家肥,不外排。 (2)廢氣防治措施 項目運營期主要是綠化植被的養護、恢復的耕地、藕田的耕種,由當地村民負責,對環境空氣影響很小。 (3)固廢治理措施 項目運行期管理人員不在項目區內食宿,工程項目竣工后將交由當地村民進行管理,運行期間無生活垃圾產生。當地村民在管理時應注意愛護環境,不亂丟垃圾,定期對項目區域內的垃圾進行收集、清運。建議運營期在項目區內設置垃圾桶并定期對其進行垃圾清運。 (4)噪聲治理措施 項目運營期間的聲環境污染源主要是運行中的水泵的噪聲以及車輛噪聲。 項目運營期采取以下措施降低噪聲: ①項目的動力設施均采用減震、消聲措施,水泵、風機等均選用低噪聲型,動力設備用房的要采取隔音、吸音處理,使廠界噪聲達標; ②應設置明顯標記,禁止機動車輛鳴笛; ③做好綠化工程,以達到吸聲、隔聲的效果。 (5)生態 本項目位于祥云縣劉廠鎮龍山片區礦山生態修復項目中,項目無新增用地,用地范圍內無生態環境保護目標,項目運營期做好水土保持措施,防治水土流失。 ①選取香樟、冬櫻花、藍櫻花、桃樹、三角梅、夾竹桃、云南松等本土植物進行種植,避免引入外來物種。 ②綠化結束后,定期進行撫育管理,主要包括松土除草、灌溉、施肥、除蘗、修枝、整形等,使用生物農藥和低毒低殘留等公害農藥,遵循《農藥使用環境安全技術導則》(HJ556-2010)的要求,嚴格按照相應藥劑的說明書要求進行農藥配制,避免產生植物藥害;要保護天敵、減少用藥、科學用藥。 ③結合祥云縣的生態條件,制定一套符合實情地科學的養護措施,在養護期間,保持苗木生長旺盛,成活率100%(死株及時更換),無大規模病蟲害發生。保持綠地內無明顯雜草,綠籬修剪整齊,草坪長度控制在10cm以下。色塊植物保持塊面整齊,喬木無風倒現象。保持綠地內清潔衛生,一發現垃圾及時清除。 | ||||||
評審意見 |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