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一 (略) 連接線霍州東站至 (略)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和《黃河一 (略) (略) (略) (略) 改造工程環境影響報告表》均于2024年9月10日—9月14日進行了受理公示,公示期間均未收到任何異議。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的有關規定,經資料審查,結合專家評審意見,我局擬對此2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報告表)作出審批意見。現將擬作出審批意見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基本情況予以公示,公示期限5個工作日。
序號 | 項目名稱 | 建設地點 | 建設單位 | 環評機構 | 項目概況 | 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
1 | 太行一 (略) 連接線霍州東站至 (略) 建設項目 | 項目位于 (略) (略) 李曹鎮、大張鎮、陶唐峪鄉 | (略) (略) | 太原 (略) | 路線全長3.822公里,項目起點接霍州 (略) ,路線向南經西村村西、駒溝村西、曲坡村西,終點與南趙線K6+ (略) 相接,全線采 (略) 標準建設。主要建設內容:主體系統(路線、 (略) 面、橋涵、路線交叉、交通安全設施等)及信息系統。項目預算總投資(略).(略)元,其中環保投資(略)元。 | (一)嚴格落實生態環境保護措施。 施工期:1.在工程管理措施方面:要加強施工管理,科學制定施工組織設計,科學規劃施工場地,合理安排施工進度,盡量避開大風和雨天施工;在雨季和汛期到來之前,應備齊土體臨時防護用的物料及各種防汛物資,隨時采取臨時防護措施;路基施工時需同步進行排水溝和邊坡防護工程,對路基護坡及時綠化或采用沙袋、草席壓住坡面進行暫時防護,合理堆放土石方并采取覆蓋措施,及時將多余土石方運至棄土場填埋;施工期應限 (略) 域,限制人員活動范圍,所有車輛按 (略) 走“一”字型作業法,走同一車轍,避 (略) 。2.在植被保護措施方面:地表的清理工作要嚴格按照設計文件確定范圍;路基開挖時要避免破壞周圍植被,不得向施工場地外排放施工廢水、垃圾;在施工結束后應立即整治利用因施工破壞植被而裸露的土地( (略) 界內外), (略) 工程沿線及邊坡進行綠化,綠化植被需選擇適應性強 (略) 域環境相近物種,避免采用外來物種。3.在動物保護措施方面:施工現場 (略) ,采用滿足國家標準的施工機械設備或帶隔聲、消聲的設備控制噪聲;對施工人員進行培訓教育,嚴禁施工人員捕殺施工沿線棲息動物。 (二)嚴格落實噪聲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選用低噪聲設備,合理安排施工作業時段,禁止夜間施工,設立專職環保工程監理員、提高施工人員的環保意識。本項目場界噪聲需滿足《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略))的相關要求。 運營期:建設單位應采取途經敏感點禁止鳴笛、減速慢行、 (略) 養護和管理、 (略) 兩側綠化和敏感點加裝通風隔聲窗等措施,減少交通噪聲對沿線居民的聲環境影響。 (三)嚴格落實大氣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1.在揚塵防治措施方面:一方 (略) 揚塵,加強運輸車輛的管理、 (略) 沿線均定期灑水,對起塵量 (略) 段經常灑水降塵,同時在無風或小風的天氣進行拆遷,采用機械拆除結合人工拆除的方式,并注意灑水作業;另一方面針對堆場揚塵,施工場地的設置應遠離環境敏感目標或位于敏感目標下風向;建筑施工場地要做到6個100%,即:施工工地周邊100%圍擋;物料堆放100%覆蓋;出入車輛100%沖洗;施工現場地面100%硬化;土方開挖100%濕法作業;渣土車輛100%密閉運輸。對施工場地表面采取硬化措施,定期灑水,在干旱大風天氣應加強灑水,適當增加灑水次數;對施工場地內裸露的地面,要經常灑水防止揚塵。 (略) 材料堆放地點選在環境敏感點主導風向下風向,距離在300m以上,減少堆存量并及時利用,堆放時應設工棚并加蓋篷布,施工單位應配備一定的灑水車,對施工現場及主 (略) 定期灑水;對臨時堆場(包括臨時原料堆場、臨時棄渣堆場等)進行臨時覆蓋、及時進行生態 (略) 理,對臨時堆土采用編織物或塑料薄膜進 (略) 理。路基開挖和土方填墊時,對作業面和土堆適當灑水,使其保持一定濕度,以減少揚塵量;工程開挖土方要堆置在現場,且要及時 (略) 政指定 (略) 置;回填土方要及時碾壓,臨時堆土需對其進行覆蓋,棄土要及時運走,防止風蝕起塵;4級大風天氣不進行挖填土方作業。2.在施工機械尾氣防治措施方面:施工單位應合理安排施工計劃,避免大量施工機械同時運行,選用先進設備和優質燃油或者選用以電能為能源的機械設備,選用尾氣排放符合國六以上標準的車輛進行物料運輸和尾氣排放符合國三以上標準的車輛、設備進行施工。施工機械不工作時要及時關閉發動機,并加強設備和運輸車輛的檢修和維護。3.在瀝青煙防治措施方面:建設單位應根據《生態環境部關于印發(2020年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攻堅方案〉的通知》(環大氣(2020)33號)進行瀝青鋪設施工,盡量錯開7-9月,在滿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注意控制瀝青混凝土的溫度,盡量降低鋪攤溫度,攤鋪后采取水冷措施,同時瀝 (略) 面鋪裝應選擇在晴天、有風,大氣擴散條件較好的時候集中作業。 (四)嚴格落實水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1.嚴禁向橋梁跨越沖溝內排放施工廢水、傾倒施工產生的固體廢物;嚴禁在沖溝附近堆放含有化學物質的施工物料和廢渣;禁止在雨季及暴雨天氣施工。2.項目 (略) 廢渣需運到指定地點堆存,散裝物料堆放時要設工棚并加蓋篷布。3.施工時應修建截水溝;施工設備沖洗廢水、道路養護廢水要設置防滲沉淀池收集,生產廢水經絮凝、沉淀 (略) 理后,回用于施 (略) 抑塵灑水。 運營期:本項目沿線不設置附屬設施,運營期無廢水產生;運營期需要運營管理單位定期清理排水系統, (略) 管理部門 (略) 的交通管理, (略) 動態監控,發現異 (略) 理。 (五)嚴格落實固廢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1.建筑垃圾方面,施工工期應按計劃和施工的操作規程嚴格控制,可利用的建筑垃圾,要有序存放,妥善保管, (略) 基填筑;不可利用的建筑垃圾運至建筑垃圾 (略) 置,禁止隨意堆棄; (略) 材料應及時回收,禁止丟棄。2.廢渣方面,施工時剝離表土先運至棄土場,待綠化時再利用。3.施工人員租用沿線閑置民房其產生的生活垃圾應分類收集,不得隨意丟棄,依托沿線村莊現有垃圾收集設施,經收集后統一運至當地環衛部門指定垃圾 (略) 置 運營期:本項目沿線不設置附屬設施,運營期無固體廢物污染源。建設單位應加強營運期的管理, (略) 面清潔。 (六)嚴格落實環境風險防范措施。認真履行《報告表》制定的環境管理和監測計劃,建立健全各項環境管理制度,建立運行臺賬。強化環境風險防范工作,制定運營期規范有效的環境風險應急預案,提高環境風險防范意識與應急能力,定期開展環境風險應急演練,確保環境安全。 |
序號 | 項目名稱 | 建設地點 | 建設單位 | 環評機構 | 項目概況 | 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
2 | 黃河一 (略) (略) (略) 至尉候 公路改造工程 | 位于 (略) (略) 李曹鎮、大張鎮、 (略) 街道。 | (略) (略) | 太原 (略) | 路線全長18.455公里,起點 (略) 與玉霍線交叉口,路線沿 (略) 布線,到達東環交叉口以后,路線沿現有上霍線布線,終點位于尉候村南,與上霍 (略) 順接。全線采 (略) 技術標準,維持現有平縱指標。建設主要內容及規模:將K11+000K18+435 (略) 路基寬度為8.5m, (略) 基寬度改造為10.0m;在 K10+980-K11+020 段設置40m長的漸變段,路基寬度由12m 漸變為10m,漸變率為1/40,同時在漸變段兩端設置減速、寬度變化等標志;在K4+660-K5+310段設置減速、寬度變化等標志。項目估算總投資(略).(略)元,其中環保投資(略)元。 | (一)嚴格落實生態環境保護措施。 施工期:1.在工程管理措施方面:要加強施工管理,科學制定施工組織設計,科學規劃施工場地,合理安排施工進度,盡量避開大風和雨天施工;在雨季和汛期到來之前,要備齊土體臨時防護用的物料及各種防汛物資,隨時采取臨時防護措施;路基施工時需同步進行排水溝和邊坡防護工程,對路基護坡及時綠化或采用沙袋、草席壓住坡面進行暫時防護,合理堆放土石方并及時將多余土石方運至棄土場填埋;施工期應限 (略) 域,限制人員活動范圍,所有車輛按 (略) 走“一”字型作業法,走同一車轍,避 (略) ;合理堆放土石方,臨時物料的堆要放在本項目用地范圍,并及時做好遮蓋。2.在植被保護措施方面:地表的清理工作要嚴格按照設計文件確定范圍; (略) 基開挖時要避免破壞周圍植被,不得向施工場地外排放施工廢水、垃圾;在施工結束后應立即整治利用因施工破壞植被而裸露的土地( (略) 界內外) (略) 工程沿線及邊坡進行綠化,綠化植被需選擇適應性強 (略) 域環境相近物種,避免采用外來物種。3.在動物保護措施方面:施工現場 (略) ,采用滿足國家標準的施工機械設備或帶隔聲、消聲 (略) 理噪聲,以免驚擾沿線棲息動物;對施工人員進行培訓教育,嚴禁施工人員捕殺施工沿線棲息動物。 (二)嚴格落實噪聲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機械設備噪聲污染防治措施:1.施工機械應選用低噪聲機械設備,定期對機械設備進行維護和保養,采取安裝消聲器和隔離發動機振動部件的方法降低噪聲。2.嚴禁晚上22:00~凌晨6:00以及中午12:00~14:30進行高噪聲擾民問題的施工活動,盡可能避免大量高噪聲設備同時施工,因大方量等特殊需要必須連續作業的,必須有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有關主管部門的證明。3.施工期間施工單位應派安環人員定期巡邏,保證各項措施實施。4.施工人員應少用哨子、笛等指揮作業,合理安排工作人員輪流操作產生高強噪聲的施工機械,或穿插安排高噪聲和低噪聲的工作;對高噪聲設備附近工作的施工人員,采取配備、使用耳塞、耳機、防聲頭盔等防噪用具。場界噪聲需滿足《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略) -2011)的相關要求。 運輸噪聲污染防治措施:1.選用符合《汽車加速行駛車外噪聲限值及測量方法》((略))標準的施工車輛,禁止不符合國家噪聲排放標準的運輸車輛 (略) 。2.減少夜間運輸量,限制車速,經過村莊時應限速,對運輸、施工車輛定期維修、養護,減少或杜絕鳴笛。 運營期:對西張村、陽 (略) 、 (略) 技工學校及秦家嶺村等超標量>2dB的聲環境保護目標采取通風隔聲窗降噪措施,對于超標量小于2dB的其他聲環境保護目標進行環境管理防治措施,如降低車速、禁止鳴笛等;在通過人口密度較 (略) 段設置禁鳴標志;對可能受到較嚴重污染的聲環境保護目標實行環境噪聲定期監測制度,根據因交通量增大引起的聲環境污染程度,及時采取相應的減緩措施。環境敏感點噪聲應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略))相應標準。 (三)嚴格落實大氣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1.在揚塵防治措施方面:一方 (略) (略) 拆除揚塵,要加強運輸車輛的管理、 (略) 沿線均定期灑水,對起塵量 (略) 段經常灑水降塵,同時在無風或小風的天氣進行拆遷,采用機械拆除結合人工拆除的方式,并注意灑水作業;另一方面針對堆場揚塵,施工場地的設置應遠離環境敏感目標,或位于敏感目標下風向;建筑施工場地要做到“6個100%”,即:施工工地周邊100%圍擋;物料堆放 100%覆蓋;出入車輛100%沖洗;施工現場地面100%硬化;土方開挖100%濕法作業;渣土車輛100%密閉運輸。2.在施工機械尾氣防治措施方面:施工單位應合理安排施工計劃,選用尾氣排放符合國六以上標準的車輛進行物料運輸和尾氣排放符合國三以上標準的車輛、設備進行施工。應加強設備和運輸車輛的檢修和維護,盡量減少施工過程因設備故障而產生的污染物對周圍空氣環境的影響。3.在瀝青煙防治措施方面:建設單位應根據《生態環境部關于印發(2020 年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攻堅方案〉的通知》(環大氣(2020)33 號)進行瀝青鋪設施工。 (四)嚴格落實水污染及土壤防治措施。 施工期:針對地表水防治:嚴格控制施工范圍,施工營地和材料堆放場地遠離地表水體布設,施工廢水和車輛沖洗廢水 (略) 置,不得外排。施工人員產生生活污水依托沿線村莊現有污水收集設施;針對地下水防治:1.要嚴格遵守《飲用水水 (略) 污染防治管理規定》等有關飲用水水源規定的環保管理要求。2.水源保護范圍內不設置臨時工程,不隨意擴大施工和活動范圍。3.在水源 (略) 占地范圍邊界設置圍擋,禁止在穿越水源地一 (略) 的路段進行施工活動,對穿越水源地二 (略) 、 (略) 的路段要加強施工管理。4. (略) 內嚴禁一切廢水、廢渣、生活垃圾排放;區域施工完畢后,及時進行場地清理后恢復原貌,不得有遺留物; (略) 內嚴禁設 (略) 、料場、站場及棄土場。 運營期: (略) 基排水采用集中排水,設置橋面雙向刻槽排水、專門的雨水收集系統等,形成 (略) 綜合排水系統,并定期清理排水系統,將收集的雨水經管道引 (略) 處置、排放,證排水通暢。 (略) 段禁止危險化學 (略) ,防止污染水源 (略) 。 (五)嚴格落實固廢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1.施工期建筑垃圾應按計劃和施工的操作規程嚴格控制,可利用的建筑垃圾, (略) 基填筑;不可利用的建筑垃圾運至建筑垃圾 (略) 置,禁止隨意堆棄; (略) 材料應及時回收,禁止丟棄。2. (略) 路面拆除產生的面層、基層分類回收、即產即清,不進行臨時堆存,無法利用的水泥混凝土、水穩基層、水穩底基層可送當地 (略) 進行綜合利用。3.施工人員租用沿線的閑置民房,其產生的生活垃圾應分類收集,不得隨意丟棄,依托沿線村莊現有垃圾收集設施,經收集后統一運至當地環衛部門指定垃圾 (略) 置。 運營期:本項目沿線不設置附屬設施,運營期無固體廢物污染源。建設單位應加強營運期的管理, (略) 面清潔。 (六)嚴格落實環境風險防范措施。認真履行《報告表》制定的環境管理和監測計劃,建立健全各項環境管理制度,建立運行臺賬。強化環境風險防范工作,制定運營期規范有效的環境風險應急預案,提高環境風險防范意識與應急能力,定期開展環境風險應急演練,確保環境安全。 |
公眾提出意見的方式和途徑:
聯系電話:0357-(略)
通訊地址: (略) (略) 對面行政審批 (略)
郵 編:(略)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