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及信息公開要求,我局擬對以下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進行審查。現將擬審查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基本情況予以公示。
聯系電話:0873-*、0873-*(州政務服務中心 (略) 投資項目審 (略) C11號生態環境綜合窗口)
公示期:5個工作日
聽證權利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內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可提出聽證申請。
通訊地址: (略) (略) 中段紅河州 (略) 環境影響評價科
傳 真:0873-*
郵 編:*
項目名稱 | (略) 綠色紡織科技產業園第 (略) 理廠建設項目 | 建設地點 | (略) 綠色紡織科技產業 (略) 域 | 建設單位 | 開遠 (略) |
環評文件類型 | 環境影響報告書 | 環境影響評價機構 | 云南 (略) | ||
項目概況 | |||||
項目包含土建工程和設備購置及安裝工程兩個部分,設 (略) 理總量為5000m3/d,其中,印染工 (略) 理為4700m3/d,生 (略) 理量為300m3/d。采用“預處理+水解酸化+A/O+芬頓氧化”工藝。主要建設構筑物包括:調節池、初沉池、水解酸化池、A/O生化池、生化沉淀池、集水池、芬頓氧化塔、吹脫池、芬頓沉淀池、污泥濃縮池、濾液池、碳源配備池、事故水池、壓濾機房、風機房及配電間, (略) 理系統等。 | |||||
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 |||||
施工期:一、廢水治理措施(1)施工期施工人員生活廢水 (略) 一 (略) 理廠已有的化糞池、 (略) (略) 理后達標外排。(2)施工廢水 (略) 理后,回用于施工生產及施工場地灑水降塵,不外排。(3)雨天地表徑流經截排水溝收集后,排入臨時沉砂 (略) 理,部分回用于施工期施工用水及灑水降塵,回用不完部分經過沉淀后外 (略) 外溝渠。(4)施工機械須嚴格檢查,防止油料泄漏。二、廢氣治理措施(1)設置車輛沖洗設備、沉淀池及排水溝。車輛出施工場地前對輪胎進行沖洗,避免將泥沙帶 (略) 途中。(2)做 (略) 、材料堆場場地硬化。(3)砂石設置專用池槽進行堆放;磚、砌塊必須在指定場地進行堆放。(4)表土臨 (略) 、施工垃圾必須進行遮蓋圍擋,必要時應加蓋工棚。(5)運輸車輛采取篷布覆蓋,及時清掃,天氣干燥或風力較大時,增加灑水頻次, (略) 面的濕潤。(6)對開挖等工序應采用濕法作業,每天定時對施工場地灑水4~5次進行降塵。(7)選擇尾氣排放達到國家排放標準的施工機械設備和運輸車輛,并加強施工機械和運輸車輛的維護和保養。三、噪聲污染防治措施(1)項目夜間禁止施工。(2)施工期間必須嚴格按《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進行施工噪聲的控制,以減少工程建設施工對周邊環境造成影響。(3)加強施工管理,優化施工方式。(4)禁止使用高噪聲設備,應盡量選擇低噪聲設備,合理布置施工場地。(5)施工期運輸車輛應盡量保持良好車況,合理調度,盡可能勻速慢行。(6)物料進場安排在白天進行,避免夜間進場影響居民休息。四、固廢治理措施(1)項目開挖產生的土石方(含一般土石方及表土),一般土石方全 (略) 內回填利用,無棄渣產生,剩余表土堆存于表土堆場內,表土后期主要作為綠化覆土等,不外排。(2)建筑垃圾可利用的部分回收利用,其余委托有資質的單位清運到合法的建筑垃圾 (略) 置,禁 (略) 置和堆放。(3)施工期生活垃圾經垃圾收集桶收集后,由施工單位定期清 (略) 垃圾收集點統 (略) 置。五、生態環境保護措施(1)禁止超范圍占地,并及時對臨 (略) 實施恢復,清理堆存物及浮土,并恢復植被。(2)盡可能避開雨季施工,并及時對地面進行夯實 (略) 理。(3)項目在施工過程中應落實好工程攔擋措施、截水溝、綠化等相關水土保持措施。(4)施工結束后,及時 (略) 進行覆土回填,及時進行綠化恢復。運營期:一、廢水治理措施(1) (略) 實行雨污分流。(2) (略) 理采用“預處理+水解酸化+A/O工藝+芬頓氧化”的工藝,尾水達標后依托一期工程已有尾水管道外排至南盤江,設置一個規范化污水排放口。(3)根據要求設 (略) 理廠進水在線自動監測設備,出水在線監測 (略) 一期工程現有設備。對進出水pH、COD、NH3-N、TN、TP、水溫及流量進行在線自動監測,并配套視頻監控系統,與環境管 (略) 。(4)通過簽訂接管協議的方式與排污企業確定各污染物的接管水質,確保進水水質穩定。(5)項目污泥濃縮池上清液、污泥脫水機濾液采用管線收集后直接進入格柵,返 (略) (略) 理。(6)在線監測廢水設1個中 (略) 理,調節pH值后,返回項 (略) 理系統與其他污 (略) 理。(7)化學除臭系統噴淋廢水經酸堿 (略) 理后再進入項 (略) 理系 (略) 理。(8)本項目建成 (略) 一 (略) 理廠共用巴氏計量槽及出水在線監測系統,因此 (略) 一 (略) 理廠總磷執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III類標準。從一 (略) 理廠監測結果看,一期總磷出水基本能滿足III類標準,后續通過加強進水控制,強化上游企業監管(禁止使用含有機磷原輔料),化學除磷工藝段足量添加藥劑等措施,確保總磷能穩定達到III類標準。二、廢氣治理措施(1)惡臭廢氣較集中且惡臭產生量較大的單元采取封閉措施,設置負壓集氣管道收集惡臭氣體,統一收集后進入化學除 (略) 理,處理后的廢氣通過設置1根15m高的排氣筒有組織排放。(2)定時在產生臭氣 (略) 理單元噴灑除臭藥劑,在夏季要增加除臭藥劑的噴灑次數,并注意滅蠅等措施,確保惡臭氣體無組織排放滿足標準。(3)污泥經濃縮、 (略) 理后,泥餅及 (略) 置,避免污 (略) 長時間堆放。(4)污泥運輸車輛密閉,同時要求避開運輸高峰期,盡量減少惡臭氣 (略) 線沿邊大氣環境的影響。(5)生活垃圾及時委托清運,防止長期堆存產生異味影響。(6) (略) 理廠廠界外擴100m范圍設置為衛生防護距離,禁止 (略) 、學校、居住點等環境空氣敏感保護目標, (略) 后續建 (略) 外周邊土地開發過程中進行規避。(9)調節池等密閉池體設置*烷體積濃度檢測系統。三、噪聲治理措施(1)設備選型:企業在設備訂貨時選擇低噪、低轉速風機、泵類等低噪聲設備。(2)高噪聲設備安置點做防振地基,并安設時添加減振墊;(3)優化設備平面布置,高噪聲設備盡 (略) 中部布置。(4)加強設備的維護保養,加強減振等措施檢查維護等。四、固廢防治措施(1)柵渣采用密閉容器收集暫存于污泥脫水間設置的一般固廢暫存間, (略) 環衛部門進行定 (略) 置。(2)剩余污泥經過污泥濃縮池濃縮后,再采用壓濾機脫水,泥餅采用污泥斗暫存后,運至大唐發電 (略) 置。(3)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 (略) 環衛部門定 (略) 理。(4)廢包裝袋由統一收集后相關收購單位回收利用;(5)在線監測廢液、廢機油屬于危險廢物,采用專用容器分類收集, (略) 一 (略) 理廠危險廢物暫存間暫存定期交由相關資 (略) 置。(6)危廢產生 (略) 置建立檔案制度,將危險廢物的種類、數量、轉移情況詳細記錄在案,長期保存,供隨時查閱。五、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1)源頭控制措施:①合理布設項目平面布設圖,并在施工過程中根據地質結構要求合理施工。②嚴格按照《城 (略) 理廠工程質量驗收規范》(*)中的規定,對每座構筑物進行滿水滲漏測試實驗,確保不得有漏水現象。③項目施工過程中按照實際要求用防水材料對各構筑物內表 (略) 理,處理材料無老化、無毒環保等各指標要符合《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材料》(*)中的相關要求。④項目合理選擇管材,如項目管道選用螺旋鋼管。(2)分區防控措施①調節池、初沉池、水解酸化池、水解沉淀池、AO池、生化沉淀池、集水池、吹脫池、芬頓沉淀池、濾液池、污泥濃縮池、壓濾機房、碳源配備池、事故池等均劃分為重點污 (略) 。防滲技術要求:等效黏土防滲層Mb≥6.0m,K≤1.0×10-7cm/s;或參照GB*執行。②在線監測用房、除 (略) 為一 (略) ,防滲技術要求:等效黏土防滲層厚度Mb≥1.5m,滲透系數K≤1.0×10-7cm/s;或參照*執行。③風機房、配電間為簡 (略) 為簡 (略) ,采取一般地面硬化。(3)管理及跟蹤監測①項目日常運營期加強設備維護和檢修工作。②設置跟蹤監測井,其中本次補充設1個監測井,位于本項目廠址西南側(上游)。廠址內、下游監測井 (略) 一 (略) 理廠現有跟蹤監測井。按照自行監測方案要求開展監測。 | |||||
公眾參與情況 | |||||
項目進行了3次公眾參與公示,公示期間均未收到公眾反饋意見。 | |||||
建設單位或地方政府所作出的相關環境保護措施承諾文件 | |||||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信息全本公開承諾書 | |||||
擬審批意見 | |||||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