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的有關規定,我廳擬對興仁登高煤電鋁一體化項目改擴建變更環境影評價文件進行審查。為保證審查工作的嚴肅性和公正性,現將擬審查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基本情況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23年4月19日-2023年4月24日(5個工作日)。
聽證權利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內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可提出聽證申請。
聯系電話:0851-*( (略) 生態環境廳環評處)
0851-*( (略) 人民政府政務服務中心B1區生態環境廳窗口)
傳真:0851-*
通訊地址: (略) 南明區遵義路 (略) 生態環境廳環評處
(略) 南明區遵義路2 (略) 人民政府政務服務中心B1區生態環境廳窗口
郵編:*
序號 | 建設項目名稱 | 建設地點 | 建設單位 | 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編制單位名稱 | 建設項目概況 | 主要環境影響和環境保護對策與措施 |
1 | 興仁登高煤電鋁一體化項目改擴建變更 | (略) 黔 (略) 巴鈴鎮小坪寨興仁登高煤電鋁一體化項目廠區 | 貴州興 (略) | 貴州 (略) | 本次變更在新增2萬噸/年電解鋁產能擴建項目的基礎上增加10萬噸/年產能。變更后,擴建工程產能一共增加12萬噸/年,擬在西側兩個電解車間工區啟用85臺電解槽,利用西側電解車間配套的原料儲運系統、煙氣凈化系統等配套工程,不新增建構筑物。啟用現有鑄造車間內的1臺保溫爐和1臺靜置爐,并配套建設一套保溫爐及靜置爐廢氣治理設施(布袋除塵器)。本項目不改變登高現有廠區的總平面布置 | 一、施工期 1、施工期水環境影響回顧性分析與評價 施工期廢水主要為施工廢水和生活污水,生活污水進入廠內化糞池處理后排入園區工業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施工廢水經沉淀后回用,對水環境影響較小。 2、施工期環境空氣影響回顧性分析與評價 施工活動中對環境空氣的影響因素主要為施工揚塵、運輸揚塵等。 采取對施工場地設置圍擋、進出工地的物料、渣土、垃圾運輸車輛,裝載的物料、垃圾、渣土高度不得超過車輛槽幫上沿,車斗用苫布遮蓋或者采用密閉車斗,施工期進場的道路要經常灑水清掃,保持路面清潔,進出車輛應采取清掃輪胎等措施可有效降低施工期廢氣對環境空氣的影響。 3、施工期聲環境影響回顧性分析與評價 施工期噪聲主要可分為機械噪聲、施工作業噪聲和施工車輛噪聲。 施工期應合理安排施工時間、盡量采用低噪施工設備,搭建隔音棚,合理疏導進入施工區的車輛,減少運輸交通噪聲等。對噪聲較大的機械進行隔聲及減振處理,并盡量布置在廠區中間。施工過程中建筑器械、材料等的使用做到輕拿輕放,減少因強烈碰撞產生的噪聲。 4、施工產生的固體廢物影響的回顧性評價 施工期固體廢物主要為廢包裝物、廢建筑材料和施工人員生活垃圾。廢包裝物、廢建筑材料由專人負責收集分類存放,定時清運;生活垃圾由廠區垃圾桶收集后由環衛部門定時清運,對外環境不會產生影響。 5、生態環境影響回顧性分析 本次改擴建不涉及土建工程,因此不存在施工期生態環境影響和占地環境影響。 二、運營期 1、營運期水環境影響與評價 本項目設置鑄造循環水、空壓站循環水、綜合維修車間循環水、鋁加工循環水。生產水重復利用率達99%以上。空壓站循環水、綜合維修車間循環水等設備間接冷卻水,水質較好,回水僅水溫有所升高,冷卻降溫后循環使用;直接與物料接觸的鑄造循環水,水質相對較差,除水溫有所升高外,還含有少量油類、懸浮物等,該循環水系統溢流水排入生產廢水處理站處理后回用到廠區作為循環水補充水不外排。初期雨水經收集后處理達標后全部回用到廠區。廠區生產廢水處理站已建成并投入使用,處理系統設計規模為2400m3/d,設置一臺2×50m3/h的生產廢水深度水處理設備,經廠區生產廢水處理站處理后的水質可滿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業用水水質》(GB/T19923-2005)中表1循環冷卻系統補充水水質的要求。 本項目排水系統收集各生活設施排出的生活污水先經化糞池處理 (略) 政管網,最后進入園區污水處理廠處理。 為防止本項目對地下水污染,本項目場地區域采取分區防滲處理措施。 重點防滲區包括綜合維修車間、槽大修車間、陽極組裝/電解質處理車間、鋁渣處理車間、鑄造車間、組裝循環水車間、電解車間,其基礎防滲須滿足等效黏土層Mb≥6.0m,滲透系數K≤1.0×10-7cm/s的防滲性能要求;危廢暫存間采用防滲層為至少1m厚黏土層(滲透系數不大于10-7cm/s),或至少2mm厚高密度聚*烯膜等人工防滲材料(滲透系數不大于10-10cm/s)。一般防滲區包括汽車周轉場、煙氣治理區域、整流所,其基礎防滲須滿足等效黏土層Mb≥1.5m,滲透系數K≤1.0×10-7cm/s的防滲性能要求。簡單防滲區包括辦公生活區,進行一般地面硬化。在廠區上游設置S18、S38兩個地下水監測井,廠區下游設置JC01、CK10、K12、S3、S28五個地下水監測井,按照監測方案開展地下水水質監測,發現水質異常立即查明原因,采取措施防治地下水污染。采取措施后對水環境影響較小。 2、營運期大氣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 本項目營運期產生廢氣的環節主要包括電解煙氣、陽極組裝及電解質破碎車間廢氣、鑄造車間廢氣和氧化鋁倉庫廢氣。環評采用AREMOD模式,預測范圍內網格點及環境空氣保護目標,各預測因子貢獻值短期濃度占標率均<100%、年均濃度均<30%,對大氣環境影響較小。 電解煙氣:電解煙氣經過東側和西側電解車間的各一套氧化鋁吸附干法凈化系統+石灰石膏濕法脫硫系統處理后從80m高的2根排氣筒(DA009和DA021)排放。粉塵、氟化物、二氧化硫排放濃度滿足《鋁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25465-2010)中表5電解槽煙氣凈化污染物濃度排放限值顆粒物20mg/m3、二氧化硫200mg/m3、氟化物3mg/m3的要求。電解煙氣排放口安裝顆粒物、S02在線監測系統,并按規范接入環境管理部門。 陽極組裝及電解質破碎車間廢氣:陽極組裝及電解質破碎車間在陽極組裝、電解質破碎等過程中均會有粉塵產生。陽極組裝及電解質清理車間內設置了電解質清理除塵系統、電解質提升機破碎除塵系統、殘極拋丸除塵系統、磷鐵環壓脫及清理除塵系統、鋼爪拋丸機導桿清理除塵系統、殘極破碎除塵系統、磷生鐵澆鑄除塵系統、鋼爪烘干除塵系統,粉塵經各除塵系統的布袋除塵器處理后從15m高的9根排氣筒(DA012~DA019、DA023)排放。粉塵排放濃度滿足《鋁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25465-2010)中表5電解質破碎污染物濃度排放限值顆粒物30mg/m3的要求。 鑄造車間廢氣:鑄造過程中的主要污染物來源為熔鋁爐、保溫爐燃燒煙氣。保持爐、熔煉爐和靜置爐共用1套除塵系統,共設置2套除塵系統,爐內煙氣經袋式除塵器進行除塵處理后從1根15m排氣筒(DA011)和1根19.91m排氣筒(DA026)外排。顆粒物排放濃度滿足《工業窯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9078-1996)表2有色金屬熔煉爐二級限值顆粒物100mg/m3的要求(2023年7月1日起顆粒物執行《鑄造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39726-2020)表1金屬熔煉爐、保溫爐顆粒物30mg/m3的要求);二氧化硫排放濃度滿足《工業窯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9078-1996)表4有色金屬冶煉中新、改、擴建的工業爐窯二級標準限值二氧化硫850mg/m3的要求;氯化氫、氮氧化物排放濃度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表2氯化氫排放濃度100mg/m3、氮氧化物排放濃度240mg/m3的要求。 鋁灰渣處理過程中的攪拌、破碎、篩分等環節會產生大量的煙粉塵。鋁灰渣處理系統單獨配套1套除塵系統,煙氣經過袋式除塵器處理后從1根15m的排氣筒(DA010)排放。顆粒物排放濃度滿足《鋁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25465-2010)表5電解鋁廠其他顆粒物濃度限值50mg/m3的要求。 氧化鋁倉庫廢氣:本項目氧化鋁倉庫主要產污環節是在原料輸送過程中散發的粉塵。共設置9套除塵系統,廢氣經布袋除塵器處理后分別經9根18.4m的排氣筒(DA001-DA006、DA022、DA024、DA025)排放。顆粒物排放濃度滿足《鋁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25465-2010)表5氧化鋁貯運顆粒物30mg/m3的要求。 3、營運期聲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 對各噪聲源采取消聲、隔聲、隔振和減振等措施后,廠界四周晝間預測值在46.62-50.71dB(A)之間,夜間疊加值在44.23-46.95dB(A)之間,廠界噪聲未超《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3類標準限值。 4、營運期固體廢棄物影響分析 項目產生一般固體廢物主要是電解鋁生產系統產生的電解槽大修渣、廢電解質、電解殘極、火眼碳渣、脫硫石膏及廢布袋,鋁加工系統產生的鋁灰渣(含除塵灰)、殘次品、廢機油、廢乳化液及廢布袋。 電解槽大修渣、火眼碳渣、廢布袋、鋁灰渣(含除塵灰)、廢機油和廢乳化液均屬于危險廢物,在危廢暫存間內分區暫存,定期交由有資質的單位處置;廢電解質屬于一般固廢,在陽極車間暫存后作為原料進行回用;電解殘極屬于一般固廢,由原廠進行回收處置;脫硫石膏屬于一般固廢,現有工程廠區內設置脫硫石膏暫存庫,脫硫石膏暫存在內,定期外賣至水泥廠作為原料進行綜合利用;殘次品為一般固廢,收集后直接送熔鋁爐重熔,廠區內不設臨時堆場。全廠產生的生活垃圾均采用垃圾桶集中暫存,后交由環衛部門定期清運,統一處理。 本項目已建成一座260m2的危廢暫存間,危險廢物暫存間的建設和管理應按照《危險廢物收集、貯存、運輸技術規范》(HJ2025-2012)以及《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2023)的要求進行規范。 5、運營期生態環境影響分析 本項目運營期對生態系統造成影響的因素主要為生產系統排放的大氣污染物中SO2、氟化物對周圍區域生態系統造成的影響。 本項目的SO2通過排放煙氣進入空氣環境,環境中的SO2超過一定濃度時會對植物的正常生長造成危害,導致生態環境發生變化。SO2對植物的危害途徑主要是通過氣孔侵入植物體,破壞植物細胞中的葉綠體,導致細胞脫水壞死,葉脈間失綠,出現褐色斑點,甚至被漂白。進入空氣環境中的SO2除直接作用于植物外,還能通過酸雨的形式來影響生態環境。酸雨會使土壤中大量營養元素流失,造成土壤中營養元素嚴重不足,使土壤變得貧瘠,并可造成農作物大幅減產;酸雨還可使土壤中的活性鋁增加,嚴重影響林木的生長,進而使生態系統受到影響。 本項目的氟化物通過排放煙氣進入空氣環境,空氣中的氟化物能夠以氣態形式通過植物葉片氣孔進入植物體內,也可隨著顆粒物沉積植物葉面上,這種沉積作用對植物葉片氟的貢獻較大,對食用該植物的動物也造成明顯傷害,葉片吸附的氣氟主要分布在葉片內,而根部吸收的氟能擴散到葉片及根的組織內部,從而造成植物受氟傷害。大氣中氟化物危害作物的癥狀是在葉尖和葉緣出現傷斑,氟化物濃度高時,癥狀可擴展到葉片中部,當受害嚴重時由于細胞枯死而出現枯斑癥。從而使生態系統受到影響。 |
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報批稿(公示版) | ||||||
評估意見 | ||||||
建設單位開展的公眾參與情況 | ||||||
公眾提出意見的方式和途徑 | ||||||
公眾反饋意見聯系方式 | (略) 生態環境廳環評處0851-*、* (反饋時間:自本公示生成后5個工作日內) |
注: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政府信息公開指南(試行)》的有關規定,上述環境影響報告書、表不含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以及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安全和社會穩定的內容。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