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的有關規定,經審議,我 (略) 國道321線(漢安大道至西林大道)改造工程(一期)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作出擬審批意見。為保證此次審議工作的嚴肅性和公正性,現將項目環境影響文件的基本情況予以公示,2023年7月24日-2023年7月28日(共5個工作日)。
????電話:0832-*( (略) 生態環境局高新區分局環評股)
通訊地址: (略) 東興區大千路北環西路6 (略) 生態環境局高新區分局
傳真:0832-*
郵編:*
序號 | 項目名稱 | 建設地點 | 建設單位 | 環境影響 | 項目概況 | 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
1. | (略) 國道321線(漢安大道至西林大道)改造工程(一期)項目 | (略) 高新區高鐵片區 | 四川內江高信 (略) | (略) 鑫業 (略) | 項目概況:( (略) 國道321線(漢安大道至西林大道)改造工程(一期), (略) 主干路,設計時速60km/h,道路全長約4105.86m,標準斷面紅線寬度60m。主要建設內容道路工程、交安工程、橋梁工程、隧道工程、管線工程、排水工程、景觀綠化工程等)項目總投資*.19萬元,環保投資599萬元。 | 一、施工期 (1)廢水:施工機械及車輛沖洗廢水:在施工區進出口修建2個沉淀池交替使用,每次的沖洗廢水排入其中的一個沉淀池內,靜置沉淀到下一次上清液回用,沉淀時間達6h以上。沉淀池采用30cm厚漿砌磚襯砌,下鋪10cm厚礫石墊層,上用3cm厚水泥砂漿抹面,設計尺寸2×2×1m3。施工人員利用附近居民廁所如廁,施工人員生活污水利用既有的環保設施收集處理后,用于周邊農田施肥。 (2)廢氣: (1)施工方應做好揚塵防護工作,工地不準裸露野蠻施工,在風速大于 3m/s 時應停止挖、填土方作業; (2)施工中在挖、裝、卸、填、壓等環節采用濕法作業,對鄰近道路兩側的環境敏感點處的施工場地進行圍擋,以降低揚塵對周圍居民影響; (3)盡量將大范圍挖填方作業安排在雨季后、風季前實施。禁止在大風天氣情況下進行渣土堆放作業,臨時廢棄土石堆場、建筑垃圾等及時清運,并對需場地堆存的粉料、表土等以塑料薄膜覆蓋,裸露地面進行硬化和綠化; (4)要求對施工現場四周架設 2.5m~3m 高施工臨時圍擋,封閉施工現場,在實體圍擋頂部設置灑水器,配備炮霧車對施工場地定期噴水降塵,以減少施工過程中的粉塵飛揚現象,降低粉塵向大氣中的排放及其對周邊敏感目標的影響; (5)施工結束后,應盡早對場區內的裸露地面進行綠化、硬化工作,減少揚塵的產生量和預防治水土流失。可選取栽種易存活、好管理的本地品種,盡可能增大場區內、外的綠化面積,做到草、灌、木相結合; (6)施工現場必須配齊保潔人員定期對地面灑水,并對撒落在路面的渣土及時清除,清理階段做到先灑水后清掃。 (3)噪聲: ①加強管理,文明施工,合理安排施工布局。 ②合理安排施工計劃和施工機械設備組合以及施工時間,禁止在中午(12:00~14:00)和夜間(22:00~6:00)施工,避免在同一時間集中使用大量的動力機械設備。 ③在各敏感點路段加高施工圍擋,圍擋加高至為3.5~4.5m,同時在各敏感點路段采取“雙層隔音墻”圍擋,隔音墻外層為夾芯彩鋼板,內側為硅酸鈣板,中間為吸音包,可直接有效起到隔音效果。降低對敏感點的影響。 (4)固廢:加強建筑垃圾管理;對產生的建筑垃圾,要盡量回收和利用其中的有用部分;剩余建筑垃圾要及時清運,可送到當地的建筑垃圾處置場或作妥善處置;不得在建筑工地外擅自堆放、長期堆積,做到工序完工場地清潔。徹底清理拆遷及施工場地等臨時工程撤離產生的建筑垃圾,運至指定的建筑垃圾處置場或其他指定場所處置。 建筑垃圾在運輸過程中必須嚴格要求,不能隨意傾倒,不致造成塵土灑落、飄溢的現象;及時清運出場,控制施工現場臨時堆渣量;出場的渣土全部加蓋篷布并拉緊、蓋嚴,同時在道路施工場地出口放置防塵墊,不準運渣車輛冒頂裝載,運輸車等運輸車輛不允許超載;在施工場地進出口必須設置 1 套沖洗設施,進入已硬化路面前的所有運輸車輛必須清洗車體和輪胎,不準車輛帶泥出門;建渣清運車輛 (略) 區道路,避免給沿線地區增加車流量、造成交通堵塞。 (5)生態保護: 主體設計的綠化工程按照要求實施落實,包括路基邊坡生態護坡、道路兩側綠化工程等,植被選取盡量選用當地土生植被, (略) 政園林部門應加強植被撫育工作。 二、運營期 1、廢水 項目雨水經道路雨水管道、排水邊溝流入附近的水域,造成石油類和 COD的污染影響,應通過交通管理措施,避免類似事故發生。 2、廢氣 (1)道路綠化工程選取一些具有良好空氣凈化作用的植物,并加強運營期養護。 (2)大力提倡低排放車輛和清潔能源車輛的使用,降低機動車車輛單車污染排放量。 (3)控制車輛行駛速度,設立限速標志,禁止、限制帶泥車輛、渣土粉料運輸車輛駛入城區道路,懸掛環保標識牌。 3、噪聲 (1)加強道路兩側綠化建設,增大綠化密度; (2)對 9#、11#超標敏感點更換雙層中空隔聲窗。 (3)項目在敏感點路段設置禁止鳴笛標志,設置禁止車輛超載、超速等警示牌。 (4)道路檢查井宜設置在綠化帶、人行道及非機動車道范圍內,不宜設在機動車道范圍內。檢查井蓋應與路面持平,不應低于地面,并安裝防噪防振的橡膠圈或軟木塞,并安裝平穩。降低和減少因道路檢查井行車產生的噪聲。 4、固廢 營運期產生的固體廢棄物主要為車輛及行人通行過程中沿途灑落的少量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經環衛工人集中收集后由當地環衛部門統一處置。 5、生態保護 運營期道路管理部門強化交通噪聲、道路揚塵等污染的治理,減少因道路運營對周邊動植物的影響。 6、環境風險防范措施 (1)禁止漏油車輛上路,以防止道路上車輛漏油,造成沿線地面、安全事故隱患。 (2)應針對道路運輸實際制定風險事故應急管理計劃。計劃包括指揮機構的職責和任務; 應急技術和處理步驟的選擇;設備、器材的配置和布局;人力、物力的保證和調配;事故 的動態監測制度等,編制應急方案。 |
相關附件: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